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中国 第二季

记录片中国大陆2019

主演:内详

导演:祁少华,韩金娜,何敏,张言,尹隽,张莉,赵宏林,陈丽华,孙斌

 剧照

本草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本草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2本草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3本草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4本草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5本草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6本草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3本草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4本草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5本草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6本草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7本草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8本草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9本草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5 02:21

详细剧情

《本草中国》第二季延续以“本草”为核心要素,讲述的是本草的功能和用法。相对于第一季对本草药采摘、炮制、配伍的环节和流程展示外,第二季把“用药”作为故事的核心,通过本草把医生与患者的故事串联起来,呈现了四十余位以悬壶济世为己任的国医大师与中医药名老专家,展现他们令人叹为观止的医技和关乎生命的感人故事,充分彰显“大医精诚”的力量,渗透属于中国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和自然观。在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用传统中医药哲学“天、地、人”的思想统领全片,从而理解中医药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伟大哲学命题内核。

 长篇影评

 1 ) 中医与偏见

第一季主要讲药材的过程,这一季主要讲方子和治疗。中医博大精深,希望少点骗子来抹黑,这应该发扬光大,更好地传承下去。

看到这个想到关于中医的三件事。

第一件是之前吹了冷风,当时就感冒并且感觉脖子寒冷,痛。从那之后经常受风或者降温就痛,试了很多方法不能缓解,后面咨询了一位中医医生,告诉我不用吃药,把生姜片在锅里炒热贴在患处(注意不要烫伤),坚持几次后效果明显变好。当时最明显的感受就是那股“寒气”扩散开了,不再集中在一个位置,到现在已经没有不舒服了。

第二件是我给看狼疮的医生(西医)主动推荐我去看中医调理,说他也看的,但是要去好的医院(推的是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第三件是在中医药大学医院看,医生在给我把过脉之后给我扎了一针,当时手掌红白相间的圆点,看不到血管。针下去以后肉眼可见的手掌的变化,本来很红的手掌开始变白,随后在红白之间来回切换,我大惊!当时还有其他症状的患者,在针灸之后也是特别明显的症状缓解,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到现在都还记得那位医生说的话,中医不是治病,是缓解症状,你哪里不好就看哪里。这和西医的“偶尔治愈”便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多数病都是治不好的,靠的是自身免疫力,治疗手段都是缓解症状。

片中介绍一个病患,即在国医大师对症下药以后,还科学地介绍了使用的本草药物在现代医学上研究所蕴含的成分,有什么功效。中医并不是很多人口里的玄学,安慰剂。即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对此有极大的偏见。造成这个的原因我想应该有一部分是许多打着中医的幌子行骗的人,他们吹嘘夸大中医的效果。

现在的中医在许多科学的辅助条件下,早已经不是以前单纯的把脉开药,很多草药已经被发现具有良好的有效成分。现在需要的,就是用时间去佐证,终有一天我们会揭开中医神秘的面纱。

关于偏见,大多数都是自我主观的想法。我们对于这个学科并没有很了解,就在各种途径看到的消息就当做科学,恶意抨击。就同在有一集里面讲到SLE,弹幕很快就出现了"这是传染病""遗传病""屠呦呦研究的可以治愈了"之类的话。作为SLE"资深"患者,就明白这些话都是不对的,但是在一些人的认知里,他们认为的就是对的。在中医里面也是一样了,在并没有很了解地,又在各种平台接收到一些觉得"很有道理"的信息,便奉为真理。中医不是灵丹妙药,不能起死回生,但是也不是绝对的招摇撞骗。

中医和西医的界限已经不像从前那般泾渭分明,现在很多中医院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或主或辅,就像中医里讲的,君臣佐使。根据每一个人不同的症状和情况,做不同的治疗方案。西医也在中医的用药里面,研究提炼出有效成分,佐证中医用药不无科学,只需要我们愿意去了解,尽力去研究。至于用量,则在医者的经验里。

总之,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救人。

当然,以上都是我的偏见。

 2 ) 终于有部纪录片,让中医有了更丰富立体的形象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中医药这方面感兴趣的了,可能是小学妈妈用在膝盖后刮痧的办法解决了我的全身莫名瘙痒,也可能是因为被误诊为过敏性紫癜后被姥姥姥爷灌了两个月的甘草水,或者是在初中接触了一系列中医入门科普类文章……

如今已经毕业多年的我,虽然学着的是和中医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依然对于这个古老的,拥有众多近乎于传奇的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平日里结束了日常的学习,也会有意识地在网上搜一些有关中医的资料,学学简单的古方,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我知道了《本草中国》这部纪录片,并且一口气看完了第一季。这部纪录片以比较浅显的讲解方式为我们这些对中医药感兴趣的观众科普了许多中医知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当听说《本草中国》纪录片出了第二季并且有望成为一个系列的时候,还是比较激动的,毕竟现在能够为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发声的纪录片太少了。之前《舌尖》的大热,已经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美食等方面是一片纪录片制作的蓝海,我们这些观众对于专属于中国的纪录片包含期待。希望以后谈起优秀纪录片,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不仅是发现等外国栏目,也有我们中国纪录片的摄制组的一个位置。

在很多方面,《本草中国》第二季的制作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

一方面,《本草中国》的取材地遍布大江南北,从温暖湿润的密林,到干燥的戈壁,不同地区草药人勤勤恳恳,中医学者们济世救人的身影都被完整地记录下来。充满智慧的先人在日常生活里能够善于发现这些草药并且用于治病救人,而且在全国各地均有这样的前辈们,足可见中医药学者们医者仁心,也可以想见古代的人民能够在每一个生活的细节中找到治病的关窍。这正对我们的生活有了启示,倘若能够细心观察,那么我们也可以像是古代的医者一样,在每一个细节里找到充实自己的知识。

另一方面,不同于大多数在讲中草药的时候只讲药理和效用的科普类文章。《本草中国》这部纪录片放眼全局,给我们呈现了一种药材从捕获采摘到炮制入药的全过程。一味草药的形象不再是药方里冰冷的铅字,也不再是药柜里干瘪的药材,而是一个全面的,活生生的药材。

比如麻黄这一味药材。原本在我的印象里,它是干巴巴的草茎,但是在纪录片中,摄制组带我们观看了它从一株植物到药材的全部过程,我见到了麻黄的植株全貌,也知道了它的根茎是什么样子。

在讲述莲子这一味药材的时候,制作组也是将莲的每个部分的药理与药效分开介绍。同一种植物的不同部分竟然有着不同的药效,不得不让人感慨这个世界上万物皆是阴阳一体,实在玄妙。

第三方面,大众对中医药的认识可能只在草药方面。纪录片里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更全面的中医药体系。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花草木石鸟兽虫蚁皆可入药。比起药性温和的草木,昆虫类的药性和药效都更加猛烈,而矿石也是如此。

像是在纪录片里出现的水蛭,蜈蚣,蝎子等药,便是如此。令我惊讶的是,中医药学者擅于使用万物相生相克的五行学说来判断药材的药性,多了一丝禅意。更有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蟑螂这种原本列于四害之中的节肢动物也用其独特的再生能力在中医药领域发光发热,成为了治疗胃溃疡等疾病的一味良药,不得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最后,《本草中国》也将少数民族的神秘药材----藏族的秘药介绍给了观众,神奇的水银炮制方法让我这个一直认为水银是剧毒的没有见识的人大跌眼镜。

《本草中国》第二季的内容很丰富,我在看了第一季之后更加喜欢这个纪录片和它们身后的摄制组了,希望这个团队能继续多角度地为大家介绍中医药传统文化。

 3 ) 这可能是今年最有传统气息的纪录片了

今年是各大纪录片产出多多的一年,闲暇时候也看了几部,但是始终没有找到当年《舌尖上的中国》给人的那种独有中国特色的感动,未免有些遗憾。

直到我遇见了《本草中国》这部纪录片,它带着一股清苦的药香突然闯进我的世界,然后带来一份久违的怀念与感动。

纪录片一开始,开场的音乐和画面让我和一起观影的朋友有些激动,不约而同地在心里暗暗发问一部关于传统中医学文化的纪录片在配乐上竟然如此恢宏,不免有些期待。

令人惊喜的是,这部纪录片沿用了与《舌尖》相同的配音演员。那低沉富有磁性的声音一响起来,相信所有观影的小伙伴都和我一样“呼噜”咽了口口水,硬是把一个严肃的传统医学纪录片看出了美食片的感觉。

但我们没想到,这部披着严肃的科普外衣的纪录片在它的内里,竟然藏着一个中二的灵魂。每介绍一味治病良药,都会有一位身穿白色对襟服装的小哥用不同的招式将药材挥洒在我们面前,颇有武侠之风。

这一点足以表现节目组的用心。从古至今,中医领域的各个前辈,都讲“用药如用兵”。一个中医大夫每开一副药方,都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望闻问切,仔细思量,将各种药材普通调兵遣将般,挑选出最适合病人的种类与药量。有的药材做大帅,药性猛烈,有虎狼之气。有的药材药性温和,为军师,能助大帅威风,却大帅戾气。一剂药开下来,如同打了一场仗。

打仗时将军要了解每一个领队的性情,中医也是如此,几千年来,无数的前辈们跋山涉水,采集药材,再以身试药编纂药典,才留下了浩瀚如同烟海的典籍。现代的中医药学者们也是如此,看纪录片里,有成就的大夫哪个不是年逾古稀,甚至还有耄耋老人。他们饱经风霜的脸庞,坚定的眼神,为病人看诊时认真负责的态度,都让我不禁泪眼。他们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时间赋予他们经验也带走了他们的青春,他们的每一条皱纹里都写满了智慧和济世之心。

开药方是派兵遣将,数十年的学习也是修行,中医们的日常生活真的像节目组里夸张的那样,带着一股武侠气,在这个生活工作节奏逐渐加快的现代社会,坚持传统的中医药学者们,更令人由衷敬佩。

如果说中医药学者们是修行者们,那种类繁多的中草药便构成了一个江湖。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晒蒸研切焙五法,去伪存真。而这部纪录片也是从新的角度出发,与其他专注于药效的纪录节目不同,《本草中国》则是从药性出发,为大家带来药材从生长到采摘,从炮制到入药的全过程,为我们这些不甚了解本草的观众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比如本片中提到的麻黄,莲,艾草,片中都详细介绍了它的收割,以及各个部分的不同药性。

比如麻黄,这个名字看起来很陌生的药材。它的枝叶却有着祛风散寒的强烈功效,加花椒煮水便可以治疗风湿。片中的古方无一不是古老的智慧。我也立刻将这个方子告诉了长年在海上飘荡的老父亲,他的老寒腿时时刻刻牵着我的心。

与枝叶不同的是,麻黄的根部与它的枝叶药性完全相反,起到的是止汗的作用。

冥冥之中,我想到了道家传统的阴阳之说,万物皆有阴有阳,相生相克,互为表里。中医药里竟然包含着天地一体的大道理,也许这些药材里不仅包含着治病救人的成分,还有阴阳调和乃生万物的大道理吧。

在一个舒服的晚上,和家人一起看一集《本草中国》,学些药理与古方,了解一下中药的知识应用在生活各处,想想就很美好。

 4 ) 一场中医启蒙

这几年,国家大力推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大量关于传统文化的作品出现,传统文化、民俗文化逐渐回归我们的视野,穿汉服、写书法、学民间工艺、看中医、论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从日渐式微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与喜欢,这无疑是一场令人喜悦的“文艺复兴”。

我喜欢传统文化,却没有特别偏爱,中医以前更是未曾接触过,但好像在中华文明与环境的熏陶下,自然而然的就对其有着朦胧的亲切感和熟悉感,这种感觉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可是这种情感上的联系毕竟是虚无缥缈的,并不能让人真正去了解这门医术、这种文化。在《本草中国》之前,没有关于中医药文化的影片,像我一样的大多数人也不会去买书研究,所以也许一辈子都只知中医,却根本不知道中医究竟是怎样。

2016年《本草中国》第一季播出,我在闲暇之余看完了这部纪录片,内心深处有种莫名的情绪被点燃了。原本几乎对中医一无所知,突然发现原来身边那么多的花草、草药,竟然有如此的功效,像是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那种奇妙的感觉就像是在宇宙中遨游了一圈,回味无穷。摄制组在寻找拍摄本草的过程中,记述了不同地域的中药人与本草之间的故事,配上陈伟伦击破苍穹般的BGM,像是要把数千年的中医药历史文化娓娓道来,让人热血澎湃。

纪录片里美轮美奂的镜头,返璞归真的故事,几乎掩盖了片子本身所有的瑕疵。还记得片子中在山里种天麻的小伙子,他本来是在城市里读大学学设计,但是他不喜欢城市的生活,所以毕业后回到了山里,跟青山绿水打起交道 。镜头里,小伙子和他的伙伴们一起挖天麻,站成一排对着青山大喊,“挖天麻咯!”本草和中药人浑然一体的立体形象跃然纸上,向自然索取,对自然敬畏,人与自然相互交融,一种蓬勃的原始的生命气息沁人灵魂。抑或,这就是中医的精神。

当时追完全集后,我就心心念念着赶快上第二季,十集的量根本不过瘾。这一等就是两年。

从第一季的本草为主题到第二季的将本草用医,《本草中国》出品方无疑是希望有所升华,有所突破。药为医之本,医为药之用,中药制作成功最后用到病人身上,祛除病痛,才真正是一味好药。

如此看来,《本草中国》像是布局良久,给大众做一个中医药启蒙,从第一季“认识本草”到第二季“认识中医”,真正将人纳入到了核心位置。这一季依托数十位国医大师、国家名老中医、中医专家学者,足以保障纪录片的权威性,通过这些深耕中医学数十年的老中医们,用真正的地道的中医理论、经验,显然可以起到为中医很好的正名作用。

中医近些年的式微,不仅是因为西医、西药日渐主流,同样也因为普通人对中医不了解,众说纷纭,甚至有对中医污名化的现象。事实上,中医药在医疗手段相对落后的古代,从跌打损伤到内科疾病,几乎无所不医,一直医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从《黄帝内经》开始,数千年的经验积累,后代名家医者的开拓与总结,中医药早已自成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更是从单纯的治病救人逐渐衍生为中医药文化。现如今,想要发展中医药,弘扬中医药文化,为中医正名就是最为急不可待的事情。而《本草中国》显然在努力做到这一点。

在以人为核心后,第二季的纪事性似乎更强,每集三四个案例,用来讲解病症、药方和治病过程,片子整体的美感虽然下降不少,但却是更加接地气,关系到生活中忙忙碌碌的我们本身,是一个从“虚”到“实”的过程。因为胃溃疡而整日吃流食的北京公交车司机孙国强,患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而四肢肿胀的赵娟,胚胎胚停的祁正萍……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案例映入眼帘,病痛离我们这么近,而来自中医的治疗手段离我们也不远。

两年后的今天,我似乎没有之前那番热血澎湃了,工作两年已经放干了热血,难以再为此激动,只能尊重并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医文化,顺便找个时间做下针灸拔罐、推拿按摩。

 5 ) 中医不融入现代医学就是死亡

无所谓中医西医只有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所谓融入不是保留而是创新。神话中医其实是阻碍中医的融入。现代医学留给古代医学的时间和领域越来越少,古代医学看的都是疑难杂症,这种碰运气的治疗方式只会把中医逼死。

融入不是从祖先哪里汲取智慧而是从现代科学中寻找方法,革自己的命特别是革老一辈大师的经验,这才是最难的地方。比如建立中药材分子库,从分子结构角度解释药理,从细胞结构解释病理,也许中医还有的延续。

 6 ) 医者仁心,草木有情

第二季一上线,就迫不及待的看了,作为第一季就看的老粉丝,第二季一上线就看了。和第一季比较,仍不失为一部佳作,在画面和拍摄手法上甚至还有很多进步。看完之后,赶紧上豆瓣看了一下大家的评论,基本上大多数人给了认可的看法。

说到《本草中国》,就不得不说到中医。不可否认,如今西医大行其道,也造福了我们如今的生活,让很多束手无策的绝症有了一线希望。也正是因为此,很多人将中医架上对立面,将中医塑造为食古不化没有科学系统的老学究。我想也是这种现象的泛滥,成为了节目组做这档节目的初心。作为一个观众,看得出节目组想回答什么是中药,而什么又是中医的决心。唯有如此,才能在了解什么是中医的基础上讨论是非,而不是凭借刻板印象输出片面的认知。

与第一季相比,第二季的重点从中药的采集炮制上升到中药与人的关系。更多讲述的是,一位位中医大家借助这些草药帮助饱受苦难折磨的患者的故事。

有个故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有位女患者因为生完儿子后失去了哭泣的能力,面对至亲的逝去,她无法借助眼泪来表达自己的悲伤。虽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但是无法让她表达自己成为她最大的障碍。

人活着需要一种仪式感,才能感受到自己,进而体现到自我的尊严。患者看遍大小医院,终于经过蕲春韩善明医生帮助下,重获泪水。

这便是医者的使命,帮助患者减少痛苦。对于得了绝症的患者,尽量可以让他们重获生命或者减少痛苦;对于疑难杂症的病人,尽量使得他们不必为疾病所困扰,收获尊严。

一口气追完了12集,看完了只有一种模糊的感受,世间草药万千,但最重要的是运用草药的那一双手。中医西医虽有医理的区别,但是所有的医生都只有一个信念,治病救人,为病人解除痛苦。

在说回记录片,真的是良心制作,解说一如既往的实力在线,更让人欣喜的是画面,镜头调度之间,让一位位杏林高手有了仙风道骨的味道,山林之间让观众体会到一颗颗草药背后大自然造化的神奇。

片中的颜值担当撒药哥也受到追捧,到最后一集,弹幕大军都表示对撒药哥的依依不舍。

期待着有第三季,希望节目组能够做的更好。

 7 ) 中国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近年来,有一大批优秀的纪录片,选取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我们的生活进行解读与总结,让我们这些身处其中的人能够以更加高屋建瓴的视角认识我们的生活。

未曾断流的传承让我们得以继承不同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因而从一个大的角度看上去,中国的文化很复杂。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也有与天争胜的豪气,有愚公移山的坚韧,也有仗剑行侠的洒脱,只有找准了一个视角,你才能真正体会到我们到底是怎样一个民族,有着怎样一种文化。

《本草中国》则选取了中国传承千年的一项文化,用现代和科学的视角为我们解读古人的智慧,让我在其中看到了我们可能并未意识到,但却长久坚持的、天人感应的生活观念。

本片所配的旁白是我极为喜欢的,每一集讲述到一个新的内容的时候,会从它的产生、原理、传承、特点等等方面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同时与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应用联系起来,让人既感到温暖,又能从中体会到巨大的生命力。

片中的镜头更能让人目不转睛,那些生物们的一静一动,那些植物们的一枯一荣,那些百姓的一生一世,那些医者的一板一眼,都通过镜头的切换得到了清晰的呈现,仿佛让你和这个世界上的草木建立了奇特的联系。

在内容上,《本草中国》里提到的大多是天生地养的生物。这些动植物与我们人类一同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甚至要比人类更早地出现在星球上。经过长久的繁衍和进化,它们和我们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之道,也和我们一样享受着自然的丰富馈赠。

我不知道这些生物是怎样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之中存活的,但以我有限的认识,却大致了解到我们人类为了健康平安的生存下去,有多少医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唯物世界观说,人有着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中国古人又说,“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样既改造世界又寻求与世界和谐相处之道的特点,在中国的医者身上得到了最真切的体现。

蟾蜍、全蝎,性固然毒矣,善用却可起沉菏;蒿草、莲蓬,生固然卑也,医者仍可以之疗绝症。这就是传统中国医学所为我们传达的生存之道——万物相生。秉持着这样的思想,中医药在中国传承千载,将无数人解救于水火之中,同时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新中国的医者们秉承前人意志,在古人的肩膀上开辟新的道路,为中医的未来发展探索更为科学健康的道路。

我觉得《本草中国》这部纪录片的立意是很高的,它是一部关于中医文化的纪录片,也是一副市井生活的画卷,更传达了中国人对世间万物的认识方式,和一群秉持仁心的医者们对人间的最大关怀。

“但愿世间无疾病,宁可架上药生尘。”这是以往我常常在药房门口看到的一副楹联,即使是对它的意思不甚了了的年纪,我也能深刻地体会到其中那种悲天悯人、悬壶济世的情怀。

我想,这就是《本草中国》传达给我的力量——并非医技,乃是仁术。

 8 ) 养生不只有枸杞和保温杯

好像我们这一代人几乎都不怎么了解中医。

从小就在西医的影响下长大,靠点滴快速恢复健康,也拒绝苦到死的中药。

本草2延续了第一季的风格,从物种的生长、演化、一味味本草的采集和炮制入手,结合实际病例和病人的叙述,从不同角度来让观众了解中医和本草。每个病人的案例都可能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不只是靠药理知识贯穿全片,生活化的拍摄角度也能让门外汉们对这样的纪录片产生更多的兴趣。

随着年纪渐长,周遭的小伙伴们也开始对养生这一个项目变得越来越关注,除了各种维他命ABC的补充,泡茶和中药调理也更多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而第二季的叙事方式依然非常接近舌尖的风格,也将药材运用到了家庭和菜肴中,美食的出现一下子就能抓住吃货的目光——啊原来这也可以做到菜里——然后火速开搜索网页将这些药膳的做法一一笔记下来。好像中药的入口也不是那么困难的(emmmm 蟑螂就算了)。

从一窍不通到一知半解,这部纪录片或许并不能让我们彻底了解本草的文化,药材的运用。但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我们看到的是中医的传承和发展,更是那些中药人对本草的坚守,对时间的敬畏。

 短评

我想知道农夫山泉和东阿阿胶充值了多少钱?

8分钟前
  • TokyoCold
  • 推荐

煽情有点太多了……

13分钟前
  • 爱宥…
  • 还行

一部集人文、温情的本草知识纪录片,可以说是识本草的一部入门宝典。丝丝扣心,回归自然,让人见识到难得一见的风光,感受中华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真的感慨时代的进步,能这么近距离感受学习历史文化,极力推荐。

18分钟前
  • 小玄
  • 力荐

草药之神奇,如果国家抛弃它忘掉本,那就不是本草了。

21分钟前
  • 老怪CXJ
  • 力荐

君臣相佐,扶正祛邪。金木水火土生生相克。药方加减法。 药性辩证法? 总之能明显感觉到辩证的思维。 另外也体现了一个道理,人类社会虽然穿着社会这层文明的外衣,可本质仍然是存在于自然的伦理之中的。人要顺应自然。 所有的环节自成一格闭环。中医,更像是通过手段来保持一个机体的完整运行。是一种宏观的调控。从这一点来看,他对行医者的医术要求更高。神奇的事情在于,中医有很多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而中医也突显了科学只不过是一个已知的范畴。 科学之外还有科学,只不过科学之外的科学,无法用具体的数字来表达。 而中医,像是给出一个答案,而去求得到这个答案的过程。非常之神奇。 结合我自身的经历, 个人非常推崇中医。 生病最初是看的西医吃各种的药丸,吃到后来感觉自己眼前是黑的,总是觉得活着没意思。

22分钟前
  • 阿志
  • 力荐

6

25分钟前
  • 樱桃之远
  • 还行

从本草到中医的运用,一张张中医药贴,是几千年的尝试,也守护了国人几千年,希望这样有意义的科普纪录片,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28分钟前
  • 紫微
  • 力荐

没有太深入的介绍,都是点到即止。如果是想宣传中医中药,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要安排在晚上11点多才播放?而且白天没有重播,要是放在黄金时段多好~

30分钟前
  • Rosehelen
  • 还行

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

34分钟前
  • 屋大维SAMRUAI
  • 力荐

国产纪录片,看专家讲述中医知识,学习了。

35分钟前
  • smile
  • 推荐

西药一直在做更新换代,中药一直在找祖传秘方~

36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没有看过第一季直接看了第二季 觉得故事过于美化伟大了 但还是能感觉到磕磕绊绊的用心

38分钟前
  • 咁咁咁
  • 推荐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药来源于大自然,于生命同源,它的治疗是最契合人体需求而伤害最小的方式,但随着现代医疗的发展,中医逐渐隐于市井,让人不再看到它的光华。

41分钟前
  • 影秘话
  • 力荐

中国风的节目,能让观众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42分钟前
  • 熙熙小可爱
  • 力荐

不错,对中医的研究有点深入。

45分钟前
  • 南宫寒冽
  • 推荐

跟第一季主要讲药材的生产、炮制不同,这一季主要讲“用药”,相对来说更有感觉一些,甚至让我有去学中医的冲动。

49分钟前
  • 星汉
  • 推荐

良心力作

54分钟前
  • ραφις
  • 力荐

广告成分有点多,怀疑真实性

59分钟前
  • 阿曼
  • 推荐

希望以后多一些中医药的纪录片

1小时前
  • 天启五城治防司首席巡捕
  • 力荐

终于搞清楚本草中国和本草中华的区别:后者注重单味药材,描述得更多是采药人或者制药人的故事,而前者从中医入手,更多的是古方和病症。最有意思的是各种名医的称谓,出现最多的是“国家名老中医”……难道这算老中医职称么……

1小时前
  • fish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