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

爱情片大陆2009

主演:刘烨,高圆圆,中泉英雄,范伟,裴中中,江一燕,木幡龙,秦岚,姚笛,Beverly Peckous,刘斌,宫本裕子,大冢匡将

导演:陆川

播放地址

 剧照

南京!南京! 剧照 NO.1南京!南京! 剧照 NO.2南京!南京! 剧照 NO.3南京!南京! 剧照 NO.4南京!南京! 剧照 NO.5南京!南京! 剧照 NO.6南京!南京! 剧照 NO.13南京!南京! 剧照 NO.14南京!南京! 剧照 NO.15南京!南京! 剧照 NO.16南京!南京! 剧照 NO.17南京!南京! 剧照 NO.18南京!南京! 剧照 NO.19南京!南京!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2 04:10

详细剧情

1937年12月13日,时为国民政府首都的南京城沦陷,部分官员弃城逃亡,但仍有许多官兵留守,誓死保卫这个大厦将倾的城池。  宋锡濂部军官陆剑雄(刘烨 饰)协同战友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他们微弱而顽强的抵抗最终被压制,数以万计的中国军民成为俘虏,在枪炮声中血染长江;金陵女子学院安全区,女教师姜淑云(高圆圆 饰)奔波往复,尽力帮助和拯救所有来此避难的同胞,但兽性大发的日军早已虎视眈眈盯上了藏身于此的妇女;拉贝的秘书唐先生(范伟 饰)小心应付,委曲求全,为了保护家人而做出错误的选择,他也为此付出代价;舞女小江(江一燕 饰)纵使逃亡避难也不愿抛却女性的柔媚,她在关键时刻的选择则在其女性的外壳下注入一份刚强;日本人角川(中泉英雄 饰)随部队进驻这个千疮百孔、破败不堪的城池,在这个人间炼狱,他的心灵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狼烟滚滚,血流成河,大时代的背景下,人们既要承受时代的无情给予,也要做出攸关命运的痛苦抉择……

 长篇影评

 1 ) 日本鬼子是坏人

1.
吴清源在年轻时的奋斗岁月里,曾长期被当时的本因坊秀哉恶意打压。多年后,当有人问起这段公案,90岁的老棋圣只是轻描淡写的给了秀哉四个字评价:“他是坏人。”

当年在《体坛周报》看到这段采访,我如遭当头棒喝,进而醍醐灌顶:我们总觉得只有认知能力低浅的蒙童才会对一个复杂的人做出诸如“他是坏人”这样简单的判断。稍有人生经验,我们都懂得对一个人进行尽可能复杂的描述,以求尽可能准确,尽可能深刻。更何况吴清源一生多姿多彩,轰轰烈烈,和本因坊秀哉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的恩怨,真要详述起来,只怕够写一本书了吧?

然而吴清源就只有四个字:“他是坏人。”——历经沧桑,阅历极丰,才能如此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再有千言万语,也无非从这四个字里阐发开去;再有千头万绪,也无非从这四个字里衍生出来。这四个字道出的是根本,是一团乱麻的头,是一切进一步阐述得以纲举目张的出发点。

所以,在后来的生活中,每逢复杂混乱,我总要退回来问自己:“一句话,这件事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2.
南京大屠杀的本质是什么?——是兽行。
日军的本质是什么?——是坏人。

这就是最终的结论。一切反思,如果推导出不同的结论,就是放屁。
这也是最初的出发点。一切反思,如果背离了这个出发点,也是放屁。

不管“大是大非”这个词已经被滥用到何种程度,我还是要说:大是大非,不容混淆。

3.
日军视角,未尝不是有益尝试。把日军当成人而不是禽兽来拍,我很赞成。日军并非天生邪恶,那是理所当然。甚至日军自己也是屠杀的受害者,同样说得通。

但你绝不能把日军表现得那么温情脉脉,那么满怀悲悯,乃至最后放走两个中国人,还饮弹自尽。总而言之,在一群可以拿杀人当比赛来娱乐的日军里,角川这样的角色可以有,但怎么可能担任主角?角川太“正常”了,正常到没有半点极端。而做出南京大屠杀这么不正常的暴行,会是一群“正常”人吗?

怎么?把坏人如实的拍成坏人,就肤浅了?“不正常”就体现不出“人性”了?什么是人性,人性原本就既能至善,也能极恶;人性原本就会从正常异化到面目全非。杀人可以杀到HIGH,这血淋淋的历史,何尝不是人性最异化最丑恶的一面?不敢(或不能)直面人性之恶,你那所谓的人性之善又岂能不虚伪。

同样道理,不刻意表现杀戮强奸之类暴行,这也没问题。但如果有一个对南京大屠杀全无了解的人去看这部电影,你绝不能让他看完之后以为屠杀的范围仅限于国军残兵和难民营,而全然体会不到这是一场遇难人数30万量级的屠城。你可以“不这样拍”,但你绝不能“不拍”。

历史只有真假,无所谓深浅。真实的历史摆在那里,拍不好是你自己没本事,又岂能扭曲历史以成全你的“深刻”。连最基本的大是大非都如此混淆,你陆川便有再多的小聪明,也终究是个蠢货。

于是这部电影的下场也就理所当然:故作深沉结果却暧昧可疑,处处用力结果却软弱无力。

4.
和我同去看电影的MM,大概从影片开始后十分钟就抽纸巾,一直抽到电影散场。出了电影院,我问她对这部电影感觉如何,她红着眼说不出个所以然。我笑道:

“我猜一下你现在的心理,你看对不对:一方面,你从头哭到尾,情绪波动很大;另一方面,你又并不觉得这部电影拍得好。于是哪一头你都不好承认。说它好吧,你明明不觉得它好;说它不好吧,你明明现在眼眶还红着,也不好意思……”

她倒是矢口否认了,但我猜抱有这种心理的人不在少数。

明明就拍得不好,就算你流泪过,也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当一群残兵高呼“中国不会亡”,当拉贝临走时双膝跪倒……我也哭了。这样一个题材,这样一部电影,要撩拨国人的情绪实在太容易了。只是哭完之后,照样要说它令人失望。

《南京!南京!》不是一部烂片,但它给人造成的失望却大于任何一部烂片。《无极》就算拍成一坨屎,大家也笑笑过了,无非心疼下票钱。但《南京!南京!》,你动的是南京大屠杀这样一个题材,你对不起你片名里的两个感叹号。当然,这一题材确实有它的难动之处,以往多部同样题材的电影也无一称得上成功。也许我们确实可以说:如何看待历史尚有争议,现在还“没到可以讨论南京的时候”。但这部《南京!南京!》的问题根本不是如何看待历史,而是究竟有没有尊重历史。一部处处玩弄机巧的电影,却错在了根子上。

请你去问问任何一个稍微懂点事的中国孩子,他们都会告诉你:“日本鬼子是坏人。”也请你暂时收起你的不屑,稍微尊重一下这最简单、最起码的是非。

30万亡灵在上,没有人会像kuso《无极》那样kuso这部电影。拍成这个鸟样,实在让人失望到连愤怒都没有了。

 2 ) 黄章晋:无人拯救的记忆

无人拯救的记忆
by 魔鬼教官(黄章晋)
 

                 无人拯救的记忆
  ——《南京南京》、《拉贝日记》观后记

如果拍一部电影,其目的就是要让日本人牢牢记住南京大屠杀的残酷,并产生与受害者强烈的共同命运感,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自然主义写实手法将大屠杀中各种惨剧全部展现一遍,日本兵由中国人演,中国受害者,则由日本演员演。

两年前,共同社记者斋藤真和我聊起历史时告诉我,大约是90年代,日本拍过这样一部片子,他印象特别深刻的一点是,他认为全日本最美也是他最崇拜的一位女星,非常牺牲精神地在镜头前三点全露,他不记得电影名字,于是在餐巾纸上写下了这个女星的名字。当然,他不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因为日本人扮演的中国人和中国人扮演的日本兵,在他看来都太假。

可惜,写有斋藤心中最美女星名字的那张餐巾纸,等我想起来时,它不知道被随手丢到哪里去了,否则,今天在《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同期上映时,可以委托一下在日本的朋友们帮助查找一下。

想起这部未曾得见的电影,是留意到陆川反复强调,他希望《南京南京》能在日本公映。我无法不想,这部片子以日本士兵角川为主视角,以及他这么迫不及待地诉说心愿,到底是为将来盯着日本票房市场铺路,还是为的是教育日本人呢?

就我个人对《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观后印象,虽然陆川的作品是部垃圾,但真在日本登场,至少他的名字会在讨论和争议中被人记住,恭喜他得偿所愿吧;至于后者,我想,他真是把日本人当成中国人,丧失了历史记忆,需要他来教育,更低估了日本人研究南京大屠杀问题上的认真程度。在他之前,日本已经拍了更血腥的南京大屠杀,而且,日本版的高圆圆早做出了当着你的面把最美的瓷器砸得粉碎的牺牲。

在看《拉贝日记》前,我草草写了点《南京南京》的感受,有人跟贴说,我对陆川作品的贬低是在为《拉贝日记》当托。这为先生真是高看我了,德国人还不至于找我来当托,看过《拉贝日记》后,得再补充一句,固然《拉贝日记》叙事节奏舒缓朴素,张弛有度,人物塑造还算丰满,较之陆川的天资不够却努力装深刻,远胜几筹,但《拉贝日记》中,那个戏份很大的金陵女生其实完全多余,至于她的弟弟拔枪击毙试图强奸她的两个日本兵,并成功逃脱的情节,不可信到了令人发毛的程度。不过,两部片子的电影水平高下之别不值得浪费笔墨,此亦非我所长,说说历史吧。

 

【谁的历史,谁的记忆】

 

其实,我今天是一个资深新闻民工,多少得感谢一个“长谷川弘一”的日本人(当然,他更像中国人而非日本人),2000年2月,我上网第二天就看到了他那篇被到处转载的辱华帖,激愤之下,我匆匆写就的《难道我们不是劣等民族》,随即在网络世界被疯狂转载,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一瞬间被无数陌生人认可,可想是多大的正面鼓励。我迅速变成一个网络写手,接着变成新闻民工。

此后,“长谷川弘一”源源不断出现,辱华帖虽然越来越长,但水准却飞流直下,与此同时,从长谷川之后,中国网民的鉴别能力却越来越强,因为仇恨、因愤怒而重读历史,你只要是智力诚实,不可能不像我一样,由一个“仇日愤青”变成“汉奸”。

在《难道我们不是劣等民族》中,我曾说,我十二岁之前是不知道“南京大屠杀”的,事实上,此前,如果我听到这个词,会以为是国民党在雨花台屠杀共产党人,因为我从小学老师那里知道,雨花台有30万共产党人被屠杀。

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前因后果,如果多留意点重要当事人的回忆录并动下脑筋,相信你会认为,整个中国官方对此的框架性描述都是错的:1937年爆发的中日全面战争,并非一场有预谋的要灭亡或全面吞并中国的侵略战争,即使到1945年,日本都没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你要质疑我,我建议,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去买一本俞天任先生的《军国幕僚》,我不是因为帮此书作过序而推荐它,而是因为它是我读到的这类书中写的最好的一本。我相信国内有不少历史学家水平比俞天任高,毕竟旅居日本的俞天任先生只是业余研究历史,但中国的历史学者们的体制内身份决定了他们只能沉默,就像我问一位专门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学家,如何看待遇难人数时,他沉吟半响说,三十万是个政治数字,我们不要讨论它。

不能不说的遗憾是,旅美的张纯如在撰写南京大屠杀的著作中,忽略掉了一个不应忽略的问题:在中国,哪怕是所谓的夏朝的历史,都不太容易公开发表与官方不一致的观点,何况如此敏感的近现代史?她轻信了官方控制下的大陆同行的诚实,以为这些研究成果都是确凿无疑的,我想她死前应该感受到了这种轻信带来的耻辱。

我相信,大多数中国人谈起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都会本能地皱起眉头,我看过日本使用最多的那个版本,个人的感受是,若它作为中国的标准教材,中国孩子们会掌握更准确公正的历史。还记得那个中日韩三国合编历史教科书吗?唯一不可能用它的国家,恰好是中国。即使是长期被中国官方批判、实际使用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日本右翼教科书,我仔细阅读后也认为,较之我以前读到的中国历史教科书,整体上它也要公正客观些。如果CCTV和《环球时报》的价值观,是中国政府希望灌输给国民的价值观,那么,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编篡任务交给扶桑社,其实是很合适的,除掉中国人不喜欢的为日本侵略辩护的部分外,它那种隐隐约约的反西方和弱肉强食逻辑,不正是中国政府希望灌输的东西吗?

在大陆官方还不曾提起南京大屠杀的七十年代,日本记者本多胜一就多次来华,先后写出了多部关于南京大屠杀和侵华日军暴行的著作,他的第一本作品《中国之旅》曾在《朝日新闻》连载,比之中国在需要时,《人民日本》刊载几篇大批判式的文章,起码对读者了解更多具体事实和真相而言,效果要好得多吧?

如果有人希望只看一本书来了解南京大屠杀,我个人谨慎推荐日本历史学家洞富雄的《南京大屠杀》。——顺带说一句,可能很多中国人难以接受的是,在中国与日本争论钓鱼岛的归属时,中国这边寻找到的历史依据,恐怕大部分都来自井上清先生沙里淘金批阅史料的贡献。而大陆官方喜欢挂在嘴边的慈禧太后赏赐钓鱼岛给盛宣怀的证据,我到现在都没有看到有哪个历史学家站出来说,那个自称盛宣怀后代的家伙,三十年前在被拆穿时就承认了自己是个骗子。

中国是个有历史的国家吗?你看,以前只强调南京雨花台国民党屠杀了30万共产党员,不提日军屠杀了30万南京军民,现在掉了个头,南京雨花台30万被屠杀共产党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了。

陆川是我同龄人,所受的历史教育当无差别,据说,他为拍此片研读了多年历史,做了相当多的家庭作业。想必他该知道,中国根本是个选择性遗忘和选择性记忆的国家,日本人哪里有资格与中国相比,哪里还需要他去教育。

即便他选择性地遗忘了自己所受过的历史教育,但从吴子牛到陆川本人,拍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波折,他是记得清清楚楚并不断强调的,然而他就没有想过,一部反映本国人民受难历史的电影,居然在中国要经受如此之多审查和限制,是哪个民族的记忆和历史观需要拯救?如果电影在日本成功登陆,不恰恰证明,需要教育的是中国人,尤其是他本人吗?

中国人特别喜欢引用《菊与刀》中的一个观点,来解释日本人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即日本人是没有罪感只有耻感的民族,其实,这原本只是本尼迪克特以西方基督教文明为本位观察的结果,如果观察研究对象换成中国人,得出的结论同样会是中国人没有罪恶感只有羞耻感的民族。

你能看到,陆川特别着急地想去拯救,当然是只拯救别人,而全然不知道,他不但是这个群体中没有罪恶感的一个,甚至连耻辱感都没有一丝一毫。所以,在这个最能触动中国人情感和心灵的问题上,他的表现太令我不齿。当然,陆川只是中国特殊体制流水线一般加工出来的一个作品而已。

非但教育日本人这种事情轮不着陆川,甚至哪怕仅仅是用惨烈的电影画面让日本人深受刺激,日本人的工作也早就做在前面了。

 

【被人拯救,无人拯救】

我必须得承认,在看《拉贝日记》之前,我从未特别认真留意过“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到底是怎么回事。大约是1987年,我第一次接触到专门讲述关于侵华日军暴行的书籍,南京大屠杀部分占了相当比重,“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字样反复出现,但我清晰记得,这个莫名其妙的名称,书中始终未予正面介绍,它只在作证时才出现,以当时一个高中生对世界和历史的理解,完全无法想象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很长时间,当这个机构和相关人员的名字出现在眼前时,我都会下意识地跳过它,恐怕它们是我在相关历史的阅读中,唯一一个只愿意想当然地去含混理解的问题。我曾模模糊糊地将之定义为,这是某个原来在租界之类的角落里存在的国际组织,非常时期他们跳了出来,起了维持会的作用,其历史意义,主要还是使我们对日军暴行控诉的证据更可信。

我后来甚至会整段整段地快速扫过或跳过与之相关文字,是因为,这个组织提供的日军罪恶描述,相比之下总是那么轻描淡写,几乎看不到那些特别残忍血腥的场景,他们咬牙切齿描述的日本兵,有时甚至是偷偷摸摸的,与这类书给我的日本兵残暴程度印象有相当距离。我只容易被那些极端残忍的描述吸引,因为只有这类暴行才能使我强烈的仇恨之火一直熊熊燃烧。

所以,我很能理解,为了维持仇恨的强度,“长谷川弘一”们的辱华文章只能越来越极端,当羞辱今天的中国人已无法起到预想的效果时,“长谷川弘一”们开始用细致的文字耐心地折磨中国女性,先是某个无名的抗日女战士,然后落到赵一曼烈士身上。我想,他们在写这些文字时,身心一定饱受摧残。在此,我向这些为了拯救民族精神,心灵曾经丰润善良纯洁、但最终枯萎的长谷川弘一们致哀。他们是一个没有历史、没有记忆的民族最不幸的牺牲者,虽然他们的牺牲,不曾拯救这个民族的一丝一毫,甚至使它愈加堕落败坏,丧失了起码的善良。

只要你真的想了解南京大屠杀,“国际委员会”这样的组织,根本就是你的眼睛和意识无法躲藏的,即便是为了拯救我们被屠杀的记忆,而非强调我们曾被它拯救,也无法永远只安排它作为历史的一个不重要的旁证出场。

我知道,我到最后潜意识依然拒斥去详细了解这段历史,仅仅是因为,一种下意识的民族骄傲,让我无法接受,在南京城破时刻,被政府丢弃的几十万首都军民,没有任何尝试组织起来自救的努力,此时,一群人上人的白人,他们甚至没有任何官方背景,就像他们在无数个第三世界国家曾经的那样,再次成了救世主,而中国人则像任何哪怕最原始的非洲部族民,无论他曾多么富有过、多么颐指气使过、多么慷慨激昂过,只能拥挤在西方人天使般张开的翅膀下。

只要你承认有过救世主与被拯救者的历史,就要知道应当感恩,这种感恩是最沉重的感恩。——救世主与被拯救者的差别,绝不仅仅是国家力量强弱、武器先进落后的差别,甚至是否拥有核武器都无法改变它的一丝一毫,——有些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她的国民今天依然想尽一切办法逃到那些没有核武器的国家;直到今天,同为第三世界国家的移民,很少有中国大陆移民这样,缺乏权力意识,缺乏参与当地政治的意识,这种差别,是他们在自己的祖国被定型的差别。

如果有一天,我们将“西安以东的城市全部炸烂”, 届时,西安以东的幸存者,依然和70年前的先辈一样,只能躲在那些在中国像分泌唾沫一样随时分泌爱情的洋鬼子伸展的双翅之下。只要我们追求的是“一个英雄的国家”,一个“被一群英雄领导的国家”,我们就是这样的命运。

“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其实只是一个没有登记注册过的NGO组织。当我突然某一天不得不知道这个事实时,真有恼羞成怒的感觉;当我在电影上看到这个组织闹哄哄成立的过程时,我的感情再次被深深伤害。

我之无法接受我们曾被人拯救,还因为我受到的历史教育,一直就在告诉我们,我们从来就是被人拯救的,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依然是,所以,我们必须感恩,必须克服一切非分之想。我们假装相信我们被拯救,并一再努力做出绝无非分之想的样子,而宣称还将拯救我们的人,假装相信我们有了感恩之心并杜绝了非分之想。当“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这个非法NGO组织,在需要我们去仇恨时,只好默许它曾拯救过20万南京军民,——我真的不习惯接受这样的事实。习惯了天天假装感恩,在真正需要感恩时,我不知所措。

尽管在这个问题上,政府已经允许拉贝曾经拯救过中国人,但陆川还是令人震惊地选择让拉贝在《南京南京》时跪在中国人面前,让他为无能为力拯救中国人民而羞愧,而中国人民则宽恕了他。《南京南京》看上去,给人的感觉是,最后那20万人只有两个人活了下来,那两个人是日本兵角川拯救的。

God save me!

谁来拯救陆川?

【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军队】

《南京南京》中,陆川最用力的任务,恐怕是阐释战争对人性的扭曲。谈到这个问题,不妨看看日本电影《二百三高地》。片中那个在日俄战争中最后阵亡的小贺中尉,战前是个狂热崇拜俄罗斯文化的小学教师,他参军向孩子们道别时,仍不忘告诉孩子,我们是与俄国军队作战,但不能有把俄罗斯人当敌人的看法,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托尔斯泰这样伟大灵魂的民族,托尔斯泰曾告诉我们,四海之内皆兄弟……不过,在经历过惨烈的旅顺攻坚战后,小贺中尉当着乃木希典的面,枪杀了一位俄军战俘,他的战友愤怒谴责他时,他回答:所有的俄国人都是我的敌人……对在最前线的士兵来说,没有什么面子与公约,只有生与死。

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日本人来展现南京大屠杀时,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和当事人内心的苦痛挣扎,有名有姓的日本人里,恐怕松井石根会是最好的一个。当然,将这位因南京大屠杀而在东京被判处绞刑的战犯搬上银幕,陆川的智力、知识和胆量都还远远不够。

《拉贝日记》一开始就里非常明确地将南京大屠杀的元凶指为朝香宫鸠彦亲王——他曾代理松井石根上海派遣军司令一职,比之《南京南京》的背景交代无头无尾,比之中国媒体通常简单化地将松井石根列为元凶,多少让人觉得它在史实上的用心和认真。但是,《拉贝日记》一片中,朝香宫鸠彦亲王身边那个善良正直的参谋就来得可疑且不符合历史,因为参谋群体,是日军攻陷南京后一系列暴行的最重要组织者和鼓动着。典型如朝香宫鸠彦亲王身边的参谋长勇,此人后来还狂妄地宣称,我对谁都(以长官名义)乱下命令,一举杀了三十万俘虏。

如果因大屠杀时约束部署不力,松井石根死得有点冤,因为松井石根在日军南京进城仪式时才出场,此时大规模屠杀战俘已经结束,此前松井还曾严令日军不得驻扎城内,但是,南京战前,日军苦战3个月攻陷上海后,一度准备“凯旋班师”,后又改为“扫荡上海附近之敌,追击战线为苏州、嘉兴以东”,而松井和第10军的柳川平助却擅自下令攻取南京,他本人为日军的“下克上”火上浇油,粮秣不足的日军必然会大规模劫掠杀人,这本该是他预料之事,就此而论,松井石根被送上绞刑架,或许死的不算太冤。

松井在被送上绞刑架前对来访者的遗言摘录如下,或值一读:

南京事件,可耻之极。在南京入城后,举行慰灵祭时,我提出也要一起祭祀死去的中国人,可是参谋长以下部属怎么也不理解,说是会影响日本军的士气。以师团长为首都是那么认为的……在举行慰灵祭后不久,我把大家召集拢来,以军司令官的身份板着脸发起火来。当时朝香宫也在场,柳川中将也是个方面军司令官,我说,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皇威,一下子由于那些士兵的暴行失去了光彩。可是,此后大家却都笑了起来。尤为甚者,某师团长甚至说“那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仅我个人落到这样的结局,虽一个人,但能给当时军人们以更多、更深刻的反省,就此意义而言,我感到非常高兴。我想,好歹已是这样了,就让我这样死去吧。

松井石根、荒木贞夫都曾在南京大屠杀后感慨,如今的日军远不如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时期的日军。其实,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日本是一个与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时期全然不同的国家,他们赞美的,是全力以赴“脱亚入欧”时代的日本,那时的亚洲和欧洲,在日本被认为是野蛮与文明的象征,那时的日本军队刻意表现自己是遵守一切国际公约的文明的军队。而二战的日本,经历过国粹主义、国家主义的洗礼,不但“鹿鸣馆时代”的全盘欧化作为耻辱被扫荡一空,而且日本早已变成了《中国不高兴》所向往的“英雄的国家”,日本军队也早已不是一支有“文艺腔”的军队。

当时的南京军民遭遇的。正是这样一支完全消灭了“文艺腔”的军队。

陆川塑造的角川因为受过一点西化教育,还残存了一点“文艺腔”,但这种“文艺腔”最后竟然驱使角川自杀!对比一下《二百三高地》小贺由膜拜俄罗斯文化而在惨烈的战争中杀俘,哪个“文艺腔”更可信呢?我当然以为,战后“文艺腔”比中国浓烈得多的日本,拍出来的人性更真实可信。想一想八十年代中越边境冲突战时期,来自西北的某军,经历过强度并不高的战事后,其扰民之无法无天,竟然让云南当地政府居民忍无可忍,上书中央称,我们云南军民自己能完成保家卫国任务,不需要某某军来帮忙。

关于南京的守城者,我的一位长辈曾负责主持南京防御工程的建设,他的回忆录中基本是以自己一生的曲折来颂扬伟大光荣正确,惟一的价值,正是关于南京之战,因为他与唐生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唐生智守南京的来龙去脉的史料,我在别的地方没有看到过。

他在回忆录中说,上海陷落后南京岌岌可危,唐生智之突然决定守南京,仅仅是因为长期跟随唐的佛学大师顾伯叙对唐进言,南京自古帝王之都地势险峻固若金汤,而日军此来仓促,他算定日军必蹶南京城下,故力劝久坐冷板凳的唐生智争取建此不世之功。国防会议上,原本大家都认为不应死守南京,但唐一番爱国慷慨陈词,无人敢撄其锋,唐如愿成为南京守军司令,统辖上海苦战后建制不全且并不服从这位老军阀的守城大军。

守城期间,顾大师在唐公馆花园内秘密建一神坛,每日做法祈祷,但是,该坛某日中午竟被路过日机无意中丢下的炸弹正中,当即粉碎,唐回家见此情景,当即目瞪口呆不能言语。也许是出于避讳,回忆录中未明言唐生智突然丢下几十万军民只身逃跑,是否仅仅是那颗炸弹的缘故。

据说,松井石根在被绞死20年后,他的秘书曾拜访蒋介石,蒋后悔流泪,说对不起松井石根,不知道蒋介石是否曾后悔过让松井石根上绞刑架,而唐生智却没有被送上绞刑架。

唐只身逃跑时,竟忘记通知守卫南京惟一逃生通道挹江门的三十六师,结果,奉令任何部队不得出城的三十六师与争相逃跑的军队与发生冲突,其激烈程度远非《南京南京》中刘烨扮演的陆剑雄与日军的那场小战斗可比,更非影片中守门部队与逃跑部队抱团看哪边力气大。——溃军动用了数辆坦克才打败守门部队夺路出城。双方战死者数量,应当不少于南京陷城后与抵抗日军的牺牲。如同圆明园周围老百姓在英法联军入园之前就先行抢劫的翻版,日军进城前,溃败的守军就开始在城内抢劫放火。

9年前,我在写《难道我们不是劣等民族》时,强烈的怒火指向当时不争气的中国,指向当时不争气的中国军队。看完《拉贝日记》时,依然气结难平。其实,不消一同前往的同事劝告,我也深知,当时抵抗日本现代化军事机器的,是一个前现代化的国家,一个前现代的军队,许多奉令开往淞沪前线的军阀部队,经历从故乡到江南的芒鞋千里,还未投入战斗就已处于崩溃的临界点。

而这个国家的国民,对国家的现代认同,对民族的现代认同,已集由此而生的向心内聚力,并非内生性的因素,而恰恰来自日本的入侵。南京大屠杀七十多年后,中国人的国家认同,依然要靠对“亡我之心不死”的西方、对时刻要再度灭亡中国的日本的阴谋想象来激发和维系,这才是我最伤痛之处。

今天,任何对这个国家出于个体自觉的精神探索,都是不被允许的,我们何来真切的历史和真切的记忆,更何谈拯救。

当陆川们一脸深刻地皱起眉头,当我们慷慨激昂高谈大义时,或许有必要在夜深人静时抚摸胸膛,自问一下,是否“在这残酷的时代,我歌颂过自由,并且为那些倒下去了的人们,祈求过宽恕同情。”

 3 ) 《南京!南京!》:战争之后,色彩是虚伪的

文:十一月的雨
 
德国哲学家狄奥多·阿多诺曾说过:“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
 
阿多诺极为强调艺术的批判性中所蕴含的救赎功能,他认为现代工业社会的人性分裂、人格丧失、世界裂成碎片的现实只有通过艺术这种精神补偿才能得以拯救,艺术能把人们在现实中所丧失的理想和梦幻、所异化了的人性,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艺术就是对被挤掉了的幸福的展示”。而作为艺术的代表之一的诗歌自然也承担了这一功能。
 
但是自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发生的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之后,阿多诺不再相信人性能被艺术所救赎。在我看来,他这句话的意思大抵是:人性可以丑陋到如此地步,任何浪漫与之相较都苍白虚弱的触目惊心。
 
如何用影像去回顾这些让人惨不忍睹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说,十五年前的斯皮尔伯格和十五年后的陆川选择了同样的方式。我可以说,陆川野心是宏大的,他在自己的第三部作品中就企图勾勒大师们曾经的辉煌光影,像马丁·西科塞斯的《愤怒的公牛》,像科恩兄弟的《缺席的人》;我也可以说,有《辛德勒名单》这样类似题材类似表达方式的经典珠玉在前,陆川的尝试很有可能变成潜意识的模仿;但是我宁愿相信,最终促使他选择用黑白映画来展现这段历史的,是历史本身。
 
这是一段必须用黑白来展现才能让人真正理解的历史。黑白是静默、是沉重、是庄严和思考。覆上彩色之时,我们会因为血色的眩晕和废墟的荒芜,让感受止步于震惊和悲惨;掩去色彩之后,真相的厚重和惨痛才能更加拙重的撞击心灵,人们才能在压抑之后沉思到底是什么酿成这场人间浩劫?
 
战争之后,色彩是虚伪的。
 
不可否认,虽然没有颜色,但《南京!南京!》却在各个方面都充满了华彩。开头的一段巷战,激烈程度比《集结号》开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镜头却不如后者般狂烈的晃动,始终保持着冷静的推拉挪移。自从《拯救大兵瑞恩》问世以来,但凡涉及战争的电影场面,几乎没有脱离过与它相比较的命运。陆川它在不停的向我们传递一个讯息,即便是弹尽粮绝陷入绝境,我们的同胞们仍然能够冷静的抵抗到最后一刻。
就算是接踵而至的屠戮让人压抑得无法自己,但是幸亏还有这么一些人,他们脸上写着坚毅的表情,甚至还有相视一笑。面对暴徒的肆虐,面对太多麻木受死的面庞,这是我内心唯一的出路。
 
我无意主观的拔高这部电影,但是我要说,在中国范围内,《南京!南京》至少是前无古人的。陆川在现有体制、现有文化氛围和现有客观条件的制约下,已经做到最好了,它没有达到让人仰视的高度,但它值得让人尊敬。因为它敬畏历史,敬畏人性。
 
因为敬畏历史,所以他极力保持客观的视角;因为敬畏人性,所以他在不停的踌躇和反思。
 
其实作为一个中国人,面对这段屈辱惨痛的历史最容易的反应就是控诉了,因为这是人的本能。想想吧,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唾骂、抵制和反对,还有一呼百应的人为你摇旗呐喊,这种方式确实让人分外热血无比畅快。但是,然后呢?心怀鬼胎的人仍旧极力否认,置若罔闻的人依然置若罔闻,可能大多数人在这之后对这段历史的概念仍然停留在三和它后面若干个零上,可能有些人会无关痛痒的抛出一句为什么我们总是要提起这些事呢?
 
我们不能仅靠激情来填充历史的空白,我们更不能把控诉永远只作为一种姿态贯穿始终。那么,我们要做些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
 
陆川用他的理性的思索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这种理性不是置身事外的冷漠,更不是故作高深的意淫,这是一种源于高度的自信。他相信自己可以尽量客观的还原这段历史而不是一味的否定一切,他明白自己可以跳脱出民族的局限而不是狭隘的发出一种声响。选择用一个日本人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便是基于这种自信。如果表现在电影里,它便是平稳厚实的每个镜头,是悉心雕琢的每个细节,是内心充盈的每个人物,是苦难面前的每次微笑。
 
其实这也是我最欣赏本片的地方了。日本军官角川逐渐变化不断纠结的内心,让整部影片随着他的视角不知不觉进入了另一个层面的高度。他从教会大学毕业不久,这意味着他也知道上帝懂得宽容。但是现在横亘在他面前的是赤裸裸的战争和同胞的暴行,这让他困惑、恐惧、不知所措。他在随军的一个慰安妇那里找到了唯一的寄托,于是他告诉同伴说以后会娶她。但在丑恶的战争中这种天真几乎是个童话,而他最后的慰藉也随着她的死去最终消失殆尽。
     
我很久以前看过倪匡写的一本卫斯理科幻小说,名字就叫《鬼子》。在里面他描述了一个日本人在经历过侵华战争之后的多年后,由于无法承受自己内心的罪恶感,最终选择了自杀。
 
倪匡在后记里写了这样一段话,大概意思是:有人说我越来越不务正业了,写的东西跟科幻越来越不搭边。但是我想说的是,在这篇文章里我虚构的这个故事,这个日本人忏悔反思的故事,我是并不相信的。对我来说,这无疑是比科幻小说更离奇的事。
 
我想和倪匡持同样观点的人一定不在少数,即使不这么肯定,也一定是充满怀疑的。就像是片中,日本军官杀了德国人拉贝的秘书之后,长久的凝视着远方的那个镜头。那一刻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在疑惑这个唯唯诺诺的中国人在死前那句威风凛凛的话的意思?为自己的行为短暂的反思?还是索性就是一片空白?未知往往让人恐惧,因为它让人性显得那么幽深。
 
我更愿意相信陆川最终的阐述。虽然在整部影片中他都在尽量客观中立的表达,但在结尾那场震撼人心的祭祀场景之后,他用角川军官的命运明确的给出了他所信仰的答案。
 
还记得电影的开头,在一片废墟之中,电影的名字缓缓出现,the city of life and death,直译过来就是“生死城”。
“南京!南京!”烙印的是中华民族的特殊记忆,而“生死城”显然是为了让外国观众更直观的触摸到这段历史。
“死”的意象显而易见,太多的已经无法叫出名字的受害者让这一个字显得愈发沉重。但是死城之中,何“生”之有呢?
 
借战争的借口释放兽性的人不在少数,这是不可辩驳的事实,这也是让我们濒临绝望的原因。支撑我们活下去的不是民族情结也并非同仇敌忾,而是对人性的信心。角川最后经历了作为一个人无法承受的困境,他的选择和倪匡的虚构如出一辙,但我的内心却告诉我这并非是另一部科幻小说。
 
正是这些残存的人性,构建了“死”城中一缕微弱“生”机。就像逃离死亡后奔跑在原野上孩子的笑容,永远的定格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2009-4-14

南京长镜头 之 舞蹈(摘自《看电影》)

祭祀叫松井石根入城仪式,它是一个正规的阅兵仪式,电影里的是我编的。它是一个寓意性的东西,这是我拍之前就梦到的一场戏,是我拍整部电影的动力。这场戏是核心,是我花多大功夫都得拍成的。06年9月份建组的时候,我发梦,突然看到一群日本兵在一片废墟上舞蹈,这跟我说的一拨人的死亡地狱是另外一拨人的游乐场,很有联系。当是我花了好多钱拍,教了1000个士兵跳日本舞。我先培训12个舞蹈教员,这12个人再下到里面去教给其他人跳,然后再把日本人请过来,前前后后折腾了两个月。
 
我在日本看这个舞蹈时,突然就觉得,我们怎么没有啊?我们怎么就只剩秧歌了呢?我们怎么就没有一种东西,能够让大家能够忘我的去参与?我敢说这些东西都是咱们这传的。这四个舞蹈动作,是四个劳动的动作。是从他们最原始民间舞中间淘换出来的四个动作,然后我们编成这个舞蹈。日本人看了,说没有任何问题。那两个鼓手是从东京来请来的,日本最好的鼓手。鼓室在河南做的,那个声音曾让日本鼓手拒绝上去,因为好的鼓,应该是用牛皮制的。可是我们花不起那钱,用的是驴皮。拍到那个时候,我的钱其实已经没了,但是我又觉得必须得有那尺寸,一分一厘都不能少,最后只能用驴皮。那天他们下飞机,在那儿敲。记得是黄昏,鼓架在半空中,拿高台把它架起来。俩人抬上去,敲一轮儿,所有人听了,觉得必须要拍。我们发现他们那个精神一直传承着,没有断过,很可怕。
 
这场舞蹈是一个极端暴力的东西,它在控制你的精神、你的愿望。在我们的废墟上,他们的舞蹈其实就意味着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占领。而且70年后的战争,即使不用武器的形式,他也会用别的方式占领你。我们经常会陷入一种狂欢,比如说突然一片儿出来,它可能很烂,可能就是个精神垃圾,可我们也陷入其中,每天孜孜不倦的聊着等你回想,为什么?这种集体的无意识,这种被洗脑,麻醉、狂热,战争行径也是如此。
 
                   ———陆川

 
摘自我的博客:
http://www.mtime.com/my/mxl117/blog/1812369


联系方式,转载请与我联系:
邮箱:nicolas_mi@163.com

 4 ) 经典二战电影推荐

电影大量运用了满景镜头,手持镜头,晃动感强,带有人的行动特征的晃动感,目的是为了打破画面的平衡感,营造情节氛围及人物心理状态。! 导演陆川想努力用客观角度镜头诉说基调 ,把我们变成了中日战争之外的第三方,以一段钢琴曲开场把整部电影变成了一场真正无言的倾诉,倾诉一种逝去的美好包括景色 南京这座城和人心。在生存和道义表现方面更多加入了南京大屠杀的导演意识,让整部影片充满对峙和融合。

 5 ) 令人不快,但确凿无疑

**背景**

1937年,12月,中国的首都,南京。
在此之前,中日双方刚刚结束在上海的苦战。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连续击败中国和俄国,拥有这份骄人不败战绩的大日本皇日军刚刚经历了三个月的淞沪苦战,伤亡人数已经近8万人超过日俄战争。
在上海参战的国民革命军75万人,则已经损失超过30万人

但是,这却是几百年难得一见的同心协力,在民族存亡的时刻,在日本多年凌辱的压力之下,先前的军阀火拼,利益之争暂时都放到了一旁。
各地军阀诸侯军队云集上海勤王,奋不顾身的拱卫中央。

在上海的大熔炉中,“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3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援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
这些中国军人用血肉抵挡了日军的优势装备,三个月,让日本意识到中国是难以被灭亡的,全日本恐怕都要搭进去了。

国民革命军撤出淞沪战场,南京就成为日军的目标。
伤亡惨重的国民革命军,溃退至南京时,建制全部打乱,人员装备奇缺,士气尽失。
南京城防仓促组织,日军快速形成合围,南京的失守已经在所难免。

由于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的临阵脱逃,部队溃散,城防阵地丢失。
只不过十三天,一个刚刚经历黄金十年,立志复兴的古老国家首都,一座由15万部队防守城市,就被日军攻陷。

就在这一刻《南京!南京!》开场了。

**情节**

国民革命军已经溃散,但是在逃跑无路的情况下,仍然有一些士兵希望与中国残破的首都共存亡。他们偷袭小股的日军,并且小有战果。

随着幸存的日军发出警告,日军的警报逐渐在全城响起;南京已经失陷,守不住了。
日军围攻这小群中国士兵的场景,充分展示了这个古老国家和新兴资本主义强国的差距。
优势装备和简练有效的战术,很快就消灭了中国士兵的抵抗。
面对炮击,躲在简陋掩体后的中国士兵没有任何还手之力,这是8年抗战中中国士兵一直的处境,用血肉之躯与优势装备对抗,用生命换阵地。

中国会不会灭亡?这是当时压在所有中国人心口的一块巨石。
当被俘的国民革命军士兵面临死亡时,集体喊出中国不会亡时,我想所有的观众都会被深深打动。

教堂里,国家的衰弱再次暴露无遗,国家无法保护自己的国民,女人们只能自救了。这些挺身而出的女人令人敬佩。

全片最精华的场面是日军的祭祀典礼,场面节奏鲜明,鼓点摄人心魄,日军舞蹈专注整齐并且有力。充分表达出一个自信强大国家事事认真的底蕴。残破的中国面临这样的强国,能够支撑到底着实不容易。


**电影**

这是一部令人不快的电影,场面压抑,观众的情绪一直得不到释放。在整个过程中,他们都鸦雀无声。

但这也是一部相当纯粹的电影,展示了中国和日本全方位的差距,一个干净整齐自信装备精良并且训练有素的强大小国,彻底压倒了混乱恐慌无助的落后大国。

这也是一部直接反应的电影,并没有带太多的反思,更多的是把你扔进去,让你直接感受震惊和难受,但是它并不替你反思什么东西。

这是一部很有节制的电影,没有放任自己煽情,廉价的感动你。

这还是一部控制得不那么好的电影,很多地方都略显生涩,但这仍然是一部风格鲜明的好电影。

可以与之对照的是Black hawk down和The thin red line
The thin red line是典型反思过度的战争片,一切都搞得那么唯美,随时都带着悲天悯人的反战情怀,背后却露出虚弱和傻逼。
Black hawk down则完全与之相反,所有的表演全是战场的直接反应,完全没有反思的时间和空间。

《南京!南京》和Black hawk down很象,干脆冷静。
整部电影都象把你扔到了1937年的南京,在死亡横飞的时刻,你是死战不退的陆剑雄,你是心怀侥幸的唐先生,你是换穿便装的士兵,你是安全区内的妇孺,于是你害怕得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在士兵死守的时候,你不敢抬头,一抬头恐怕就被枪法精准的日军打死;
在大屠杀时你不敢抬头,在死尸堆中一抬头就会被日军发现补上一枪;
在大街上行走的时候,你也不敢抬头,生怕路过的日军看你不顺眼就是一枪;
在日军冲进安全区大肆强奸杀戮时,你也不敢抬头,因为还有家人和孩子在你背后;
在孩子被扔下楼时,在小妹被抢走时,你仍然不敢抬头,你怀孕的妻子还在你背后;

电影并不替你反思什么,也不向你过多的重复屠杀场面,甚至没有过多的煽情;但是他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这里有一场确凿无疑的残忍大屠杀,面对没有抵抗能力的战俘、妇孺日军大开杀戒。

陆川在访谈中说,日本有人说,因为中国军人抵抗,换穿便服,因此才有大屠杀;我们的历史学家总是不提我们在南京的抵抗,因为这会让日本人找到屠杀的理由。但是,我们守卫我们的首都,那是天经地义的,即便我们拼死抵抗在被俘之后,屠杀仍然是残忍和不可接受的。

从良心发现而自杀的日军角川身上,我们能够看到潜藏在这只充满兽性军队中的良心。
但是,电影中大量的残暴和少量的良知都清晰的提醒我们:
请不要忘记每一个良心发现的日本兵身后,都至少有一千个屠杀中国人的屠夫!

更重要的是,陆川表达了一种彻底而自信的态度
我们已经认定,1937年南京有一场彻头彻尾的大屠杀,即便是其中有大量的军人也不成其为屠杀的理由,日本军队屠杀了大量的战俘和无辜平民。

不需要与任何人争论,也不寻求谁的承认
作为中国人我们会拼死抵抗,保卫我们的首都,并且我们会永远记住:

1937年,日本在中国的首都南京,屠杀了30万中国人!

 6 ) 纠结与分裂——《南京!南京!》观影手记

序:

这是一部非常沉重的电影。

很小的时候,就从课外书上知道了南京大屠杀,小时候只是一味地咬牙切齿,还不曾有更多的感受。之前看过两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一部《屠城血证》,一部《南京大屠杀》,前者对屠戮和奸淫着的笔墨更多,后者在故事流畅性和具体场面掌控上更好(小学看的片子,草鞋岭一段印象很深,陆川在机枪屠杀段落时机位上似有借鉴),但给我的感觉并不比书上更具体,尤其是两个都试图以一对中日夫妇的悲剧作主线,太矫情,其实思路并不必八十年代中日蜜月期时拍的《一盘没下完的棋》高明多少。但当看完《南京!南京!》,我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看见马路两边密密麻麻的人和车辆,忽然有种陌生感。这就是我刚才在电影里看到的那个满目疮痍的城市?我不知道其他人看这电影时会不会这样,这部电影让我产生一种强烈的恐惧感,先不管这电影其他方面怎样,至少成功地将氛围调适到位了。或许客观来说,影片本身在血腥和残酷上在我看过的电影中,离极点还远,但也许是我不停自我暗示“这是我脚下的城市、这是我脚下的城市”的作用吧,看完之后真的感到害怕。倒不是怕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的伤害,而是不知道自己如果进入这样的绝境,我能做什么。

看完了,有很多想表达的,但纠结着,一直说不出来。这两天,情绪其实一直很低落。感谢版上还有人自告奋勇供我调戏,如果不是在这些节目上的宣泄,恐怕我更难摆脱这种情绪。我对自己影评的要求是:拒绝感性描述。但在脑中回放这部电影时,很难跳出来冷眼旁观。而且不仅仅是感情,历史、时政以及关于这部海量的信息与八卦,都在我眼里滚来滚去。好罢,把这些抒情的废话宣泄掉,我开始说话了。



一、开头先批结尾的败笔

这部电影的剧本是有问题的,尤其是结尾。

如果纯粹按照影片的情节来理解,结尾是合理的:角川的角色设置一直是良知未泯,所以他放人合理;在受了很多刺激后,对慰安妇百合子的个人感情某种意义上是唯一寄托,但百合子也死了,这成了压垮骆驼的唯一稻草;两个中国人死里逃生,重获希望,笑一笑也没什么不对;整个片子最后还是应该给人一点希望的。

下面一条条细说,其实不仅涉及结尾,也会涉及很多影片整体上的问题。

是的,如果按照角川这个角色设置的逻辑往下走,他的结局非常合理。以角川视角为事实的叙事主线,遭到很多人诟病,但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反而算是填补一个空缺,问题在于,除了伍迪·艾伦的《战争与和平》,我从没见过这么纯情到幼稚的角色。陆川的意思其实不是让人糊涂,而是过于明白了,想来人性人性,但问题在于,这样做幼稚到可笑。其实,即使角川这个角色性格及各方面不修改,参照《桂河大桥》中亚力克坚尼斯扮演的英国军官最后含义暧昧的扑倒,他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而且在角色的塑造上也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如果有人要以历史真实vs艺术真实来较真一下,那这段的说服力就更差了,日军在战争中不乏自杀者,但因厌战情绪而自杀的,在自杀者中大约只有1/4000(感谢puma兄提供的资料)。更何况,这还是处在日军战事顺利的战争初期。

两个中国人逃生后的反应是上述幼稚的延续,陆川的意图表现得更加明显。但这个比角川的自杀更加离谱,角川之死的设置至少还符合影片逻辑,而两个中国人的笑和嬉戏连基本的常识都不符合:试问如果有人刚刚从连绵数月的死亡威胁中脱身,而且前途未卜,他能彻底放松吗?南京大屠杀的很多幸存者直到今天仍然有强烈的心理阴影,何况当时刚刚脱身,怎么可能会有如此轻松愉悦的状态?这段被诟病是纯粹活该。

结尾单从技术论,拍得尚可,远景中角川同乡孤零零地竖在那,构图很好,也算是影片中难得的静谧。但是,在压抑了两个多小时候,即便你想“希望”一下,忽然来一段风格上反差如此之大的收场,即便是再热爱和谐本性善良的观众,也难以转过弯来啊。

之所以点这个结尾,就是想说陆川在谋划剧本时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何在绝望中展现希望。完全的绝望是不可取的,倒不是因为那些关于艺术的目的应该怎样怎样的文艺理论,是这部电影涉及的历史如果以这种方式表现,很难被接受,不仅如此,在艺术创建上,除了一味哭诉,也难有什么发展。而且,这毕竟是商业制作,要面对市场的,和这段敏感历史如此纠结的时候,选择完全绝望,几乎是绝路。

其实,这本身就是个难题。观影时,我常有这种感觉:这段不能这么写,这么拍是不对的,但真要想想看应该怎么拍,我发现我也很难给出什么答案。面对这个难题时,陆川给出的答案,以结尾为代表,就不太好。其他各处呢?很多地方,都有类似问题:比如那段“中国不会亡”,比如唐先生有些做作地说“我太太怀孕了”。陆川太想表达那种希望了,结果陷入了俗套中。其实角川之死还是可以找到原型的——《罪与罚》中的斯维德利盖洛夫,但就是这么久远的角色也远比角川要丰满复杂得多。这就像一个困局一样,陆川太想表达希望,甚至牺牲了角色和一些合理性,但最后却谁都没法讨好。其实,在零星的角落表现一下就够了,小豆子对刘烨笑了两次,既有着战友间的默契,又带着些无奈和坦然(特别是第二次),这个细节虽然笑,但是够分量的,遗憾的是陆川让他笑了四次……



二、是冲突还是纪录?分裂的南京。

前面有文提到过,《南京!南京!》的剧本是失败的,因为其过于散乱的情节,几乎都无法形成构架,最终成了一堆历史的“景片”。

这话对了一半。根据陆川的访谈,看《南京!南京!》的创作过程,陆川自己提到过,他原来写好一个剧本,后来拍的时候,根据拍摄情绪不断修改,删了、加了很多戏,到最后已经面目全非。以这种方式做电影,除非你是掌控力极强的导演或制片人(赛尔兹尼克这种),或者本身就期待影片以散文化或者碎片化方式出现(王家卫的电影,以及斯通的《天生杀人狂》),否则陷入杂乱的状态是很难避免的。作为导演的陆川,掌控力显然还不够。剧本跟着情绪走,情绪跟着拍摄走,到最后,剧本的整一性就会丧失。但根据陆川提到的原来那个商业味更重的剧本来看,在影片中仍然能看见一些影子,但戏剧冲突往往只是出现在单个场景里,而且还时常戏剧性相对不足或者失当,等到整个来看时,就显得乱了。所以看这部电影时,常常会觉得穿越,时而明显感觉到戏味,时而又觉得戏味不足像战场纪录片——没有谁能够有这么好的适应性能够随时在两种风格中转换自如的,作为导演的陆川自己也不能,所以在需要纪录性的时候,他却总不合时宜地大特写(前1/3)。

这种分裂还表现在他对角色塑造的问题上。陆川自己谈过这部电影和《拉贝日记》的区别,后者按照其标榜和宣传片来看,基本是传统情节剧,陆川刻意要让《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划清界限,按照他的说法,应该是更倾向于全景式纪录的。如果是《拉贝日记》给拉贝很多仰角和大特写,我不会奇怪,因为本身就是要塑造英雄,塑造一个star,给他聚焦是应该的。但《南京!南京!》既然是要追求一种更朴实和平视的角度,那么即便为票房考虑使用一些明星演员,最好也让他们在镜头前“消失”(参考《黑鹰降落》)。但很遗憾,即使是拍得还不错的战斗段落,陆川也没少给刘烨大特写——他的脸被抹了再多的灰,观众也不会认同者是名普通的国军军人,而会因为明星的突出而瞬间出戏。而后给刘烨设计的那段带头赴死,就更有问题了——如果你要让刘烨成为英雄,那么这个桥段设计得不够英雄;如果你要让刘烨是牺牲者之一,又干嘛非让他突出一下?至于唐先生的角色设置,可以看成一条保持尚可的戏剧冲突线,但他最后的死仍然让人感到莫名。或许为了追求一种对前面所犯罪过的救赎感和政治正确,唐先生必须去死,但至少得有个明确的理由,难道陆川是想用唐先生的死来证明日军暴行的完全无理性?与其说这段看起来是日军的无理性,不如说是陆川编剧时的无厘头。

说到这里,又想起陆川在访谈中曾提到的日军屠杀实际上并非个人暴行的叠加,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实际上是军队指令的。顺便回应一句前两天讨论看待南京大屠杀和屠犹问题,那天一时忽视掉了,证明这种组织化的屠杀并不只是动机理性与否问题,如果是个人暴行,那只是军人自身的事情,说不好听,就像党卫军对美军俘虏的屠杀放大一些,如果是来自上层的组织,这就上升到了国家犯罪,性质完全不一样,不仅是屠犹,还有纳粹同样臭名昭著的枪毙政委、饿死乌克兰等政策。那段陆川在访谈中说得很好,但在电影中,很遗憾,他试图表现,但也在这冲突和纪录的游移中草草了事。能看到的,只有似有组织的机枪扫射和占领军头目关于征集慰安妇的提及。不错,从拍摄上而言,屠杀场景,陆川在四、五个场景间平剪,然后再来一个大摇臂,把屠杀残忍程度的震撼提升了一个档次。但是从对问题的追溯来看,陆川对屠杀的表现,仍然停留在我前面提到过的两部影片水平上,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这点仍然是一点进步都没有。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三、堵门、祭典——两处神来之笔

1、开场的堵挹江门很好。比之日军很难给观众心理代入感的攻城,挹江门场景很能镇得住人,作为定场戏非常好。从静到动,转换得非常快,冲击力极强,同时也给毫无心理预期的观众一个突袭——所有拍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没有一部有这种气魄。

更重要的是这个段落是过去谈及时常常语焉不详的,第一次被如此直接地表现出来,非常好,只是有一点——真实发生的,比电影上呈现的这段,要残酷很多。


2、整部影片,祭典部分可能是争议最大的。

不仅因为它可以看做是对日军气焰的一种宣传,而且还在结构上突兀了一下,很多人看不明白。

但我觉得,这是影片拍得最好的一个场景,因为这是他最放得开手脚的一个场景,没有考虑太多的票房与现实顾虑,也没有像之前绝望之余仍然想处处留点面包屑做希望(实际扔下去的是馒头),他拍得很纯粹,很干净,镜头剪切得非常流畅,做足了功夫。

他为什么要插进这一段呢?

我的理解是。首先,他要刺激观众。陆川拍摄此片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告诉人们——我们当年那个对手有多么强大,尽管最后我们赢了,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如果说本国首都被人烧杀抢掠仍然不够耻辱的话,陆川选择了这种招魂般的庆典。这已经不是肉体上的冲突了,而是在精神上的压迫。日本人为什么能在中国的土地上肆虐?这是陆川想回答的问题。而这段就是他想给出的答案: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没什么比这种看起来回归蛮荒状态的祭奠更能表现这种可怕的意志。

但是,在这意志可怕之余,它也会反噬。这个是我想到的,是我根据影像推演的,那就是祭典段落将近结束处角川带有绝望和茫然的吼声。这种意志力其实是非人的,它在摧毁对手的同时,也会让己方的个体消失,出现的只有这一个怪物。丧失个性的民族,必将在盲目中走向毁灭。

然而,陆川选择这种方式,是很冒险的,特别是我感觉他参考了《意志的胜利》的拍摄法,对那些写着部队番号的招魂幡和强壮鼓手的大仰角,极其规整的构图,配上紧张的鼓点,使这段影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倒不担心他因为这个被骂汉奸——那些言论虽然无知,但也没什么害处——我担心的是这段影像与《意志的胜利》相仿的蛊惑力,意志薄弱者可能会吃不消,就像传说中当年北影教授不愿意在课堂上完整播放《意志的胜利》一样。不过世上只有一个三岛由纪夫,而且还死了,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四、《南京!南京!》与历史

这个问题是逃不开的。

前面在谈角川的角色问题时,我已经谈过了,那基本就是我的观点:看得出来,影片确实是建立在相对严格的考证基础上的,没有太明显和太过分的史实错误,但陆川的问题不在于不忠实历史,而是在艺术真实可允许范围内的故作幼稚。当整部影片都是在以接近史实或者号称接近史实的名义下进行时,如果非要捣鼓出类似于角川这种日军战争前期出现几率微乎其微的角色,对戏剧化情节帮助不大(因为太俗套了),而且还会伤害影片的因“史”之名。

关于拉贝的问题,别看陆川在访谈中言辞似乎挑衅味道很足,从影片来看,其实并没有对拉贝进行怎样的丑化,影片中的拉贝,已经做到了他在那种环境下可以做到的一切,只是影片没有将他作为叙事中心罢了。

关于市中心的孙中山像,确实1942年新街口才竖立起孙中山像,如果严格按照史实,这里就穿越了。但这就是艺术创造的自由了,我看过一张照片,是几个日军士兵羞辱一尊孙中山铜像(可能是中山陵的,具体记不清楚了),这说明类似事情是存在的,稍微转移下时地,并且给国都的沦亡带上些象征性意味,没什么不好。素以考证为长的李敖,写作《北京法源寺》时,不也为了艺术的考虑,把住法华寺的袁世凯穿越到了法源寺?同样理由,可以解释城中那场不曾有过的祭典。这些都不算大问题。

我觉得大问题不是史实上的,是对历史的把握。我们为什么要回顾这段历史?是要去了解其成因,关注其过程,并从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内涵——比如动机。《南京!南京!》既然已经基本放弃了整一的情节,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得更清楚。我们为什么会被屠杀?仅仅因为敌人的强大?强大了,打败我们了,我们就理应被屠杀?因为敌人兽性,所以我们被屠杀?那么既然创造了角川这么个有良知的角色,以及将日军日常生活表现得这么“正常”,那么这些“正常”人类,为什么会做出非人类的事情?如果说电影表现哲学议题有难度,那么为什么当教堂中发现了甚至多过日军巡逻队的中国士兵时,所有人都选择了举枪?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人却大部分乖乖被杀?陆川在访谈中说得很激动,说要拍抵抗之城,但从影片来看,零星的抵抗归抵抗,屠城归屠城,二者是割裂的。其实挹江门一场如果后面接好了,完全可以解释上面这些,但散乱化的表现,让这些问题很难留下满意的答案。偷懒的人可能只是想着“日军是屠夫、国军太懦弱、百姓太麻木”就收场了。勤快的可能还会留个解释文,但如果要靠解释才能说清楚事情,还要电影干吗?



五、关于陆川

女朋友看完《南京!南京!》,留下一句话:陆川是值得尊敬的。

怎么说呢,我很不喜欢陆川的为人,对他的导演水准也持保留意见,但我赞同她的话:陆川是值得尊敬的。

当初看到过报道,说冯小刚是中国电影圈里最会哭穷的导演,他的投资都是哭诉拉来的。如果只是开玩笑的话,我觉得陆川上这个榜也挺合适的。他很能说,也很会说,而且很爱来事。每次接受采访,他都不忘记哭诉下血泪史,包括当初写《黑洞》剧本被剥削之类的。听得多了,也就习惯了。此番《南京!南京!》的运作,他虽然没有傻到像高群书那样玩道德绑架,但仍然四处放噱头,比如挑衅《拉贝日记》,而事实上,这电影除了题材,几乎也没跟拉贝冲什么。后来他又豪言票房过一亿四,他就跟韩三平裸奔。这放在他自己也倾情对待的电影上,多少是让人有些反感的。我虽然可以理解他的行为——这不是小成本,8000万的投资,是要用票房说话的——但对他的行为,多少有些不屑,觉得这个人太无所不用其极。

但陆川值得尊敬的地方在于,他不是只在炒作上如此,在对待电影上,他也是如此。拍《可可西里》时 的玩命,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南京!南京!》。他也没有因为票房的顾虑而彻底放弃在影片中的一些尝试,在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中国影坛,他的每一步虽然迈得锣鼓喧天,但也确实有这个资格。

他的问题在于,一个好导演,或者说一个合格的导演,不应该是每次都靠题材和拍摄内容才能赢得喝彩的。《可可西里》如是,《南京!南京!》亦如是。拼命固然可贵,但水平不上去,总有一天会被遗忘的。



六、尾声

其实对于这部电影,我还算是评论得比较客气吧。纠结得狠了,心里非常乱,一股脑就涌出来了。其实,心里纠结的,还是那段历史,无论这电影有多少缺点,不能不承认,影像带来的直接冲击,比印在纸上的统计数据要强烈得多。从这个角度讲,《南京!南京!》已经成功了。



ps:我的建议,不捆绑。之前有人提出着素服去看《南京!南京!》,我觉得有些刻意,看个人喜好吧。但能不能在观影时暂时把手机关了呢?两个多小时耽误不了什么事情的。如果这个也难办的话,至少开静音吧,今晚后排一个欧巴桑手机不停的《上海滩》让我非常抓狂。此外,德基观影时,好像有凭《南京!南京!》的票买爆米花优惠的活动,想起《辛德勒名单》在美公映时吃爆米花被认为不太合适的情况,我心里觉得有些不舒服,其实也没什么,顺便说说罢了。

 7 ) 我宁愿深刻同情,畅快痛恨,也不要模棱两可地冷静

有个很亲密的朋友多年前一直用一个ID叫黑光8625。
有一次我问他8625的含义,他说:“你在国外的话,往家里打电话的时候,86是中国的区号,25是南京的区号,8625,就是家乡的意思。”
他爱家乡爱得有点含蓄。

每个中国人满16岁的时候都收到一个号码,这个号码会跟你一生,除非你移民。
3201,是南京。
以后,无论上学,结婚,3201,都跟住你。

历史这个东西,于南京人就是,它会一点一滴融入你骨血里,教你每时每刻都不能忘记。
我们从小春游就去雨花台,我们清明去万人坑默哀,我们儿童节去参观抗日战争展览,我们青年节在30万人纪念碑前默哀,我们每年12月肃立静听响彻石城的防空警报。
我们是南京人,我们从小就知道,1937-1938年,我们死了30万人。
有人说南京人那时候被杀尽,现在的南京人都不是南京人,就好像研究古罗马历史的人说,现在的罗马人不过是外来者而已。
那又如何?南京城空,即使是涌入南京的外地人,被这时间熏陶着,已经融入石城的历史。

《南京!南京!》里面的他们,说苏州话说上海话说山东话说普通话,偶有的南京话,一来自汉奸,一来自劝说妓女断发的大妈。
但这于我来说,是全部了。
那是挹(Yi)江门,那是国父像,于是睁眼是断瓦残垣,闭眼,南京是东部一座城。
那惨白赤裸的尸体很恶心吗?那不过是陆川美化过的历史,真正的历史,只会更残酷,更惊骇。

如果你不是南京人,你就不会懂得,自己脚下遍地尸骨的含义。
所以高圆圆背诵般拿腔拿调的念白怎么道出南京人出生就背负的殇,圣母般的脸怎么表演目睹杀戮后的压抑。
南京的历史对她即使日夜诵读,也不过一场速成的知识而已。
所以那些不断晃动的镜头,故作黑白的寒冷叙述,怎么将这座城的悲描写清楚。
抱歉我无法用辩证的角度看待南京,即使我能够理解战争是这样一个残忍的巨兽,其实它无情将交战双方都摧毁,我也无法接受。
就像那些不抵抗的被动受死,自私,出卖,对方没有逻辑的杀戮或是瞬间心软心碎,即使知道那是真实存在的,我也无法接受。

陆川塑造的南京,即使知道其实真的是这样,我也不接受。
我宁愿深刻同情,畅快痛恨,也不要模棱两可地冷静。

小时候看<屠城血证>会吓得捂住眼睛,而现在我不哭,不代表不在乎。

南京已经是深入骨髓的深爱和尊敬,就像3201和8625,注定跟你一辈子。

-----想要转载的同学不用通知我,请随意,谢谢你们的喜欢------

 短评

“战争是什么?就是异族的文化在我们的废墟上舞蹈。”——陆川 电影结构上有点零散,依旧“救赎与希望”的主题,煽情伎俩也是套路。熟悉的史实,陆川做到了让人窒息。

3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别叫南京南京了,叫角川角川吧。。。

5分钟前
  • junepig
  • 较差

我觉得挺好的,从人性的冲突来看待这个事件。70多年过去了。不该只记得仇恨。该记得的是每个死亡背后的悲伤。这电影很凄美。

10分钟前
  • 寂地
  • 力荐

人物性格、心理逻辑、故事连贯性、甚至南京城本身,在这部电影中,我都没有看到。陆川不应该试图去驾驭自己能力之外的题材。

12分钟前
  • keso
  • 还行

绝对杰作!!

14分钟前
  • 能工巧匠沙门哥
  • 力荐

战争是全人类的悲剧,愿世界和平。

18分钟前
  • 水木丁
  • 推荐

通片的黑白色调让人在压抑的气氛中听导演讲他的故事,演员表演还是合格的,只是故事的厚重感总觉得欠缺了些。

20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这个题材以日本人视角为主不是惹起争议就是遭人唾骂,那点儿艺术追求全压在黑白摄影上了,可惜陆川你离大师还很远,剧本单薄靠煽情,明星演员一秒出戏,结尾收得可真一厢情愿又充满希望呵,国人看了会窝火,但其实更适合给日本人看

23分钟前
  • 兮称
  • 还行

“宁愿深刻同情,畅快痛恨,也不要模棱两可地冷静。”这部电影的问题不是如何看待历史,而是究竟有没有尊重历史。南京大屠杀是一个巨得不能再巨的寄托了深重民族情感的公器事件,个人的认知在此面前从来是渺小的,只有那些不自量力的中国导演才会跃跃于此,欲图博个功名。

25分钟前
  • 砚小朵™
  • 还行

沉重!!

26分钟前
  • 别人老公
  • 推荐

生日【中关村美嘉】,荒腔走板。超越无极,不予评分。

27分钟前
  • 私享史
  • 还行

【B】整部片没一个像样的主线剧情,只能以日本军官来串联起故事。一定程度上沦为了"奇观赏"式影片,为了营造"奇观",将性和暴力放大,频繁的炫技,失了本心引人反感,战争格局也变小了。可又确实是有不少可圈可点的段落,尤其音效很赞。对这片感觉,还挺矛盾的。另外高圆圆演技真差劲。

29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为啥那么美的高圆圆居然没事儿?!里面居然还有日本慰安妇,比较少见,角川这样的日本兵也并不能让人对日本战犯测目同情!范伟秦岚演得小人物的悲惨让人震撼!历史不能忘!

31分钟前
  • 蓝色啄木鸟
  • 推荐

陆川想用所谓21世纪的新视角讲述这段大悲剧,可惜刻意太过,深度不再,而且只拍出了日本人的善良,中国人的窝囊!只能看到人性被摧残的堆彻,可是为什么会有这样人性导致的悲剧,电影没有足够的交代,特别是被大屠杀时面目表情全是麻木的,就让人觉得中国人天生是孬种。终究意难平……

33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还行

系上团总支召各班团委看的,才看到一半旁边一个07级的学姐就哭抽了

37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我不知道角川为何要自杀,两个中国人为什么笑得那么灿烂…………

38分钟前
  • iceman
  • 力荐

看过十三钗想起标记这部了。片子有五大缺点:情节散、起伏欠、高潮俗、结尾乏力,且为渲染悲情很多地方都太刻意,也有四大优点:黑白造就伪纪录片感,包括祭师等的细节更强调了这点,刻意导致人物性格凸显,小豆子这个人物把全剧首尾成功收拢了,角川兄及数位女演员的演出很到位,没有刻意加重强暴描绘

39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陆川把善恶是非的判断都推给观众,这种表面客观冷静的态度反而显示他的摇摆不定。拉贝秘书为了换取一张良民证和日军做了交易,透露难民营里还留有中国士兵的消息,最后把生的机会让给同事又表现得无比悲壮,真是莫名其妙。搭建出来的南京城没有任何南京的气息。

41分钟前
  • 即兴表演艺术家
  • 还行

真想敲碎前面上热评的脑壳 从日本人视角来讲这一则故事怎么就是在给日本人正名了?怎么就是把中国人拍窝囊了?内心也太脆弱了 一共就那么几个主要人物 刘烨作为中国军人的慷慨就义 高圆圆饰演的姜老师作为一个弱女子却始终冲在保护难民的第一线 就连范伟这个德国人的秘书最后都选择保护中国军官一命换一命 可以说本片在表现民族气节上下的足够的笔墨 并且力度正好 并且本片通过一个有良知日本人去记录日本人的暴行 更加能够增强真实度与说服力 说陆川是日本导演的 我看是从小神剧看多了

42分钟前
  • zerran
  • 推荐

4星半,以当下中国电影的整体水准而言,这样的作品就已经是极为难得的杰作了。我们的影评人对那些一无是处破绽百出的烂片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对有点瑕疵的杰作总是百般挑剔恨不得一棍子打死。

43分钟前
  • 易老邪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