宫心计

香港剧中国香港2009

主演:佘诗曼,杨茜尧,米雪,关菊英,韩马利,惠英红,陈豪,郑嘉颖,李施嬅,叶翠翠

导演:梅小青

播放地址

 剧照

宫心计 剧照 NO.1宫心计 剧照 NO.2宫心计 剧照 NO.3宫心计 剧照 NO.4宫心计 剧照 NO.5宫心计 剧照 NO.6宫心计 剧照 NO.13宫心计 剧照 NO.14宫心计 剧照 NO.15宫心计 剧照 NO.16宫心计 剧照 NO.17宫心计 剧照 NO.18宫心计 剧照 NO.19宫心计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4 20:25

详细剧情

刘三好(佘诗曼 饰)本是官宦之后,不幸其父在权力更替过程中成了牺牲品,三好与其母江采琼(田蕊妮 饰)以及奴婢姚金铃(杨怡 饰)被纳入宫中最婢女,江采琼有家传的手艺在司珍房中工作。一次江采琼为皇后制作的凤凰珠钗竟出现了“凤凰泣血”的不吉之象被革职并处以杖刑,最终重病而亡,临终前叮嘱女儿要“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刘三好和姚金铃在宫中相依为命,都在尚宫局任职。然而在皇宫的尔虞我诈中,姚金铃野心越来越大,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害三好。与之相反,三好始终铭记着母亲的遗嘱,即便在人心叵测的皇宫中,依旧“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分道扬镳的二人最终换来什么样的结局呢?

 长篇影评

 1 ) 《宫心计》这一场闹具

本来就不待见古装,唯独大爱《金枝》,所以追了《宫心》。不料TVB挂着《金枝》的羊头卖了《宫心》的狗肉,酸不啦叽全然不是滋味。

所谓“好人”不是横空出世捏造出来的。什么“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说白了就是“交好运”~
一个女人一生最重要的德、才、貌、智慧、真心爱人、知己至交,她要啥有啥,而且都绝非平庸水平。“德”就不必说了,全剧除了大反派之外个个赞其不愧为“三好”精神化身;“才”也不必说了,什么钗啊绣啊她整出来的必数无敌上品——娘胎里带来的江氏手艺嘛;“貌”若非美如天仙艳如桃李也不会令高大人一见钟情,另外经其本人亲口证实“吐蕃王子只系钟情于三好嘅美貌”(呃……),算是“自知之明”的充分体现;“智慧”参见诸位尚宫及李怡等人大量困局的终极解决方案以及种花刘老伯的优良基因遗传;“真心爱人”难觅,对于后宫一介奴婢来说更是痴心妄想,但三好例外,不但与高大人王八绿豆对上了眼儿,而且还得到皇上眷顾将私恋犯禁顺利转为恩准完婚奉旨离宫;“知己至交”分别由皇上个冤大头、太后个睁眼瞎、钟雪霞个小鸡贼和阮翠云个倒霉蛋分别担任,四人虽说各有各雷自身难保,但都位高权重,用来给三好撑腰那是富富有余~
一个如有神助的全乎人儿,娘死了有万小姐同病相怜,爹死了有高大人左右相伴,就连珠胎暗结了都有皇上认为龙裔,滑胎药喝了还有飞燕迷途知返……我晕!她要再不心存善念,那可真就天理难容了!事实上,她所谓的“好”,对于别人来讲则未必。她的原则应该更多地用来约束自己,感染他人劝导他人不是不可,但要设身处地考虑对方的立场,如果凡事都用自己的是非逻辑去衡量他人的言行举止,把质问、谴责、管教他人当作替天行道家常便饭,呵呵……起码偶很畏惧这样的朋友~

所谓“坏人”也不是咬牙切齿咆哮出来的。什么“奸妃”?说白了就是“妒嫉害死人”~
与三好刚刚相反,一个女人一生最重要的德、才、貌、智慧、真心爱人、知己至交,她要啥没啥,而且很大程度上都是拜三好所赐。说起“德”,金铃也曾短暂地与人为善,但当时宫中上下信任她的理由居然是由于其乃三好的姐妹;说起“才”,金铃的心思手艺不输其它宫婢,志在必得的掌珍之位却由三好意外占据;说起“貌”,金铃也曾端庄秀丽,但自从当上妃子,狠心的编剧为恶而恶,竟然将其浓妆艳抹,熊猫眼死耗子嘴双管齐下极尽丑化之能事,莫说与同期三好的淡雅脱俗相提并论,就连贤妃的清新自然都望尘莫及;说起“智慧”,金铃每每急功近利设局施计其手段都会被人各个揭破,然后还砌词狡辩,结果圆谎失败恼羞成怒供认不讳,也不谁是“蠢顿如猪”;再说“真心爱人”——双向均无,她爱权利地位多过皇上,皇上爱三好宝贤多过于她,可悲;最后说“知己至交”,自从三好坐上掌珍之位,她的嫉妒心就已经暗涌如潮,加上此后多番“说坏话、做坏事、存坏心”被三好抓到现行,互相视对方为“不思悔改”、“无可救药”,曾经的姐妹情深,无论谁抛弃在先,都已经分道扬镳灰飞烟灭,至于飞燕,不过与她互相利用各取所需而已,最后的出卖也在意料之中~
一个可恨可怜的傻女人,以为自己机关算尽,其实在后宫的尔虞我诈中她充其量算个三流杀手,暴露太多藏匿太少,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勉强挣扎,卑微得很。鬼迷心窍杀人害人固然是有百千万个理由也难恕其罪,但是一生都被三好这片不知祥云还是阴云的物质笼罩,呵呵……起码偶也同情这样的遭遇~

顶唔顺三好的大有人在,加偶一个~理解金铃并不代表认同其蛇蝎之心,广大正义之士与死忠S粉也不必忿忿不平骂偶NCRZ品质败坏对偶阴阳怪气人参公鸡~偶只是感慨编剧狗血,思想极端,使得所谓“好”与“坏”、“善”与“恶”皆如脸谱,仿佛与生俱来,说你是“好人”你就成为“好”的标杆,想什么都对说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没问题;说你是“坏人”你就成为“坏”的样板,想什么都错说什么都欠扁做什么都出岔子……记得当年《金枝》之所以具备撼动人心的力量,恐怕不是因为家庭观众社会人群盲目崇拜腹黑之道,而是因为人性之复杂在剧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一切好坏善恶在“情”字面前颓然失色,不像《宫心》这般——一切爱恨情仇在“是非”面前微不足道……

P.S.皇上除外哈~李怡这深情昏君……因为迷恋三好,把大唐血脉都给混淆了,还要打出“仗义相助”的旗号,对得起列祖列宗咩?总是用下一个错误来弥补三好所犯的上一个错误……倘若皇上把儿女私情这点心思的一半拿来治国,马大将棍估计早就不得好死咯~

附上《宫心计》部分闹具卡司
江采琼:仙飘飘
刘三好:命硬硬
姚金铃:运衰衰
万保险:变快快
皇上(李怡):帽绿绿
高大人:眉皱皱
马大将棍:眼凸凸
钟小霞:耳软软
阮小云:腚红红
布公公与郭太后:头脆脆
布小顺与郑太后:脑缺缺
……

 2 ) 先寫到這裡。

  也不知道是我們這代人長大了,還是香港電視劇一如香港的經濟一樣不行了。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起,香港的電視劇開始奔放起來:
  處處大團圓,或至少苦中作樂,
  壞人被感化,
  惡人死到臨頭良心發現,
  好人一定是有好報的,惡人一定是有惡報的,
  忠君愛國,三剛五常,鼓勵信佛的,大概每部劇都少不了:「頭上三尺有神明」或者「見佛拜佛,見神拜神,拜的佛多自有神庇佑」。有時候也有自知之明,知道這兩句話說多了會遭人煩,但還是見縫插針表達這種思想。喊得多了,讓人不得不懷疑你是真心信佛信你頭上的三尺神明,還是因為你也不信了,所以要喊得夠大聲來安慰自己,或者,正是因為自己不信了,所以才害怕別人也不信了。

  一如劇中多次提及的《法華經》,港劇自我扮演起大呼火起又無能救火的那個角色。但就是這樣奔放的呼聲出於他能力的無能懦弱,中國官戲唱了幾千年的忠孝仁慈三綱五常因果報應又上你搬上大螢幕來異曲同工了。
  說到底,梅蘭芳和歷代官戲,一個想救國,一個想宣王化;現在沒有王室,推從自然人的法學時代,港劇也一樣大唱忠君愛國,這叫雖無大業,亦可守節。

  也一如中國戲劇注重臉譜和樣板,戲劇中的人物再立體也不過一張臉譜一張樣板。
  先說扮像和演技,兩位太后硬是被扮成了書寓(古代第一等的妓院,賣藝不賣身。)的媽媽桑,即便是貴為太后(皇家大寡婦),按品大妝,也絕不會被妝得像劇中那樣好像還等著誰來問價一樣,有氣場是一回事,但日本藝妓的媽媽桑哪個氣場比劇中的太后差了?這種錯誤,日本片很少犯,人本來就有活皇室和媽媽桑對比借鑑,韓國因為民族主義的自戀也很少犯,拍出這種效果來的就是東南亞、香港和中國大陸。貴妃更是一個個都妝得像「王牌野雞」,不靠站位,看不出是貴妃;四司反倒有貴妃的端莊,那怕長得不好看,但行為舉止好歹有個官家教養的樣子,這是本劇一大亮點。不過早就道聽塗說,這部劇是古裝劇,不是歷史劇。既然沒有這麼多要求,皇帝妃嬪們沒有站在香港的大廈上登高望遠,實在太可惜了,沒有在香港繁華的大街上拍一段TVB主要演員古裝循遊插播在劇中,真是少了很多看點。

  我建議,中國再拍王室題材,先把女演員送去日本學學藝妓,免得綱夠別人藝妓的氣場就演太后,不夠格都演貴妃,那是大明宮?不就是山寨大圍屋裡的故事。

  歷史故事告訴我們,任何王室在古代都是山寨大王,歷經三代始知穿衣吃飯,我們中國的電視劇是一代不如一代。青年是無產階級,中年是中產階級,老年是資產階級,這一步一步來,經歷決定演技。所以我們發現,老年人和青年人演起小市民來都得心應手,一旦要演個上檔次的止能去唬爛山雞野狗。

  香港人的市井心態本來就重,演出小市民來自然是渾然天成;至於商界富豪,也有幾個讓人模仿,不過好在香港富豪本身就沒有甚麼貴氣,不像歐洲和美國甚麼哇咯家族,要模仿起來也不是很難。但是再往上,別說皇室,國民黨高官都能演成共非。

  至於主角,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發揮演技的情節,所以,與其說是主角,不如說是貫穿首尾的聯繫者。

  我這篇文剛寫了港劇這些年愛唱三綱五常,24集就那麼巧合地唱了。

 3 ) 这个无比恶毒的女人,却说出了友谊的真谛

这部剧是很早的时候看过的,具体的剧情也已经不记得,但当时特别喜欢佘诗曼扮演的刘三好,当时真的感觉三好真的是太善良,人美心善,而姚金玲给我的唯一印象就是那恶毒的眼神。

以前我喜欢刘三好,可是后来我喜欢姚金玲了。刘三好的好是毫无底线的好,过于圣母和白莲花,让人无力吐槽。不管这个人以前做过什么伤害她的、伤害她朋友的事,她都会原谅他。我们之所以喜欢不起来,不是因为讨厌她的善良,而是她绝对的善良不适用于这个社会,太理想化而不真实了。姚金玲的好只对三好一个,而三好是对身边所有的人都好。(也就是现在的中央空调) 在别人陷害姚金玲不成而反被陷害的时候,三好并没有想是别人先出的手,金玲只是为了自保,就对金玲大加指责,坚持要把自己好朋友的行为告诉皇上和太后,金玲苦苦哀求请求理解,三好却不为所动。宝贤多次对金玲恶语相向,不断的用出身的问题羞辱她。金玲使计让其失宠。可谁想就是她的好姐妹,帮着宝贤重得盛宠!三好说是对身边的人都好,可是唯独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闺蜜从没帮她说话,站在她的立场想想。

姚金玲她一开始本质是善良的,机灵聪慧,到后期为了生存不得不依从宫中尔虞我诈,为达目的变得阴险狡诈,利欲熏心,不择手段,埋没良知彻底黑化,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这个角色当初真的给我留下了很大的阴影啊。以前觉得她真的是歹毒,不过现在看来金玲也没有那么坏,虽然后期的确黑化得可怕,也做了很多错事,但是仔细分析,挺符合人性的。

对姚金玲的印象有所改观,也是因为姚金玲才符合现实中的我们。敢爱敢恨,活的潇洒,别人对我三分好,我给别人十分真。别人对我一分不坏,我还别人百倍仇!相对于现实来说,是一个较为真实的角色

现在重新看金玲反派的情节时的时候,感觉挺爽的。很喜欢金玲的金句:“你知道吗你蠢钝如猪!”。“打你就打你难道还要挑日子吗”。😂😂

 4 ) 再弹《宫心计》:脸谱化下的用力过度

  以《宫心计》目前的收视状况来看,TVB高层们应该相当满意了,全剧播到二分之一,收视一直维持在上等状况,虽然仍然有爱恨交加的网友们“劲插狂扁”,但内地亲友台的看流星雨经验告诉我们,网友评价和收视率往往成反比,TVB高层估计已经无暇理会网友们的大惊小怪,反正广告商满意,全台上下一定爱上打雷。纵观已经出街的上半部分,收视率最高的居然是老掉牙的装神弄鬼逼供部分,这个桥段TVB用过多少次了,堪称目前全剧最无新意的情节,但观众们仍然看得津津有味,果然是“桥唔怕旧,最紧要受”。面对这样的高收视,恐怕TVB编剧们更不畏恶评,一心膜拜雷神了……

  忍不住再弹表演部分,佘诗曼姐姐仍然延续前五集不痛不痒的表演风格,时而用低头蹙眉思考破案线索,时而目眺远方表现出深邃的坚强和不屈,这套表演风格不能说不及格,只是似曾相识的程度已经令人发指,从君好开始的善良乐观到顺风的勤恳坚韧,这次三好圣母的集天下女性之所有光辉的形象,搭配上阿佘姐姐的自我不断复制,你是要我责怪编剧把角色写得太假,还是该责怪阿佘姐姐的不思进取?每当看到圣母不断的由君好变化成顺风,再从顺风变化君好,我实在忍不住要大骂一句:为什么不让佘诗曼演姚金玲?阿佘姐姐从影史上本人个人最赞赏的角色绝对是忠奸人尔淳,上次没奸到底,但奸得很有型,这次为什么不彻底奸到出汁?以你现在的演技和资历,姚金玲才是真正的突破机会,何必去重复自己演一个大长今的复制品(而且还是劣质的……)。

  如果阿佘是姚金玲,杨怡的刘三好是否会更有意思?TVB捧杨怡的心意是路人皆知。演奸角,是让她突破,电视史上奸角一旦披上主角的黄袍,便极有机会以突破之姿跑出,花旦小生们早已无奸不欢;同时利用台庆的机会制造话题,把杨怡直接捧成视后大热,明知会将杨怡推向风口浪尖,依然不遗馀力大肆渲染,这招早在当年捧胡杏儿和林峰身上已经用过,目的很明确,告诉观众:他们已经不是小生小旦,是一线了哦……仅此而已。所以杨怡就算表现未如预期,也不算失败。第一集的尴尬已经让观众面面相觑,剧情发展到中段,姚金玲已经使尽各种招数展示奸恶一面,杨怡虽然表现没第一集那么尴尬,但流于表面的内心戏结合角色的过分脸谱化,这个奸角注定是雁过无痕,不可能会是杨怡的代表作。归根结底,也不是杨怡一个人的错,她的演技已经日趋成熟,只是不稳定,一放就难收,比如至少17集末尾向贤妃示威的表情,比起之前的使劲,算是恰到好处,只可惜人去楼空时,她又立马对着丫鬟露出“我是奸妃”这种用力过度的表情……老话重谈,刘三好才是杨怡这个阶段应该挑战的角色,她已经多年未曾演温婉聪慧女子,为何不挑战一下苏映雪和李秀宁的混合升级版?

  米雪和关菊英的吵架依然处于骂街水平,吕珊死前疯狂了一把,但戏份基本算大龙套,惠英红和程可为开始露出狐狸尾巴,可惜谭司膳愚钝得注定只是一个跳梁小丑,惠英红演得不差,但这样的角色对她们这个级别的演员来讲,都是小儿科。反而是蔡尚宫倒戈一击,有点意思,程可为演技一向过硬,但也仅仅是过硬,要有得发挥,估计她还要等几个未知的岁月。韩玛利的郑太后亦是如此,不功不过,难以出彩。一众大妈被角色所限制,很难跳出。

  因此唯一一位大妈郭太后占尽了角色的便宜,压倒众位主角和麻将友,率先跑出。谢雪心无疑是太后角色的极佳人选,唱大戏的腔调如果放在时装剧集,那叫夸张跳脱,哪怕是放在《巾帼枭雄》的大奶奶身上,也不如这个太皇太后合适,口蜜腹剑,霸气十足,一句“姐姐要借的是妹妹你的人头”,让人听了毛骨悚然,临死前和马阉人的对峙,表情拿捏也恰到好处。谢雪心的古装台词功力,同剧的后生晚辈应该多学学,特别是皇帝陈豪同志,古装台词功力真的有待提高,每次听他念大段台词,都觉得无比生涩。有这样的台型和台词,郭太后率先跳出是理所当然的,只可惜角色一直处于亢奋状态,编剧把她当作挑起高潮段位的工具,依然脸谱化得严重,直接导致雪心阿姨持续用力,有过度的嫌疑,不过这毕竟是配角,也不该多作诟病,最佳女配角,我还是看好你哦。

  说到脸谱化严重,莫过于李国麟的马元贽一角。除了圣母,这个阉人可以说是全剧最令人发囧的角色,脸谱化程度只差没在额头刻个“奸”字,李国麟的表现是有史以来最让人不舒服的一次,用力到只差没大喊“我是奸人”了,每集听到他无比做作的奸笑,我只想说,十一哥,洞蜜园喊你回家吃饭……

  其他角色就懒得再多费唇舌了,皇帝刚才已经弹过,高侍卫被编剧往偶像剧王子的方向刻画,不过他也算适合此类角色,只是我不明白这样不断的重复自己,有何意义?一对绯闻情侣一起在剧里不断重复自己、上演真实生活的戏码,梅大监制你实在太坏了。还有连龙套们都感染了脸谱化和用力过度的坏风气,陈自瑶的钱飞燕一耍狠耍奸,就让人感到好笑,稚嫩的演技,扭曲的面容,可惜了这位小MM;林漪娸再次直接升级为大妈已经很尴尬了(她的姐妹好友袁靓靓都已经从师奶恢复成中女了,她居然还直接升级为少女的妈妈),偏偏她在剧中的万夫人也演得好像每时每刻都在自踩脚趾,讲台词时的咬牙切齿劲,真让人担心她会岔气。

  有这样一堆脸谱化的角色加上大部分演员的用力过度,《宫心计》就算收视再高,也像一场闹剧,梅大监制从夫君身上学到的本领目前看来还是运用得很傻很天真,还是先安心拍多几部《绝世好爸》吧……

  最后,要说几句废话:丽妃的妆很吓人,杨怡应该是和化妆师有仇;贤妃初登场的时候一定是得罪了造型师,难为郑太后还说她是美人……不过后来可能化解恩怨了,贵妃造型居然有几个镜头也算可人,所以说啊,花旦们,要和化妆师造型师搞好关系……

 5 ) 《宫心计》第一集:田蕊妮俏丽白娘子抢足戏

典型的梅小青的风格。有筒子说很像《洛神》,那是没错。因为《洛神》也是梅小青监制的。梅小青大部分的剧集都是都市轻喜剧,如《绝世好爸》,但也不少大制作和古装剧。比如《法证先锋》第一部、还有《洛神》啦这些。

要辨别梅小青监制的剧集十分容易,就是片头。大凡片头里不断出现演员硬照(宣传照)的,基本就大差不差了。《洛神》里蔡少芬身后站着陈豪、马浚伟、《法证先锋》里欧阳震华身后站着蒙嘉慧、刘锦玲、陈芷菁、还有这部《宫心计》里,各个演员摆出各式各样的造型拍摄硬照,这些硬照全部被放进了片头和插片中。

梅小青监制剧集的特点还有一个,就是首集节奏出奇地快。《绝世好爸》、《心花放》等剧集都是首集很好看,因为节奏明快,主要人物悉数登场,而且很快就把观众代入到了剧情之中,故而让人非常想看下一集。

但驾驭古装题材又有不同,因为《宫心计》的故事构架非常庞杂,人物众多,时间跨度也大,第一集要承担开篇的任务,并把主要矛盾和剧情主线铺陈开来,难度颇大。所以梅小青非常取巧地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这在《溏心风暴》里我们也有看到,就是把剧集冲突重点放在一开始,然后再推倒重来,从头讲述。这种方法有个巨大的毛病,就是从一开始就剧透了故事的走向甚至结局。但好在是港剧,不是美剧,整个剧集不会拖个四五年,港剧一般比较完整,所以也无伤大雅。

所以我们在第一集一开始就看到了大约在30集后才会出现的内容,陈豪要遭遇弑君之祸、昔日的姐妹已然反目,原来的四宫少了一个…… 这看似结局,但实际上悬念的重点却放在了过程上,比如陈豪如何从庶出之子登上了皇位?昔日的姐妹又为何会变成针锋相对的王妃?四司变成了三个,有一个被害死,怎么死的?……这些都以后再讲,加上对话中不断透露剧情信息,还不停地闪回一些过往片段,当真抓人眼球,吊足观众胃口。(其实这手法也不新鲜,LOST就用过,不是flash back闪回,而是flash forward闪前)。

有了开头五分钟的闪前,后面的倒叙就显得顺理成章,也比较从容了。应该说第一集的内容还基本属于背景交代,为后面的剧情做伏笔,但人物的性格变化已有轨迹可寻,悬念设计也还算精巧,给个7分。

里面的人物就不说啥了,还蛮脸谱化的,因为之前看过剧情介绍,做了些功课,所以对这些演员、这些角色都没有太大的新鲜感了。

倒是仅客串一集的田蕊妮让我眼前一亮!!简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由于是客串,所以各个宣传都没有提到她,但田蕊妮的扮相、角色都十分招人喜爱,演技那真是没得说。一个娇弱、慈祥、善良而又聪颖坚韧的大家闺秀在她举重若轻的表演之下,显得真实可信,令人同情,有非常好的代入感。值得一提的是她的扮相,全身上下银装素裹,一头黑发长发,仅有灰色耳环、朴素头钗做装饰,却把一众浓妆艳抹的宫中艳丽统统给比了下去,气场之强大,无人能及。

这几年港剧的水准一降再降,我本也不指望《宫心计》能好到哪里去,当然重塑04年《金枝欲孽》的辉煌固是不可能的,但作为消遣,还是不错的。

顺便说下,剧中对扬州的琼花这一细节的描写是真实可信的,琼花看着似乎也对。这些细节都很考究,故事的背景也是大略真实,但里面的尚宫、四司,是否真有其职,倒不免存疑。我没怎么研究过唐代宫廷,知道的筒子可以指点一二。

《宫心计》被媒体宣传为中国版的《大长今》,不免令人哂笑。紧接着看新播的《富贵门》,是巡礼片《金钱诱罪》改的,TVB多年来少见的金装剧集,作为今年的台庆剧隆重推出,据说今年的台庆活动特地为此剧的播出做了延时,改在了十二月,足见TVB对此剧的重视了。

 6 ) 初弹《宫心计》:抄袭不是你最大的问题。

  我们本地的餐饮界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凡是某间饭店创新发明或从外引进一道菜式大受食客欢迎,不用过多久,其他饭店便争先恐后的效仿推出此道菜式。食客们固然知道后来者都是跟风抄袭,但也没见多少人会刻意追求非要坚持只吃原创,不买抄袭者的帐。反而有些饭店后来居上,在抄袭的基础上增加自己的特色,比原创更受欢迎。电视史上也一样,国内大受欢迎的跟风抄袭之作比比皆是,纵然会面对“抄袭”的指责,但收视率便是电视台和制作单位生存的硬指标,真正还会在意抄袭、批评创意的貌似也只剩下部分专业的媒体评论员和有“良知”的观众了。像TVB这样的商业电视台,早就玩透了整个市场,哪怕观众和媒体一再拿抄袭来指责它的产品,也已经无法对他们造成什么实际的影响,收视还在,广告商还在,就算恶评如潮又如何,香港这个地方不见得只有正面的新闻才能捧红一个人,所以这次的《宫心计》,干脆直接在计划开拍的时候就以“抄”作为卖点和噱头,抄袭“过江龙”《大长今》和“本地姜”《金枝欲孽》,甚至从监制到演员都已经可以大方承认抄袭,但还是要坚持:会有不同的地方,会给观众惊喜。

  真的会有惊喜吗?纵观第一周的五集,惊喜之处只是廖廖,第一集是抄袭得最密集的,但个人认为反而是最精彩的。因为也只有它是印证了创作者的口号:我抄,但也有惊喜。惊喜之处在于“凤凰泣血”案的巧思和田蕊妮的精彩演出。尤其是后者,作为两届金像奖最佳女配的提名人选,大块田此次的演出绝对是让人眼前一亮,虽然只是客串,但角色讨好,拿捏有度,无论扮相还是表演,都可以说是首周最大亮点。尤其是最后临终的桥段,虽然几乎完全照搬《大长今》,但天下的不幸是很相似的,一般人不会因为看到的“不幸”太过相似就产生不了怜悯之心,除非演员演得太烂,而好在大块田表现出色,小演员也哭得卖力,加上配乐动人,催泪效果照样突出。首集最高收视36点,如此效果,“抄”又何妨?由此看来,观众也不见得个个都有倡导创意的专业眼光,你要三姑六婆们做完一天的家务,还要费脑筋去帮你忧心TVB的不思进取,那不是为难人家么?网民是大骂抄袭了,但人家事先已经说是抄了啊,话说很多网民的特点是骂归骂,还是会边骂边看的……因此,个人认为在事先已经声称抄袭的前提下,演员会是剧集能否成功的重要关键。

  而两大女主角一开篇就上演对峙戏码,忠奸分明,但无论是角色本身还是演员的表现,都让人失望。奸的像在唱大戏,把所有戏都堆在表面,就差没高喊“我是奸妃”了;忠的一副观音下凡的样子,也丝毫引起不了观众的共鸣。往后四集的表现更是如此,两个人脸谱化实在太过严重,其实杨怡和佘诗曼演技经过大量剧集的磨练,都已经不俗,但此次表现都让人昏昏欲睡。杨怡延续卖月饼时的“攞女”戏路,前期估计就是宫女版阿月,如果后期也像首集那样的表现,这个角色绝对成不了她演绎生涯的代表作;佘诗曼表现算合格,但角色实在太假,尤其是老是把那句“三好”箴言挂在嘴边,实在让人生厌,更不用说她那些行善情节有多么不合情理了。如果编剧已经是鸡肋,演员的表演再无惊喜,那这部剧注定会是一场过云雨。倒不如杨怡和佘诗曼的角色互换,或许还更有看头。

  另外两位中年女主角,更是让人失望透顶,巡礼时本人最关注的不是两位妃子的斗争,而是四位老女人的勾心斗角。因为两位妃子的戏码无非就是一忠一奸争仔大战,而四位大妈在巡礼时各据一方,亦正亦邪,颇让人期待。首周的五集,米雪和关菊英就开始不停的开战,两位老戏骨的表现都算不错,尤其是米雪,非常有腔调和气势,关菊英虽然第一次演古装,倒也中规中矩;但她们平庸的交战情节却像小孩子玩泥沙抢玩具,毫无技术含量可言,另外两位大妈更是形同摆设,除了偶尔挤眉弄眼阴阳怪气的说几句是非,其他时间都是做人肉背景,如果一直都这样下去,还不如四个人开桌打麻将讲是非算了……可惜了米记和菊姐两位好戏之人,摊上这种虚张声势的角色,枉我当初还一心期待能看到中年版的尔淳和玉莹……当然戏还没展开,不能太早下定论,尤其是惠英红的角色,似乎是绵里针,看似时刻在说好话,眼角眉梢却暗藏刀剑,但愿这不只是我想太多吧……

  另外除了首集刘江氏的光芒万丈,也只有谢雪心和韩马利的戏有点看头,尤其是第五集的指桑骂槐,两位阿姨的表现都算出色,尤其是相比起前四集的无聊台词,编剧这段算发挥得还算不错。谢雪心虽然还是延续《巾帼枭雄》中的表演风格,但她阴阳怪气的腔调倒也适合演这种阴险恶毒的角色,尤其是她在单打韩马利时的那一大段台词,张弛有度,深厚的台词功力可见一斑。而韩马利对这种受气包的角色应该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了,一开始的隐忍和后来在儿子面前的失声痛哭,自然而真实,倒也有几分感人。

  总而言之,从前五集看来编剧水平比较平庸,无非就是想把《金枝欲孽》的勾心斗角和《大长今》的励志结合在一起,但目前看来能力有限,勾心斗角方面只会不断的上演一些幼稚肤浅的斗嘴戏,就连斗嘴的台词也写得像闹市骂街;励志更是要人命,女主角自带天使光环,就差没使用仙术了……如果后面再这样发展下去,估计也是另一部《胭脂水粉》了。

  PS:亲爱的编剧,其实我已经不在意你抄不抄袭了,你为什么还要整出“树下偶遇一见钟情”这种老土而肉麻的言情戏码让我胃部翻腾?

 7 ) 陪圣母逛花园

港产古装剧大致分为三种 一种是小成本喜剧 例如金牌冰人 苗翠花 皆大欢喜 在我看来都是精品 连打麻将都闪耀着港人特有的小智慧和三八 百看不厌
第二种是武侠剧 金庸啊古龙啊温瑞安啊 除了布景让人诟病 情节还是不错 黄易三部曲都到大陆取景 算得上大突破
最后一种是历史剧 比如楚汉 争霸 跟大陆的比起来真的差了不少 大多不但情节胡编乱造严重失实 布景造型也是一塌糊涂 光气势上也差了好多 这种情况下就得融合第一种优点 加上诸多三姑六婆儿女情长 戏不够情来凑

《宫心计》算得上是一声势浩大的历史剧 既然《金枝》能成为经典 《大长今》能火遍亚洲 又一部金装女人戏岂有不火之理?
但是 即便拍出了珠光宝气那种混账片 老七还是拍的出火舞黄沙 梅小青却最多拍的出洛神 有了《法证2-英国马列传》的前科 不难预料这部戏我们将看到佘诗曼华丽丽的圣母刘三好

从前面四集看 所有的角色都陷入了脸谱化
圣母家境悲惨 父亲发配母亲惨死 一不小心就会对世界充满仇恨长大成为连环女杀手 我们的圣母却选择了拥抱社会救赎罪灵魂
可预见的她会爱上帅哥 历经坎坷最后能成眷属 她会一路帮人屡遭坎坷但总会有人帮她挡灾 最险恶的人心都没办法把她变成腹黑

我实在是厌倦了tvb的这种脸谱化的编剧了 捧人也不带这样捧的 参见:冲上云霄的胡囧囧 鲍鱼月饼的钟夹心 观众见一个憎一个
好歹佘女人现在坐稳了当家花旦 实在不需要一个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完美女性角色了 为啥《金枝欲孽》的 尔淳大家都喜欢 因为观众都爱腹黑嘛

很可惜 《宫心计》里面我们应该是看不到陈秀珠这样的大boss了 坏蛋集团统统提前现身
皇太后:不得不说谢雪心演技真是好 气场无敌了;只可惜每次她的阴谋阳谋都收不到好效果。照理说郑太妃头上都插了鸡毛掸子了,偏偏还是安稳无事地活了十几年;陈豪低劣的扮傻本领回宫几天就暴露了几次,偏偏十几年在太后的眼线之下都没被察觉;更多次的小陷害都被圣母同学成功解围,太后啊,您不是老死的,是气死的啊!

李国麟:只可惜你脸上刻着个贱字,怎么坏都在情理之中。据说本戏的演技得到一致称赞,看来坏的很有型可以期待下。怎么办,我还是喜欢你的万国舅和Alex鲍啊。

杨怡:从小就不是好孩子啊。你间接害死三好娘的那么好的线索非要第二集就迫不及待的揭露出来,后面不变坏对不起编剧也对不起观众了。你真的不太美,既然决定了演奸妃,就在演技派这条康庄大道上奔跑前进吧!

皇帝王贵妃众贵妃:被太后光芒笼罩着的坏蛋 坏不出水准
李丽丽为主的众奴才:恨不得把坏字贴在脸上给你看 贱不出风格
飞燕妹陈自瑶大花脸赵静仪:无奈智商有限
陈琪:我早知道你是腹黑,何苦这么早现身?
潜力黑手:尚宫程可为娘娘

剩下的各位性格复杂的娘娘:
米雪:米记的角色还是有点意思的。又是坏字都写在脸上的她内心也是有计谋的,和蒋公公的暧昧是有看点的,和菊姐的争斗也是有看头的。以米记的道行不会演出另一个红姨,我们尽情期待吧。
菊姐:我怎么看你都是那个善良可亲亦师亦母的好姐姐啊
惠英红吕珊:奸笑 奉承 煽风点火 配角中的战斗机

原谅我忽略几位男性,陈豪我受不了他的颜,嘉颖我只看他的颜。


还有吗?好像也没有了。角色都定型了,我都猜到故事了,接着看下去也是享受猜戏的乐趣了。



再怨念两句:

虽然长大了也不是风华绝代,但小三好长得真是个杯具。即使小时候是个帅气正太,小王爷长大之后也成了个杯具。

圣母是万能的,心灵手巧会煎药。圣母更是无所事事无所不在的,整天拎着篮子带我们游花园(我又想到冲上云霄胡囧囧拎着对讲机领我们逛飞机场),各种险径都能被她遇到一一化解,关键时刻还有帅哥解围再抛个媚眼。

一起逛花园吧,看完了再来豆瓣逛逛码个字,时间啊就这样过去了。

 8 ) 一句很俗的话

JL:我有的选吗?如果我不争取,就会被人踩在脚下。
我做这些都是为求自保,我不想任人鱼肉,更加不想坐以待毙。以前做女史的时候,只是闲话一句就被徐妈妈掌嘴,有幸被选为妃就被马元贽羞辱,几经艰辛终于做了妃子就被贤妃掌掴,直到天公见怜有幸怀得帝裔,谁知就被孙家碧向我施厌胜之术夺我孩儿,难道这样我都不可以反击不可以反抗吗?身处宫中,我自保我有错吗?

SH:我不是说其他人没错,我只是不认同你设局诬害、谋算使诈的心计手段。

JL:我不用心计就不可以令她们招认,我不用手段就不可以教她们正法。
换做是你,你会怎样?
我知道你好人,我曾经都是好人。
当时你将凤凰泣血还给郑太后,郭太后对你大兴问罪,我冒死扑出来为你圆谎;你在暴室,程颖芳蓄意毁你双手,我义无反顾为你试针……我与三好你不同的是,三好你对任何人都好,但是我只对三好你一个人好。你什么都不计较,但是我计较,我会计较到底谁对我最好,我会计较谁是敌、谁是友。我有错么?

JL晕,SH扶:你没事吧?

JL:三好,其实我有听你的话,我有试过忍、试过让,但是到头来我得到了什么。我没了我的孩儿,我心如刀割……一命抵一命,我没做错,我没冤枉好人,我没错。

=================================

编剧雷了我很多次,金铃这段话却真是让人感慨。先痛诉不幸,再提及旧情,最后表示自己有努力忍让无奈现实残酷,说这话的目的是阻止三好告发,固然并非全盘可信,却也不乏肺腑之言。

金铃为妃之路走得从来不平坦。
从宫婢到妃嫔,一个人要与背负在身上的命运抗争,势必要付出非凡的代价。与顺理成章获选帝妻的贤妃和运势非凡擢升司珍的三好不同,金铃剧中今时今日的所有都是自己一点一滴经营打拼出来的。我佩服这小妞,一路走得自尊,既然要走这条路,既然不甘一世为婢,那么羞辱也好、掌掴也罢,即使被施厌胜也是自己求来的。不是没的选,正恰恰是自己选的。

金铃一遍又一遍反问‘我有错么’,至少一切在最初,不是错。
名义上是二人同为皇妃,但面对才貌家世俱牛的贤妃,金铃处处低人一等。这种状况一旦持久,宫里谁没点眼力见不知风往哪边吹,谁还会拿金铃当回事,活脱脱又是一例当年受尽欺凌的郑太妃。所以金铃打那贤妃一出,一巴掌下去,小贤惊‘你敢打我’,金铃一边第二掌招呼一边说‘打你还拣日子么’,我是痛快的。若非如此,贤妃一世都不会把姚金铃放在眼里。我们BH 的女主以这种方式宣战——休想将我踩在脚下,谁要是惹到我,我这个贱婢亦有本事让她吃不了兜着走。
至于万夫人,其心可诛。金铃看到的是自己生辰八字被烧的布碎,以为滑胎是受贤妃母女施厌胜之术所害,而当时证据不足无从指控,不设计讨回公道难道要拜神祈求万夫人下次也能悬崖勒马?
掌掴贤妃是自保,设计万夫人是报仇,但用烛台敲死布公公,这就叫做走火入魔了。估计再接下去要万劫不复了。

另一方面,三好放在金铃身边那叫一个对比鲜明,就算他人做错,也不能设局谋算。我有种冲动在后面加一句‘应以德行感化’。非常的我佛。

倒不觉得这个角色假,三好聪明,但非常单纯,安心做事没什么野心(很理解李怡高显扬都要前仆后继),助人并非是想做什么好人好事,而是觉得待人理当如此。现实中这种人其实不少,但三好幸运的是尚宫局虽不乏勾心斗角,却始终没有有斗到她头上。剧中除了马元贽一系的反派和郭太后,这妞简直人见人爱。李怡高显扬钟情于她,太后万般喜欢她,钟阮两个冤家拿她当宝,以前还有金铃情如姐妹。如果说三好有难,他们都会奋不顾身。因此三好的世界和谐美好,好人远远多于恶人。程颖芳害她,三好没有想过报复,因为她根本不会耿耿于怀,有高关怀、有李请医、金铃试针、钟阮送药,况且最后手也没有废,嗯、程一定是一时糊涂罢了,人都在暴室了,还计较它干什么呢。

金铃呢,纵观全剧,有谁真心对她?
飞燕侍奉在侧,不过利益所趋。滑胎身心之痛,无人稍事分担,那么惟有报仇方能一解心头之恨。金铃的世界孤寂而充满敌意,她以己度人,于是认定别人心存歹念。金铃的逻辑也从来都是‘为什么谁谁谁能怎样而我不能!’
但记不记得金铃曾经也单纯,比如相信程颖芳真心想帮自己,把新构思的图样告诉对方,毫无猜疑,结果程将画出的图样据为己有,还反咬一口。金铃曾经也一面暗自落泪一面命自己强打精神‘三好是我的好姐妹,三好做掌珍我要高兴才是’,结果一转身就听见阮对三好说金铃不可信任。再加上三千宠爱于一身的三好对比在侧,抢尽风头。
直白地说,金铃是个期待却得到关爱的可怜人。想要而不得,心存怨怼,自然就不会去付出,不付出更得不到。
没能有一个能接受她阴暗面的人为她挺身而出,亦是不幸。

啊……说到最后变成了一句很俗的话——善良是用爱浇灌出来的。。。鄙视下自己~

不过爽了,睡觉去:)

 短评

看完金枝欲孽的最大感受是里面聪明人很多,看完宫心计的最大感受是里面蠢人很多,而且是连奸角都很蠢。明明有33集,却感觉没讲多少事情,故事性好弱。但我仍要给它四颗星,谁叫我爱TVB~

4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推荐

些个小宫女可真是够闲的~

6分钟前
  • mimiff
  • 推荐

佘诗曼长得真的蛮好看,那个时候的香港女明星长得都好漂亮。宫心计以前天天看来着,那个时候真的好希望刘三好和皇帝在一起,可惜爱的是别人

11分钟前
  • 善良的小英雄
  • 力荐

还不错的一部宫斗戏,喜欢刚开始的样子,后来地位越高越浓妆艳抹,造型有点丑。

13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力荐

还可以,男人们有点弱鸡,金玲后来杀人的时候简直跟削萝卜一样容易

17分钟前
  • 尹天雪
  • 还行

妆太浓了。。。

19分钟前
  • 五月晴和
  • 还行

好多美瞳 美瞳好美

20分钟前
  • Lapping.Wong
  • 还行

真的很不喜欢陈豪TVB没有顺眼点的男的啊

21分钟前
  • 夭夭
  • 还行

TVB献礼60周年国庆,“刘三好”有利社会和谐。

25分钟前
  • MY BMM
  • 推荐

两位女主 一位天天嘴上挂着存好心 一位天天嘴上挂着情同姐妹 ╮(╯▽╰)╭

27分钟前
  • 人淡如菊。无奈
  • 还行

看完只记得陈豪的眼线

28分钟前
  • owen饭♥
  • 推荐

我不喜欢看佘诗曼那么老好人的样子,不适合啊。。。再加上演员都老了,真的该换新人了。。。!

32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剧情浮于表面根本没什么机会给演员发挥。。哎。。剧情进展又超快主线又散。。

37分钟前
  • 文小沫
  • 还行

马大将军好可怜,整个电视剧没有衣服换。。。

41分钟前
  • 开花的刺
  • 还行

很喜欢港剧,剧中三好一直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金玲虽然后来黑化,但是她也是一直被别人欺负所以想要报复那些人,后来和三好的不和也是因为她和三好的原则不同了,三好和侍卫的爱情之路也是非常的起伏的。。。剧中每个人值得称赞!

46分钟前
  • LiuS美
  • 力荐

这样的衰片我竟然一集一集追着看完了,我真是蠢钝如猪!!

51分钟前
  • 数人的绵羊
  • 较差

刘三好应该改名叫“刘好命”,姚金玲应该改名叫“姚倒霉”。三好这个角色并不让人觉得喜欢,金玲若不是后来莫名其妙变成了“全职杀手”,也不让人觉得可恨。这部剧唯一的看点是那些阴谋诡计的桥段,以及米雪和关菊英那两张利嘴。

52分钟前
  • 伊豆
  • 还行

金枝欲孽+大长今

56分钟前
  • ☜ Q ☞
  • 还行

陈豪真阔怜,母后死了,妃子死的死,疯的疯,走的走,最后落到一寡人~~还给他画眼影眼线,哎。。。。

59分钟前
  • 玉面小飛龍®
  • 还行

TVB的戏越来越难看

1小时前
  • 爱茉绿绿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