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

剧情片台湾2020

主演:李康生,亚侬弘尚希

导演:蔡明亮

播放地址

 剧照

日子 剧照 NO.1日子 剧照 NO.2日子 剧照 NO.3日子 剧照 NO.4日子 剧照 NO.5日子 剧照 NO.6日子 剧照 NO.13日子 剧照 NO.14日子 剧照 NO.15日子 剧照 NO.16日子 剧照 NO.17日子 剧照 NO.18日子 剧照 NO.19日子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5 01:09

详细剧情

  康独自一人住在大房子里,Non住在镇上的一间小公寓里。 他们见面,然后分开,他们的日子像往常一样流逝。

 长篇影评

 1 ) 原來喵喵不止一個

喵喵看來是不露臉了 像鴕鳥那樣把頭埋在沙裡 然後 有一群人圍向我 叫我別找喵喵麻煩了 他不過就是普通人 跟我們這的所有人都一樣 如果有犯錯 也不過是普通的錯 不痛不癢的 更有人說 我們都是喵喵 你抓吧 好像在演電影一樣 人們保護了好人喵喵 逃過了壞人蔡明亮的魔爪

如果今天又有一個叫汪汪的 在豆瓣或百度 對我幹了同喵喵一樣的事 也就是公開輸送我尚未發行的電影樣帶 不巧也讓我逮個正著 我要求汪汪露個臉 起碼跟我道個歉什麽的 又一群人圍著我 別找汪汪 他也都跟我們一樣 不過就是普通人 不然 我們都是汪汪

有人警告我 別點名喵喵 如果有汪汪的話 也別點 傳一條私訊 要求對方刪除連結就算了 否則你會得罪很多人 你的影迷也都會跑掉 我說不 任何一條非法的連結 又衍生出多少連結 永遠都清不完了 一部還沒發行的電影 有著樣片的印記 就這樣在網路上被賤踏了 我不止要找出元兇 也要找出輸送者 他們一個個也都是幫兇 起碼要讓他們知道 他們造成別人多大的損失 犯了罪 就該負法律的責任

不解的是 我追兇擒賊 為何會得罪一群人呢 總算讓我搞懂了 原來 喵喵不止是一個人 而是很多很多 都叫喵喵

睡前 同事傳了黑梦骑士在豆瓣的留言給我 我難得認真仔細看了兩遍 讀到了哀傷與誠懇 我想回應這位朋友《日子》此刻所受的遭遇真的令我傷心 打擊很大 幾乎令我失望透了 很不想再拍了 如果你真喜歡我的作品 你對我還有尊重 勿看盜版

請耐心等待 有那麽一天 在某個戲院看《日子》那才是真的看了 記住 是我的影迷 就別讓人瞧不起 謝謝你要我原諒你 我原諒了

蔡明亮 2020.4.14

 2 ) 無常

這兩天在家畫畫 不去想盜竊的事 為不講道義不知廉恥之徒受傷是那麽不值得 為只顧餵飽私欲無是非的一群人生氣是那麽荒謬

靜靜地凝視一把殘舊沙發 慢慢地畫她 一心一意想把她最後的光華畫下來 這對於不是畫家的我 是那麽困難的事 但是 心就平復下來了

一個多月前 赴柏林前夕 我的中醫莫大夫上山來探我 他知道我有恐慌症 特別害怕坐長途飛機 幾乎是恐懼的狀態 他說 送你兩字上機 無常 你就觀想這兩個字 人生既然無常了 就把生命託付給菩薩吧 說也奇怪 那趟旅行竟然輕鬆了

《日子》被流出了樣帶 不也是一種無常嗎 我在記者的另一頭電話中 當下是滿腔的怒氣和怨憤 但不知為何 我在訪問的最後 說了一句對歹徒的喊話 天涯海角 你躲得了我 你躲不了自己 掛上手機 我竟然安靜下來了 然後 我回到我的房間 畫畫 畫我的老椅子

我想 那位流出日子樣帶的歹徒 也許並沒有真的消遙法外吧 也許 那群明知傷人傷作品的所謂影迷 任時代怎麽往前 仍舊改不掉惡習 繼續自圓麻木地活著吧

而我 就靜靜地 看著 生命終究無常 我一點都不怕

蔡明亮 2020,4,10

 3 ) 日子

文 / 乔纳森·罗姆尼(Jonathan Romney)

李康生的脸,李康生的身体,已经被塑造成电影世界最重要的一个肉身计时器。所有经历了漫长职业生涯的电影演员,观众都可以在银幕上看着他们的容貌和体型随着时间一点一点改变,当然有些人的变化相对较大,而有些人会竭尽全力去抵抗这种变化——有些人的抵抗是悲剧性的,而有些人的抵抗会沦落成荒唐的笑话。从1989年参演蔡明亮的电视电影《海角天涯》(All the Corners of the World)以来,李康生的身体就一直被放大在银幕上,而且这具身体的变化又成为蔡明亮最重要的电影主题,蔡明亮曾经坦白如果银幕上没有李康生那么他将很难投入电影的创作。

对于蔡明亮的影迷来说,看着李康生在一部部电影中成长再一部一部走向衰老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体验,从早期电影比如1992年《青少年哪吒》(Rebels of the Neon God )中那个纤瘦的男孩,一直到2013年《郊游》(Stray Dogs)中那个饱经风霜、满脸憔悴的中年男人,就好像看着时间一点一点榨干了他的一个一个角色,辛劳、欲望、狂风暴雨和坏掉的下水道都在李康生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划痕,而他也因此成为了蔡明亮电影研究中一个无法绕开的标志。

在《郊游》中李康生被蔡明亮抛进一场猛烈的狂风暴雨,在由2015年《无无眠》(No No Sleep)等影片组成的行者系列中李康生又被要求以严苛的禅修标准去表演缓步行走,直到这部在本周柏林电影节上映的新片《日子》(Days),蔡明亮才终于给了李康生一个喘息的机会。蔡明亮一推出新片,大家总是忍不住评价他又把自己的极简主义推向了新的高度。当然这并不是事实,因为李康生扮演僧人的行者系列才是极简主义真正的终极——当然,除非你们把2015年的《那日下午》(Afternoon)也包括在内,那个下午蔡明亮和李康生坐在一个房间里,导演一直说说说,而他的缪斯男神只是坐在身旁静静地听(也可能根本没有听)。

但是在蔡明亮的剧情片当中,《日子》绝对算得上是最“空”的那一部——如果这还能算是叙事的话。它实际上只是一系列的镜头,这些镜头组成了一系列分头描绘两个男人日常生活的小片段,而这两个男人最终在一个缓慢的、无声的碰撞中走到了一起。当然,如果花点心思我们还是可以根据一些细枝末节推断出一个粗略的故事梗概:有很多节点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李康生扮演的角色来自农村,他旅行的目的地是曼谷,而他酒店房间里那只行李箱的大小又暗示这将是一段不少日子的停留。在其他方面,我们确实很难找到节点去追问故事的基础——除了寥寥可数几句听不清楚的低语(包括英语的“谢谢”)之外,影片没有对白,也没有字幕,就像片头说明已经提醒我们的那样。

蔡明亮的影迷一度担心他会不会继续拍摄蔡式电影,就是大家已经在概念中贴上蔡明亮标签的那类电影。因为在最近的几部电影《光》(Light)、《你的脸》(Your Face)和《秋日》(Qiu Ri)中,蔡明亮开始沉迷于对建筑、对李康生之外其他人的身体进行研究,但又少了一点他最优秀作品中那种令人着迷的沉思默想,而VR实验电影《家在兰若寺》(The Deserted)虽然以李康生、一个鬼魂和一条鱼作为主角,确实有其独特的魅力,但是笨拙的3D空间模拟还是干扰了场景原有的神秘性。

幸好,在《日子》中没有任何干扰的元素。电影以一个特别长的镜头开场(我估计有7分钟,但也可能是10分钟),是一个一动不动盯着李康生拍摄的定格镜头:他坐在一把扶手椅上,透过玻璃凝视着窗外的风雨;随着时间的流逝,光线也跟着有了些微的黯淡;而李康生凝视着前方,连眼皮都很少抖动。除了李康生、笼罩在他身上的光线和优美的构图(窗外的阳台在玻璃上倒映出一条白线,划过整个画面,划过李康生的脸)之外,这个长镜头确实没有什么观赏性的信息。紧接着是一个相对较短的镜头,李康生这一回躺到了浴缸里,又一动不动地凝视着上方。接下去是一个开阔的空镜头——一棵大树背靠着蓝色的天幕,树下是一个云雾缭绕的山谷——然后镜头才切换到一个城市的房间,开始拍摄一个穿着粉红色运动短裤的年轻人(他被命名为Non,由亚侬弘尚希[Anong hounghuangsy]扮演)。

Non在准备饭菜,他要为自己做一条鱼拌一个沙拉,连续几个镜头都是他的准备工作:生火,洗菜,切菜。这一段有点像是蔡明亮对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的致敬,她拍摄的《让娜·迪尔曼》(Jeanne Dielman)也有一个超长时间的削土豆镜头,这种镜头本来是对厨房日常工作的客观记录,而蔡明亮则在此将它拉到一种禅修式的缓慢。即便如此,还是不能掩盖摄影师张钟元(Chang Jhong-Yuan)精心的构图(他大概从两个角度拍摄Non备菜的过程,一个角度非常低,把Non近乎全裸的身体拍出了类似体育生的肉欲)。与李康生扮演角色(演职人员表上被命名为Kang)所居住的那个空白的、几乎没有个人特征的现代空间相比,我们可以从诸多细节上很直接地看出Non所居住的环境是多么恶劣:门是用面板补过的,门上贴着不知什么产品的包装纸,只是颜色鲜艳的标志已经被撕成了碎片;粉色的塑料盆斜靠在墙上;墙上糊着两张五十铃汽车2015年的日历,日历上印着两个裸体女人。到后来蔡明亮还不忘呼应这个画面,就像是一个美丽的韵脚:Non躺在床垫上睡觉,身下是英国国旗图案的枕头和美国星条旗图案的抱枕,而他的身体刚好横陈在那两个半遮半掩的裸女像下。

两个男人在各自的日常生活中都会发生一些特殊的事情。Non站在马路边等公共汽车:那是一个很简单的镜头,而一行雨滴却给画面平添了一份画意,显然那是一行挂在屋檐上或者窗框上的雨滴,但它刚好构成了镜头顶部的边框(同样,隔着铁栅栏或者金属网拍摄的镜头也会给画面造成特别的空间维度,虽然我们在观影时可能不会马上注意到这一点)。然后我们看到Non在一个夜市摆摊,但他走来走去有点无所事事的样子。而李康生正在接受颈部问题的治疗,镜头从各个角度表现了他的身体。我们先是在一个特写镜头中仰视他的脸,他的脑袋撑在一个支架上;然后再从背后俯瞰他的身体,他的背部插满了金针和金属片,又用电线连着一些电气装置,而金针上面的小球就像烤架上的棉花糖一样在焖烧(李康生真实的颈部问题一直是蔡明亮的创作主题:《家在兰若寺》中也可以看到李康生用一些类似的奇奇怪怪的小物件来调理自己的身体)。

后来,我们在一间看上去还比较舒适的酒店房间里看到了李康生(从黄绿颜色的出租车以及后来出现的路牌可以推断他所在的城市是曼谷)。他撤下床单,然后在特写镜头中看到他脸朝下全裸地趴在床上;有人开始给他的身体按摩推油,先是脚,再从他的腿往上推到屁股和背部。过了一会,只穿着CK内裤的Non才进入镜头,又过了一会他把CK内裤脱下来扔到一边,扔到了床第后侧那片焦点模糊的昏暗地带,也因此可以确认这个场景正如我们猜测的那样开始进入蓬勃的情欲空间。事已至此,李康生翻身仰面躺在床上,他的五官——众所周知,他在所有电影中都是一副没有波澜的表情——开始流露出一种温柔的、近乎感恩的迷乱。

这段戏以几个字作为结束,也就是Non那句轻声的“谢谢”,然后李康生从一个棕色大信封里取出一个最意想不到的礼物。一个小小的八音盒,上紧发条后它会用缓慢而机械的声音播放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舞台生涯》(Limelight)的主题曲。这段旋律我们在影片中总共听到两次,每次都会产生一种神奇的魔力,因为在这样一个凡俗的故事背景下插进一个如此珍贵、甚至于近乎媚俗和孩子气的东西,是那么的荒唐——但又显得那么的诚挚。八音盒播放的旋律取代了两个男人之间口头的交流,成为他们已经建立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延伸。

本届柏林电影节多的是那种对话冗长到给人压迫感的电影(比如拉杜·裘德[Radu Jude]精彩的《大写的印刷体》[Uppercase Print],片中铺满了长篇累牍的官方报告;克里斯提·普优[Cristi Puiu]的《马尔姆克罗格庄园》[Malmkrog]充斥着关于神学和哲学令人痛苦的争论),或者是那种堆满情绪失控场面的电影(比如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Ilya Khrzhanovsky]的《列夫朗道:娜塔莎》[DAU:Natasha],莎莉·波特[Sally Potter]空洞到矫揉造作的心理剧《未曾走过的路》[The Roads Not Taken])。在这些影片的对比下,《日子》更是提醒人们静止和无限接近静默仍然可能具有的深刻和情感上的说服力:这是一部你可以安坐着感叹夜色中那条乡村小路的弯道有多长的电影。《日子》中的某个画面可能是蔡明亮捕捉瞬间这项本领的最佳表现:那是一个简单却延时颇长的镜头,画面中是一幢建筑物老旧的玻璃幕墙,墙面的反光膜已经开始剥落,但依然可以反映出一抹淡淡的(傍晚?)阳光。在传统的意义上这个画面当然没有什么值得一看的东西——直到你开始认真地看,就能注意到墙面上有树影在风中摇曳,然后还可以看到一只猫或者其他动物匆匆跑过的身影。

《日子》当然不仅仅是一部让大家在细数画面的过程中获得乐趣的电影。和以前的蔡明亮一样,这仍然是一个关于工作、饥饿、金钱、身体病痛和城市艰辛生活的故事。但这也是一个关于可能性的故事,是爱的可能性,柔情的可能性,至少是付出和接受快乐的可能性。不过,精心构思的画面确实可以让人感受到纯粹的乐趣,尽管画面中只有一些经过提炼的微妙变化。在某种意义上,《日子》有其清晰的、特定的社会现实主义维度,但是在另一种意义上,这部电影毫无疑问也是对灵魂的一次全身按摩。

2020年2月27日刊于《电影评论》(filmcomment)

2021年8月12日译于杭州

原文地址://www.filmcomment.com/blog/film-of-the-week-days/

 4 ) 陌生人的抚慰

2013年《郊游》在威尼斯拿下评委会大奖时,蔡明亮宣布不再拍摄电影,之后被证实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不过他此后的确尝试了各种不同于传统电影的影像创作,有纪录片、VR,全都是具有实验意味的美术馆电影,直至今年这部《日子》,他才重新回到叙事剧情片的创作。尽管如此,比起同样极简风格的《郊游》,这部新作明显更趋向实验。全片由40多个镜头组接而成,其中大部分是长达数分钟的固定机位长镜头,也包括一些手持摄影的跟拍镜头,另外更混入小康接受颈背治疗的记录影像。

叙事在纪实与虚构之间留下太多空白,与其说是留给观众体验时间的流逝感,倒不如说是剧本过于稀薄,人物背景信息欠奉。我看的时候一直疑惑是不是两位主角少了几场戏,导致情节不够连贯,比如小康在跳蚤市场上买音乐盒的情景,以及年轻按摩师服务其他宾客的短暂描述。两个角色的身份上大有文章可做,中产商人和外籍按摩师之间的金钱交易和稍纵即逝的亲密情感,更能找到不同的切入点来影射复杂的社会问题,好比之前以外籍劳工为焦点的《黑眼圈》和拾荒家庭父子亲情的《郊游》,无疑都在风格化的表达上衍生出不可忽视的现实关注。

然而,当音乐盒一幕出现时,我意识到蔡明亮放弃了较为严肃的社会反思,回归到早期作品中关于寂寞和疏离关系的沉思。他对这类主题早已驾轻就熟,而结合这些主题更创立出一套独家的“慢电影”美学,看看片中人物洗澡、切菜、煮饭等日常细节的处理就得知一二。私人亲密情感的描绘并非不可取,只不过这个建立在极端风格化的美学实验上的故事,其核心跟普通言情小说却并无太大分别,用陌生人的抚慰来排解寂寞的主题太过轻盈,远不如两人身上的阶级标签来得刺眼。

 5 ) 再問喵喵

卓別林逝世43年了《日子》使用了他在《舞台春秋》寫的音樂 叫「永恆」我們找到卓別林在美國的著作代理 只是從一支音樂盒流瀉出來的旋律 他們開了高價 不給殺 幸好台灣公共電視投入部份資金 讓我買到版權 我愛卓別林 更愛這音樂 抱定了主意 再貴 也要取得版權

《日子》拍了4年 有一點錢 找機會就拍 一點一點拍 跟我永遠不超過5人的團隊 拍到一個程度 剪接起來覺得有點意思 向外求一些支持 再拍 再剪 後期的製作花了更多的心力 追求成一個作品

我的電影走到現在 已不再是商品的生產 沒有巿場調查 沒有預定檔期 也沒估量可以賣多少版權 賺多少錢 只想作品面巿之後 能按照自己的想法 被好好看待

喵喵 當我看到《日子》樣帶被你連結傳播 你可以想像我的心有多痛嗎 就像看見了自己被殺掉的孩子 屍首繼續被千刀萬剮 眾人還異口同聲替你辯護 喵喵只是個普通人 其實喵喵不只一位 喵喵只是熱情影迷的分享 蔡導你太小器 沒有喵喵們 沒有我們這群觀眾 你的電影根本什麼都不是

你們普通人隨隨便便都幹得出這犯法的勾當 告訴我 誰不無法無天 至於蔡明亮是什麽 不是什麽 不甘你事 但 別劫我盜我

蔡導小器 因為被劫的不是你 再說一遍 被劫的不是你 被殺的 被糟蹋的不是你的小孩

喵喵 為時不多 快點聯系我的微博或王製片 望你自重

蔡明亮 2020.4.12

 6 ) 日子,这两个字可以分开读

这是一部关于“同性恋”题材的电影,这种类型的片子经典的不在少数《春光乍泄》、《蓝宇》、《断背山》等等都是津津乐道的佳作,但是这一部应该会是一部在业内会引起争议的影片,并不是不好而是个人态度过分大于对于商业的考量,但肯定也会有一部分观者能从这部看似有些拖沓且平淡的剧情里感受到那份暗涌的热情,那份似火且奔放的情感。其实“蔡明亮”导演一直以来就是一位个人主义及个人色彩绝对浓烈的导演,就好像上帝在创造他的时候标注“文艺”的那瓶配料因为一个尿颤而多放了好多,以至于生成的产物在自我认知的文艺氛围里“横行霸道”,以至于输出的作品特色是那么“蛮不讲理”,当然这两个打引号的成语并不是本身的意思,只要你看过他的作品就知道其中的含义,每一个画面的拍摄不管是构图还是时长都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安排,每段镜头即使就一种状态也必须呈现到“自以为是”的那么久才能够完全表达内心的态度,并且有一个声音一直贯穿始终“你要是能看懂,你肯定觉得我牛;你要是因为看不懂而骂我,那肯定是你傻,啥都不是!”虽然这样不顾及市场的创作态度略显自私,但是电影这个光影艺术的世界里还真的很需要这样的人物,或许那是不被理解的才华,或许那是一致公认的疯魔,但不管怎么评价,他做了,而且做得东西通过时间的锤炼确实是一种贡献,你可以选择不喜欢,但是你绝对没有权利去毁灭。就像这部电影的片名与情节,“日子”就是如此寡淡到乏味的平凡,激情这种东西永远是难以取舍的点缀,不过就算无为一生处之无过得之无果,所有的遭遇也是值得怀念的经历,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推敲且专属于个人的宝藏,无一例外!当然,那些将酸甜苦辣揉碎后调制出的痛也是每个人必须品尝且久食的因果,无一幸免!QJ

 7 ) 电影院里此起彼伏的鼾声是最佳影评……日子可不就是这样吗?

五星是实实在在的。

先是无聊,

然后愤怒,

随之而来的惊讶,错愕和高潮……

然后真他妈的浪漫。

还好电影没有停在那里,最后一颗星是给结尾的。

日子不是流动的,日子是静止的,像骡子转圈。每天买点蔬菜和肉,蹲在厕所地上洗两遍。或站或蹲地在仅有一张桌子的厨房煮完,端到贴着旧海报的房间里坐在床沿就着电视吃完。然后出门摆摊。把外观和质量都不美的女装卖给那些手牵手喝奶茶逛夜市的女孩,她们再把这些衣服堆在又小又拥挤的房间角落。偶尔接个外快,去宾馆帮一个男人按摩。那个男人不说话,只哼唧着,甚至睡着了。按完后背,把他翻面,挤一些润滑油,然后使他畅快。结束后男人把钱装在信封里。然后请他坐下,送给他一个八音盒。转了一圈又一圈,音乐重复了一遍又一遍,音乐的终点总和起点紧紧相连。吃过饭后走到公交站台等车回家。又拿起八音盒转了起来,声音却被马路上大卡车的轰鸣几次打断,最终渐渐感到没趣,收起盒子离开。

 8 ) 孤独的短暂相遇

第二部蔡明亮。喜欢的人应该很喜欢,不喜欢的人应该觉得很无聊吧。

整部电影除了三个追身的运镜之外,全部都是定格镜头。

没有对白,故事线非常弱。

全部都是情绪的宣泄。

孤独。

每个镜头持续的时间足够长,长到电影结束的时候,我可以回忆出绝大部分的镜头都拍了什么。

观众与其说观众是观众,不如说是观察者。

站在摇滚区,近距离观察康跟Non的生活。

Non洗菜的时候,也不觉得无聊,反倒觉得有趣。

康跟Non一直是一个人,一个人做菜、一个人艾灸、一个人吃饭。

城市的喧嚣把孤独感无限的放大。

两个人都面无表情,默默的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

情欲的宣泄也无法化解孤独。

直到康拿出了卓别林《舞台春秋》的八音盒。

音乐太美妙了,两个人都静静的坐着,享受着片刻的安详、宁静与欢乐。

无论来往车辆多么的吵闹,看着他们在一起吃饭,就觉得安宁。

然后回到原来的生活:

一个人做饭、一个人走路、一个人睡觉。

回归空旷的孤独。

结尾很美,

城市再喧嚣,也有点点温暖。

 短评

观看过程中总会认为是不是卡了,伴随着四周传来的或轻或重的鼾声#70届柏林第八天第一场,主竞赛16

5分钟前
  • 耐观影-Xavier
  • 还行

我们在漆黑的时间里漂浮,偶尔相遇,摩擦,一朵微小的火光,然后继续沉默。

8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70th Berlinale#主竞赛。影片开场就是一行引发笑场的字幕“本片无对白字幕”。数了数影片一共有45或者46个镜头(有一处没看清是不是接的),一面是“小康真好看你们快来看”,一面又小心把构图卡在关键部位以上哈哈哈。看过小康吃饭小康洗澡的VR[家在兰若寺]之后,这部影片里能更加细腻地观察小康已经开始圆润和松弛的身体;按摩小哥其实是个在曼谷打工的老挝人,蔡明亮也花了相当的篇幅去展示他的日常,如做饭,洗菜,吃饭……专门研究了一下泰式按摩推油的流程,才意识小康确实是叫的是色情服务而不是医疗按摩了……这将近20分钟的色情推油戏看得不少人离场,但这种由性而生发的好感,以及由好感酝酿出的一些怅然若失,却非常打动人心。这部影片中日常生活的力量和对情感的描绘,让人想起[让娜·迪尔曼],影片其实可以更长一些。

11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别问,问就是电影艺术。

15分钟前
  • 发条橙
  • 较差

反口覆舌的純情小鴨鴨蔡明亮與你把臂同游香港情慾小天地,由尖沙咀走到旺角,曼谷直送小鮮肉持續猛攻康生敏感乳頭無盡快感連續絕頂10分鐘要觀眾一同要生要死,中年男樂而忘返「搭沉船」追到人家到曼谷換來是無法收補的孤獨寂莫,一直在說人與人無法的親近,只不過將藝術館電影的玩法套入,底子是言情小說的片面,那餘下的個人感受時間時,真的可化為電影時間與觀眾同行?可以放任自己的感覺來處理這私密化到沒有線索投入,一位(自以為是的)藝術家是不是有這樣大的權力去控制時間和影像來滿足一已私慾?原來是日記本上自我感覺良好的風流小話,你看看那個音樂盒多貼心,亮哥要和你談的,是他內心深處有誰能明白我的少女心。

16分钟前
  • 何阿嵐
  • 还行

看得我原力都觉醒了,结束之后光速冲进厕所隔间。

17分钟前
  • 克雷蒙
  • 推荐

他们走出房间,然后各自分开,屋里空了出来,光线暗了下来,日子又往前爬了起来。

21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语言不通,索性放弃了字幕,更多的关注画面影像的表达和人物表情细微的变化。年轻与年老的躯体,两个灵魂相互陪伴的温柔,吃饭,睡觉,洗澡,都是平淡生活里最安静的日常,蔡明亮爱李康生真的爱得深沉。连续N天每天只睡几小时的赶场狗,需要马上安排这样一套泰式按摩推油大保健全套服务~

25分钟前
  • JC
  • 推荐

一场现代电影的反古运动,两小时体量向卢米埃尔一头电影本质的去杂耍溯源。处在时间黄金分割点上的唯一一处表演、一处剧情、一处情感爆发,其余皆为复现现实的铺垫与延宕。去年北影节时蔡明亮说过类似“镜头时间的无意义构成意义”观点,本片做这一理念到疯魔的程度,整部电影只为一处交汇而存在。两条线的交点之前以为导演在利用戏院的权利作强制观众凝视生活的施暴,交点之后仿佛顿悟了,虽然这顿悟可能仍是我一次的私人意淫体验。

29分钟前
  • 刘德龙
  • 力荐

今天我感到非常沮喪和失望 我倒沒有太過憤怒 因為這樣的事總會到來 只是早或晚 而這回來的過早 早得令人感到詫異 令人不知所措 對人性感到一股的寒意不久前帶去柏林參賽的《日子》我的製片因應部份媒體及片商的要求 把影片的樣片寄到某些人士手中 我們是多麼的信任每一個人對著作權的重視 但事情就發生了 有人把樣片資源流了出來 非常非常令人震驚 以後我們還要相信什麼 人和人之間還會有信任嗎這事傷了我們的權益 傷了我們的作品 也傷了我們的心如果你是我的影迷 或是電影的愛好者 我懇求你不要像那位傷我的人那樣傷我 那樣的傷一部作品 認真的拒絕在這情況下看《日子》也幫忙我阻斷所有的輸送 甚至幫我查到發放的原兇也許我永遠也查不到是誰 但我深信人在做 天在看 你知 天知 只是時候未到而已蔡明亮

33分钟前
  • 蔡明亮
  • 还行

I want my time back.

36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阿亮对小康的拍摄感情倾注已然生成肌肉记忆,承载超越爱却不回避痴的一往情深。影像成为向他,向世人,向自己接近与示好的最恰当媒介,甚至是某种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宽慰。漫长的段落是禅修却携手,自私又无私,困顿又释然,作品如支撑着他们的拐杖,继续相伴,继续行进,走向告别。终点是八音盒的旋律,微小但久久回荡在茫茫人海中某个人的心底。

38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总以为李康生才是蔡明亮的唯一,但如今没有了路弈静陈湘琪杨贵媚还是会感觉缺了些什么。有种即便再拍长片,小康的故事已经在《郊游》终结了的伤感。

40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应该是蔡明亮最好的电影之一了,很惊讶从处女作到现在,可能是华语影坛稳定性最高,最持续的作者导演!

41分钟前
  • 剃刀头
  • 力荐

台北電影節二刷。依然不是太喜歡(甚至覺得大銀幕看更悶,雖然有些細節會看得更清楚),厭倦了渴愛式人設、寂寞共取暖(當然削得很薄但集體觀影儀式本身即是取暖)的結論先行邏輯,扣著人物與空間下的慢與長,供給觀者探索的訊息量是否太稀?(有些臉與身體我真的凝視不出〔跟導演同等投注的〕興味與愛)但不可否認有種種節點意義:一是蔡明亮如何與「老繆思」告別、放手(也呼應著片外小康今年接了一堆片約,可是幾乎都差那又是另一回事⋯),迎接「新繆思」;二是某種James Benning電影特質的持續引入(自《你的臉》、《光》起益顯);三是重返慢走長征起點《行者》的香港街頭,卻是以一顆疾行手持跟拍。聲音問題,背景音似乎沒有調低,放著噪雜,甚至蓋過人聲?

43分钟前
  • HurryShit
  • 较差

概念高度执行,蔡明亮的目的很明确,为了体现日子的悠长,他也用了悠长的摄影,镜头都在三分钟起步,部分镜头甚至有些重复累赘。但这恰似日子的周而复始,即便毫无新意,却亦能蹦出偶发的奇妙音符🎶,生活也不再那么重复且无望。在柏林电影节,用极简且放弃语言的手法,是很大胆的尝试。

46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年度最佳无疑!现实中的每一分钟都稍纵即逝,而电影里的每一分钟都显得漫长,这说明,好电影是一种能让时间慢下来的艺术。很多人都期待把日子过得像电影一样精彩刺激,蔡明亮却把电影拍得像日子一样平淡真实,这是境界的不同。越来越喜欢蔡明亮后期这些不像电影的电影,就像读韩东、何小竹的诗一样舒服。

50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Berlinale20-28 不打星了,毕竟看了三个镜头就放心地补觉了。导演喜欢看李康生这李康生那,不要强迫观众也得看吧,886

52分钟前
  • 踢迩达
  • 还行

窃以为这是最experimental的一届主竞赛了 我是真的不想给蔡明亮两星 但是他实在是太作了 搞实验电影不是不可以 但是有必要两个小时吗 一开始还能忍 到后来真的是在折磨观众了 这拍成了小短片电视连续剧搁art gallery放应该挺好的 在电影院就有点过分了啊 从开始到结尾观众骂着街离场 我看泰国人洗菜做饭看得迷迷糊糊 起来去洗了个脸又上吧台灌了两个shot下去 回来发现泰国人还在洗菜做饭... berlinale2020

54分钟前
  • Madam Veronica
  • 较差

仅借由一种对影像记录最纯粹的冲动——它一经给出就是具体躯体,具体物件,具体动作,具体情境,在时间潮汐式的来回运动里,影像自发生长出了自己的“故事”,长出了自己的寂寞、欲望和热烈。希望50岁的时候,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孤寂中的爱欲、思念以及善意。

58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