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分钟120击

记录片法国2017

主演: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阿诺德·瓦卢瓦,阿黛拉·哈内尔,安托万·赖纳茨,阿里尔·博伦斯坦,费利克斯·马利陶德,阿罗伊斯·索维奇,西蒙·博尔加德,梅迪·图尔,西蒙·古拉,科拉莉·吕西耶,凯瑟琳·维纳提尔,莎迪娅·本太耶布,让-弗朗索瓦·奥古斯特,塞缪尔·丘林

导演:罗宾·坎皮略

播放地址

 剧照

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1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2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3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4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5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6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13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14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15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16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17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18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19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5 00:04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九十年代初期,彼时艾滋病肆虐,一个名为“ACT UP”的民间公益组织走到了公众的视线之前,其中汇聚的除了同性恋群体外,还有身患艾滋病等待着医疗救助的病人们。组织希望能够通过一些过激的社会活动来激起民众和政府医药部门的关注。  内森(阿诺德·瓦卢瓦 Arnaud Valois 饰)是刚刚加入了组织的新人,在这里,他结识了名为西恩(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 Nahuel Pérez Biscayart 饰)的活跃成员。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渐渐产生了感情。西恩身患重病,病情在不断的恶化,但即便如此,他还是积极的投入到了抗争的潮流之中。在此过程中,内森的角色从一个情人渐渐向照拂者转变,他对西恩,以及对ACT UP组织的感情也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篇影评

 1 ) 亲爱的,在我死去之前,给我打最后一次飞机。

1 亲爱的,在我死去之前,再给我打一次飞机。

当生气渐陨的Sean在躺在病床上,对Nathan说,我感觉很不好。

仿佛空气都飘满着叹息。人是怎样的一种生物,我们超越不了生物的本能,依从着生与死的规律,但有时候,我们却又似乎能战胜一切,即便在最绝望的瞬间,生命的意义依然可以恣意地张扬开去,在黑暗的夜空中绽放出刺目的绚烂。生命已经远远超出了进化的初始预期,不再是为了繁衍而延续,我们自己谱写了它的意义,尽管这意义最终将落入虚空。我们知道如何造一个幻梦,并以此而生。

性原本只是什么?而事到如今,高潮意味着什么?也许它可以还原为生物的本能,但所有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快感早已与性器官上的感官神经末梢解绑,尽管不那么彻底。而此刻,它变成了一种生对于死的宣战。

没有生可以战胜死,但却可以蔑视他它,否定它,超越它。射精原本是指向生命延续的喷涌,此刻他已不屑于繁衍自身,也就意味着生命并非被囚禁在无限的循环中必然的将要一次次被死亡消灭。无数的基因在此刻灭绝,走到了绝对的终点,生命脱离了轮回,射出来的DNA也许将不再重现,却同时也不会再面临被死亡再度征服的可能。延续生命的动作在自我否定的同时,也变成了一场宣告死亡无效的仪式。

是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真正的尽头。这是每一个生命都将要抵达的场所。

然而有的人那样早的到达了终点,正如Queen所唱到的:life had just began。这只是一个事实,不是一个应该被用来盛放任何一种情绪的容器。

他死了。死后的一切,也许对于他而言已经失去了意义。但他用自己的尸体,多铺设了一段道路,人们踩着他,离光明更近了一些。

2 死去之后

死去之后的人,人仿佛变得很小,却又同时变得很沉。他变得很小,就在那里,在那逼仄的房间里狭窄的床上,好像要沉陷到凉薄的床单里去了。他不再拥有生命,也失去了一切其他的可能。他变成了一种物,不再具有人的身份,失去了这种资格。人们看着他,想到他曾经活过,他的一切特征变成了过去时,他不再是生命,成了一个故事,一部电影,一本书,一段回忆。他是一团燃烧过,但熄灭了的火,不再朝外释放能量,成为了冰冷的石块,人们需要更多的力气才能搬动他。

他不再呼吸,不再流变,不再发展,就算他处在静止之中,我们也仿佛看到他在坠落,在坍缩。

但我想起了那个巨鲸陷落的故事。巨鲸落,万物生。一头鲸的尸体,成为了海底的一个巨大的生物群落,无数的生命因此而得到繁荣。

尸体变成了武器。成了一面镜子。尸体被当做游行队伍的先锋,成为了活人的保护神。尸体被撒在精致鲜美的食物里,撒入满嘴道貌岸然者的嘴里,令令人作呕之人作呕。

人看到他人的尸体,想到自己的宿命,一种始终在逃避的想象此刻终于无法避免。每一个对立者此刻都和尸体坦诚相见,面面相觑,合二为一。在尸体面前,所有的活人终于找到了一种共同的频率。又或者是,在死者面前,生命具备了某种耻辱的印记。每一个活人都或多或少的成为了杀死他的共谋。便也在无声之中,多了一丝妥协、退让与媾合的希冀。

活人们龇牙咧嘴,撕心裂肺,叫喊,争吵,扭打,却如同一处哑剧,活人们听不到一点对方的或自己的声音。尸体沉默,阴郁,却像乌云深处传来的雷声,活人们听到了尸体的语言。

而有的变化,正是人们从尸体中看到自己开始的。

 2 ) 政治、性爱与死亡三个核心话题彼此纠缠

影片前半部分总觉得跟2008年金棕榈作品《课室风云》有很多类似之处,后来才知那部片的编剧Robin Campillo就是本片的导演。本片在今年戛纳上拿下评委会大奖,想必是主题相当符合评委会主席阿莫多瓦的口味。在我看来,导演成功地复原了一个思想自由、激情四射而危机四伏的八十年代社会:政治、性爱与死亡三个核心话题彼此纠缠,不断推动着情节发展,同时揭示出整个社会对艾滋病及其感染者的偏见态度。

影片前半部分着力描写激进的抗击艾滋团体每周例会的讨论,以纪录片式的手法来呈现众多角色与政治立场。演员群戏把握得相当不俗,并没有把这些政治角力的情节拍得过于沉闷或过火,尤其是众人冲击实验室那段拍出了讽刺味道的幽默感,而在大街上欢庆游行的一段则透过摄影和配乐呈现出精致的梦幻感。影片之所以花费大篇幅来描述这些政治行为,我相信是导演意图还原八十年代社会对艾滋病及其感染者的偏见与不公,唯有不断抗争才能为这个弱势群体争取到平等的权利。

尽管前后两段有较为明显的割裂感,从前面专注在严肃的政治斗争,忽然转移到描写一对同性恋人的关系发展。本以为会是相濡以沫的那类心灵鸡汤,却没想到远比我想象中要沉重和压抑。然而,导演处理死亡这个主题相当克制而毫不煽情,体现出法国人有别于常人的乐观态度。有两场令我印象深刻:男主角在病榻上让男友帮忙自慰的一幕,淋漓尽致表现出法国人骨子里“死了都要爱”的乐观态度,幽默感冲淡了沉重的哀伤。另一幕是在男主角逝世后,其母亲招呼接待朋友的情节更让我惊讶。母亲没有失声痛哭的桥段,她冷静理智地给儿子穿上衣服眼睛贴上胶布,为儿子生前好友沏咖啡准备饼干,甚至最后还跟朋友讨论儿子骨灰如何分配,让人不禁莞尔一笑,同样是用轻松超脱的幽默感来瓦解悲痛气氛的绝佳示范。

影片名起初让我摸不着头脑,原来指的是浩室舞曲每分钟的节拍。这种象征着八十年代的音乐在片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每次当派对场景出现时,这种亢奋人心的节拍营造出暧昧而诱惑的意味,而借助音乐与剪辑过渡至性爱场景的手法也用得自然流畅。而这种音乐似乎也含有面对死亡时积极与不屈的意味,特别是结尾激进团体再次行动撒骨灰时出现派对一幕,跃动激昂的音乐节奏令影片异常沉重的主题终于找到超然乐观的解脱。这也似乎完整地显示出男同志的一生经历过欲望洗礼、偏见不公、疾病痛苦,到最终仍能以绽放的姿态化为尘埃。

 3 ) 爱病死,一百二十击

在《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和《每分钟120击》当中要选出今年最好的同志电影很难,但如果问我哪一部更重要,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每分钟120击》。

重要,因为这是一部让人感同身受的“沉浸式”电影。它的故事发生在艾滋年代,但罗宾·坎皮略没有用现代眼光回顾得云淡风轻,而是自始至终都带着沉郁的激情。LGBT观众仿佛只要纵身一跃,就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病魔的无情、社会的恐惧和人性的对撞。那些感动、羞耻、绝望、亢奋、焦灼、愤怒、欢笑、泪水和鼎沸,就像搅动生命的万重浪,又像川流不息的动脉血液,每分钟都在锵锵敲打心脏。

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也是一部非常“挑观众缘”的电影。它的前半部分是激荡的群体运动,后半部分是个体的爱、病、死,衔接两者的是一段露骨而缠绵的同性床戏,像是考验观众的“分水岭”。不少异性恋观众都在这里退场(我在电影院看了两次,两次如此),让我很怀疑导演是故意为之——用冒犯性的内容赶走叶公好龙的观众,然后才进入私人化的视角。接下来电影的节奏由疾转徐,像从湍急的河流折入幽深的湖泊,讲述两位男主角在病痛中相爱的故事,剪辑也充满了诗意:巴黎公社的起义篇章和抗艾人士被铐起的画面交叠在一起;上一秒是夜店轻舞飞扬的尘埃,下一秒变成病毒对细胞的入侵;触目惊心、被鲜血染红的整条塞纳河;雪夜里断续如白烟的呼吸…就艺术性而言,《120击》毫不逊色于1/4世纪前的《费城故事》。

然而和《费城故事》不同,《120击》的主角不是艾滋病人而是艾滋组织“ACT UP”。这个词组其实是一个缩略语:“Aids Coalition To Unleash Power”(艾滋病人联合起来释放力量),它从一开始就是一群愤怒人们的集合。如果说之前的艾滋电影已经让人们见识到这个群体如何对抗制药公司、对抗政府机构、对抗社会偏狭,《120击》则是让人们看到了这群人如何对抗自己

ACT UP内部的冲突和对抗是《120击》塑造得最成功的地方。这些来自四面八方、各不相同的个体每周集会、平等发言;大家认同就打响指、反对就发出呲声,充满开诚布公的争吵。电影里几乎五分钟一小会、十分钟一大吵:要不要泼颜料?要不要使用手铐?要不要参加新药的临床试验?如何让口号和海报更加“冒犯”?每个人都面对艾滋不同程度的威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诉求,求生的欲望让他们声嘶力竭的呼喊,哪怕伤害同伴也要提出自己的主张——因为沉默意味着死亡。男主Sean抨击一位血友病男孩的母亲,事后他只是耸耸肩:“她很强大,她受得了。”ACT UP巴黎负责人去医院看望病危的Sean,问他为什么讨厌自己,Sean怼得理直气壮:“我也不知道”。这种群体内部的“戾气”是之前所有艾滋电影都不曾有过的真实,它让ACT UP在革命情谊中带着私人的碰撞,呈现出运动最丰富立体的一面:也许我对你不爽,也许你就是个碧池,但在这一刻我们是战友,我们共同面对死神的镰刀;你的倒下让我同情、让我愤怒、让我悲伤,让口号更加沸腾、让游行更加悲壮。同志、变性人、流浪汉、瘾君子…不同性格、面貌和身份的水滴汇聚成乱涌的潮水,反复拍打社会不作为的长堤,这样无序的前进才是草根运动最富有生命力的地方,它和最后横七竖八躺在广场的血肉之躯一同构成了边缘人最决绝的反抗。

在病和死之外,爱是一个单独的主题。坎皮略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没有刻意讲述同性爱的死生契阔,更多的是爱在特定年代的不拘一格:很可能6个月前你就打算把他甩掉了,但艾滋让这个计划无限被推迟。你见证他的枯萎他的憔悴,陪他一路走到最后;你对他有了责任,他对你有了愧疚。电影借Sean之口对男友说“很抱歉那个人是你”就是基于这种现实,病痛和死亡对爱的入侵,就像艾滋病毒改造人体免疫系统一样让爱发生了变质。但变质的爱依然是爱,这样的爱只发生在艾滋年代,带着冷暖自知的荒谬,充满离经叛道的尖锐,让人在死前还想着撸管泄欲,跟朋友做爱时会痛哭流涕。电影里没有圣人,只有肉体的温度和对人性的贴近。

很多人都说《120击》最后20分钟有些拖沓,就像在看晃动而不肯熄灭的烛光。读过坎皮略的访谈后我想我能理解,那是一种亲身经历者的事无巨细。导演以《追忆似水年华》般的心情,将敝帚自珍的亲身经历全部重现在大银幕上:给男友整理遗容、陪男友母亲煮咖啡、开骨灰分配的玩笑…坎皮略说他清楚记得当时的心情不是难过,而是丰富到漫溢的生活细节。电影中也有这样的呈现:卧室里是停止呼吸的死者,客厅里大家都在笨手笨脚的改沙发床;有人找吃的、有人聊天、有人准备第二天的游行和葬礼。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生活总是以琐碎的、日常的形态推进。

因为评委原因,在戛纳电影节上《每分钟120击》没能拿到金棕榈,阿莫多瓦甚至委屈得掉眼泪了。其实无论获得金棕榈与否(or入围奥斯卡外语片奖),这部电影的重要性都毋庸置疑,它已经在同志影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一笔。它提醒着依然可能被边缘化、被污名化、“存在即是原罪”的我们:如果普通人的心跳是80下,LGBT需要每分钟120击——因为只有每分钟120击,才能让我们不受践踏的活下去!

 4 ) Run

这应该是我今年最期待的一部电影。也是2个多小时每一秒都没辜负我期待的一部电影。

无论是转场令人惊诧的床戏,还是细胞,病毒与舞池灯光的映衬。无论是整个组织激烈的争论与运动,还是男主Sean到病入膏肓时的沉默与绝望,配上80年代的配乐,克制住虚假情感的冷漠真实描写,以及适时的慢镜头,结束电影是让人只想打响指【然而我并不会】。

相对于cmbyn原著小说的热卖与纯情,一下子就失去了所有的兴致。我对于一段仅仅是爱情的故事没有一点被打动或者是吸引。BPM却是自始至终都让我着迷的类型,大时代背景的残酷与急促,镜头是留在每一个,螺丝钉的特写之上。你明明知道这小段的短暂和易逝,但更让人想握紧这段故事的每一细节。

aids的描写,我在平常心中已经看到过的温情与感动,被BPM的导演烧的灰都不剩。疾病被如同沙盒机制般控制在一个范围内,感情纵使是力量再强大,仍旧抵不过生命的自行流动。参加组织的众人,既是贡献于actup组织的无私的成员,奋不顾身的在大街小巷,医药公司,首相官邸宣传活动,也是身处于巴黎的自私的众人,享受于夜晚的灯红酒绿。

//

Maybe also like opera, you have the duet, this love story, but you know from the beginning that it’s a tragic love story.

Campillo: I wouldn’t say a love story, because that’s too big for me. A story. An adventure. Because it was very quick; the couples were together for like six months or one year. After one of them was getting ill, then the other was obliged to stay. You can call that love. But you don’t have time to consider. But because of the illness, Sean needs Nathan. And since Nathan was not there for his first boyfriend, he’s trying to get things in order, to do better. So it was very interesting to interrogate: What is a couple?

So it’s not a love story—they need things from each other.

Campillo: Of course, but I think a love story is always that. You know, we are with someone for some reasons which are not only love. And it’s not impure, it’s not something bad. It’s life. You need people.

//www.wmagazine.com/story/bpm-beats-per-minute-film-robin-campillo-arnaud-valois-nahuel-biscayart-interview

//

当聚焦于Sean和Nathan之间细线一般拉扯的关系。我相信是 没有这个身份的人难以引起共鸣的部分。各自拥有坎坷的感情经历,轻易走到一起的交叉路口。正如导演所说,an adventure,a story, rather than a love story。之后你们所感动的照顾和留守,you can call that love。【BUT IT'S NOT】。然后,从相互吸引,到相互需要的责任。导演将疑问往后继续延伸,what is a couple?

不能同意更多。我甚至在想,Nathan做出最后一个举动的时候,是真的在为Sean做,还是为自己。

正因为这种,被人们统称的爱情,毫无坚固,亦或是有所影响。Nathan才会在Sean去世之后立刻找到新的发泄出口,然后痛哭,之中,或是因为悔恨自己,或是因为想起Sean。相比较而言,Sean从最开始的激烈而精彩,到出于病痛的直率与冷漠,让人叹息。唯一不需要任何叹息的,是他们之间的感情。

延着Sean病情发展下去的时间线,让人如同Soundtrack之中最抓耳的一首,smalltown boy,一圈圈,一圈圈的随着主角们的人生拉进电影之中。

另一方面,

很少会谈及,lgbt这个问题,或者是同志这个身份,因为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现状的平衡和平等觉得是满足的。

可能是跟我所待在的环境有关,大家或是戏谑,调侃,掩而不谈,避之不及。最开始,我眼中的他们是需要理解的人,因为政治正确风行的今天,他们在少数的群体里,也有选择不公开自己少数的权利。

我错了。

不论是ACT UP。还是如今能在一个一个国家推动法案的活动组织,靠的不是在少数群体里默默支持的人,甚至可以说,他们的沉默让少数的群体,往更少数的地方发展。

引用一句话:

如果普通人的心跳是60下,LGBT需要每分钟120击——因为只有每分钟120击,才能让我们不受践踏的活下去!//movie.douban.com/review/8841187/

 5 ) 120BPM

Sean在十六岁第一次感染上艾滋病,从此以后他的人生完完全全地被改变了。

他是Act Up Paris的核心成员之一,这个组织为了保护艾滋病患者的权益而与社会、制药公司作斗争,他们每周二晚上聚在一个阶梯教室内开例会,讨论大大小小的事,游行、口号、服装…支持就打响指,反对就发出嘘声。他们是一群愤怒的人,这也使得他们的形象更为鲜活。

电影一开始通过快速发展的的情节制造出紧张的氛围,剪辑也让人印象深刻,比如说导演先呈现出组织的一场抗议活动,但是并没有详细刻画,而是通过之后的一场例会总结,通过成员的口中来重现当时的场景。

Sean和组织里另一个成员Nathan在一次在中学的宣传预防艾滋病的活动中产生化学反应,Sean在大庭广众之下吻了Nathan。而他们的一场激情戏(可能会造成部分人不适)开始将故事主线由组织转向个人。

关于两个人的相爱虽然使剧情开始变得拖沓,但真的有很多情节是我非常喜欢的。(开始剧透了…一直到图片前…嗯…国内不会上映…想看剧透的就看呗…)

在制药公司抗议完之后,一群人坐上了RER(或是métro,bah我对巴黎交通不是很熟悉),Sean对着窗外掠过的风景开始讲述他的恐惧,Nathan坐在对面安静地看着他。

两个人脱光衣服在床上疯狂亲吻,Sean突然想起来,找出了避孕套要Nathan戴上,Nathan笑着,随你。(在看这场激情戏的时候,我在想,社会对于艾滋病患者可能还是存在一些偏见的,可能大部分人还是认为他们是乱性、纵欲过度的人,可其实大多数人都不是这样的。即使得了艾滋病他们也有想表达情感的欲望,真的很令人难过,他们没有办法真正亲密无间,他们之间得隔着一个避孕套。)

在街上游行,Sean和几个男生穿着粉红色的裙子喊着口号。Nathan突然倒在地上。他站起来的时候,越过人群看着他们,他笑着,然后走到Sean身边抱住他。

Nathan在阶梯教室想吻Sean,Sean说了句什么想拒绝他(我看的法语原版没有法语字幕,唉没有听懂),然后Nathan说了句我不在乎(Je m'en fous),然后吻上了他。

一次激进游行中被警察控制了,Sean被粗暴地带上车,Nathan大叫着,他生病了,他是病人。

后来Sean病情开始急剧恶化,他躺在病床上,对赶来看他的Nathan说我很抱歉。他用虚弱的声音告诉N,他很想他。他们开始接吻,N帮他手淫,S高潮了,精液射在肚脐上,S笑出了眼泪,N扯出几张餐巾纸为他擦去精液和眼泪,也高兴地抱住他。

故事进行到后半段的时候,导演节奏没有掌控好。有几场例会的大段发言及争执使情节过于冗长。我看到前方一位老年男士从激情戏开始就坐不住了…多次拿出手机查看时间…

但我觉得结尾收尾还是不错的。Nathan和Thibault的床戏为Nathan人物的刻画加了分。故事中止在了一次街头抗议活动中,后来没有过多描写社会各界对于Act up行动的反应,展现出这场斗争真的是一场孤独的斗争,他们都是这场抗争中一往无前的勇士。

Sean死后,朋友们都来家中探望他和他的母亲,其中一个为Sean的死写了一篇文章,他站在大家面前朗读,文章中赞扬了他的品质和他为艾滋病群体所作的贡献。Sean的母亲沉默了一会说,我不知道这样说会不会有点幼稚,能不能加上他是一个很勇敢的人。

每一个接受自己是艾滋病患者并且与病痛、与社会抗争的个体都是勇敢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他们灰心的时候,给他们一点勇气,并且告诉他们,希望你们活下去。

Silence=Mort

Action=Vie

Nous avons envie que vous viviez !

最后希望大家注意个人卫生,像Nathan在中学发放避孕套的时候说的那样,保护好自己。À la santé!

(电影是我昨晚看的,从电影院出来之后在路上边走边哭,难过到话都说不出来。现在回忆思绪也还是很混乱…)

 6 ) 心跳120,为自己而战

明明是这么一部充满着怒骂、冲突、刺激的电影,我却从头到尾都很平静,这份平静来自于震惊后的无措。作为一个健康的人,很难想象无时无刻被死亡支配的恐惧,但是也或许是这份恐惧,激发了ACT UP们的勇敢。其实ACT UP的成员并不像其他公益组织那样带着无私、伟大的光环,他们并不是为别人而战,大部分人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能活下去。这些人对生命的诉求强烈而真实,他们在会议上争吵、互不退让,对于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敏感而愤怒。导演用一次又一次的会议向我们展示了这个组织的矛盾及坚持。 其实最初我对于他们扔血袋那一系列暴力行为也是极不支持的,我认为太过偏激,这样只会将ACT UP塑造成一个因为害怕死亡而走上极端的疯子形象,但是后来的剧情又不禁让我反思,如果一开始不发生这么“出格”的事,政府及制药公司会直面这些问题吗?答案好像是否定。政府一直都知道ACT UP,但是一直没有对他们提起足够的重视,毕竟死亡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时,谁都没有办法设身处地的去思考。他们那几次“暴力行为”反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毕竟公众对于这类足够“刺激”的事件有了兴趣,公众一旦开始关注,政府想装没看见都装不下去了。 电影后半部分将重心放在了男主角的个人感情线上,由大格局到小人物的描写是很多电影都会采用的手法,为的是通过主角的人物剖析来反映时代洪流中的个人处境,毕竟这时代也是由千千万万个“主角”汇集而成。全片中ACT UP的部分一直都是喧闹、激烈的,但是主角的个人生活却是平淡、安静的,他们从相爱到相守,用几段重要的对话就勾勒出来了。最后肖恩死去以后独自躺在床上与隔壁那么多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当时只觉得死亡真是太孤独了,就算死前有朋友亲人陪伴,但是那份恐惧和痛苦丝毫不会减少,因为这件事,你只能一个人去面对。就算肖恩那样活跃、认真甚至是偏激的为自己争取活下来的机会的人,却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检查之后,连自己都开始放弃自己。 内森从头到尾都是个理智又温柔的人,但最后结局时他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抱头痛哭,一些人因为结局的那场性爱质疑他对肖恩的感情,但是这段床戏反而让我感到心疼。主席一开始就问了他“只是来一发吗”内森也立马回答了“当然”,内森很早就喜欢肖恩了,每次偷看他的眼神都是真的,所以我不怀疑他的爱,而且从他跟肖恩的对话也可以看出他们对性从来都是保持开放的态度,那场性事恰恰证明了他的痛苦和无助,一直以来他独自照顾肖恩,亲手给他注射了安乐死,这一切都太过沉重,但他舍不得离开,最后即使肖恩死去,他也只是无措了一会儿就赶出去告诉肖恩的妈妈。他一直表现得太温柔太坚强了,导致在肖恩死后,他崩溃了。而那场性爱最后的痛哭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感动于他们的执着及勇敢, ACT UP作为一个维护艾滋群体权利的组织,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探索、不断成长,我不知道最初他们如何聚到了一起,但是社会永远需要这样的“愤怒”、这样的“反抗”,无论是同性恋,还是妓女、瘾君子,少数群体的声音不能被淹没,因为他们就生活在这里,和你我是同一个世界。

最后,沉默=死亡。

 7 ) 这世界我来过,爱过,战斗过,我不后悔!

上世纪90年代,法国成为欧洲艾滋患者最多的国家,艾滋病患者是英国和德国的两倍。

政府创建的AFLS(法国抗艾协会)是一个本该承担政府职责的机构,成立3年以来却什么都没做。他们漠视同性恋、瘾君子、女性患者、外国人,导致艾滋病患者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以每年6000的速度增加。

另一边,一种蛋白酶抑制剂有可能治愈艾滋病患者,但是梅尔顿制药公司为了炒作选择了饥饿营销,大大减慢了新药的供应速度。

面对抗艾协会的不作为、制药公司的没医德,ACT UP站了出来。

这是一个帮助同性恋人群认同、保护艾滋病患者权利的组织,他们并不治病,他们的目标是提高人们对LGBT群体和艾滋病患者的关注、普及同性和艾滋病的知识,让人们正确看待并认知同性恋、瘾君子、艾滋病患者。

这是一个激进的组织,因为法国没有艾滋预防政策,因为这个国家需要知道他们的愤怒。

这是一个勤奋的组织,他们不甘于愚昧无知,他们日日夜夜刻苦自学艾滋相关知识。

这是一个友善的组织,他们互帮互助,同舟共济。这里没有上级,只有家人和兄弟/姐妹。

这是一个顽强的组织,他们在磨难中成长,在屈辱中前行。他们逆流而上,越挫越勇。那些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加强大。

他们有分歧,有误会,有矛盾相向,有并肩作战。

他们有不同的意见,有相反的观点。

但是,他们绝不沉默。因为我们死于漠视,因为沉默等于灭亡,

关于ACT UP组织组建的理念,有位成员说过这么一句话:我的儿子16岁,他已经感染了艾滋病,如果一开始有人能教他保护自己该有多好。

比艾滋更可怕的是,很多人连艾滋病是什么都不知道,毫无防备地被病魔趁虚而入。

肖恩就是一个例子。由于国家对性、艾滋病方面的教育不重视,肖恩16岁那年什么都不懂,第一次和数学老师发生关系,就因为没有戴套而感染上了艾滋。

数学老师身为艾滋病患者,却没有教肖恩戴套。他可能和肖恩一样无知,也可能是明知故犯。

感染艾滋之后,肖恩没有选择报复社会,而是选择为了艾滋病患者的权益、地位、健康而奋斗。

肖恩原谅了别人把艾滋病毒传染给自己,但他绝不允许自己伤害他人。因此,肖恩尽管非常享受快感,但为了纳森的健康,也不得不停下来要求他戴套。

纳森也是深受教育缺失的迫害,多年以前他和爱人雷诺发生了关系。不久之后,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两个美国男人的照片, 其中一人被艾滋变成了怪物。年少无知的纳森误以为所有同性恋都会死,于是连续5年都没有再做爱。

纳森幸运地被检测为艾滋阴性,雷诺却惨遭艾滋荼毒。纳森想打一通电话表示慰问,却遭到了雷诺父亲的指责。

尽管不是艾滋病患者,纳森仍然选择了加入ACT UP组织,和艾滋病患者站在同一站线,共同奋斗。

做出这样的决定无疑需要莫大的勇气,因为在进入ACT UP的那一刻,无论你是否感染艾滋,都需要做好被媒体和大众视为艾滋病患者的准备,你将受到人们的歧视、诋毁、伤害、侮辱。

肖恩和纳森简直是天生一对。

肖恩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我是艾滋病患者,但我不怪你传染我,因为责任不应该分割,当你把艾滋传染给别人的时候,你应该负绝对责任;而当你被别人感染的时候,其实也一样。

纳森是无私奉献,舍己为人。我不是艾滋病患者,但我尊重你、理解你、支持你、包容你。我没有身患你的疾病,但我能感受到你的痛苦。

纳森曾对肖恩说:“你是第一个告诉我你是艾滋阳性的。”

人们害怕艾滋病患者,所以人们不愿意和艾滋病患者生活,而艾滋病患者也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身份,从而恶性循环。

但是,肖恩选择了开诚布公,纳森选择了有容乃大。他们坦诚相待,互相理解,他们是世上最善良、最可爱的人。

他们具有不同的身份、职业、经历,但是怀揣着相同的目标、理念、信仰,他们志同道合,同舟共济,共同为同性恋、艾滋病患者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ACT UP在学校科普同性、艾滋的知识时,纳瑟向同学们发放避孕套,遭到了一位同学的拒绝:我才不要这个,我不是同性恋,我没有你们的风险,我不会得艾滋。

可能在她看来这句话没什么问题,但其实是非常刺耳的和没礼貌的。

肖恩和纳森没有反驳和争吵,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接吻来反击。

他们微笑面对人们的歧视、误会、侮辱、伤害的行为,让人非常感动。但同时一想到他们之所以拥有如此强大的内心,是因为经历了人们无数次的歧视、误会、侮辱、伤害,又让人感到无比心痛。

即便是同性恋,也常常不理解ACT UP的行为,他们对ACT UP在墙上张贴海报的行为嗤之以鼻:你们就不能让我们清静一会儿吗?我们只是想出来走走,趁天气好做点我们想做的事。可你们呢,就知道用这些海报里吓唬我们。去死吧,混球!别来烦我们!

如果人人都理解你,那你是有多普通啊!

异性恋不懂,同性恋也不懂,只有ACT UP的成员自己明白他们在做什么。

世人麻木、愚昧、无知、自私,ACT UP成员的清澈、警醒、无私、利他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正如ACT UP会长蒂博所说:他们都是蠢货,他们不懂我们在做什么,他们不能理解,他们就是一群行尸走肉的僵尸。就算我们的标语再积极,他们也不想听到艾滋的事。我们必须唤醒这些丧尸。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纵然是单枪匹马,我也要与全世界为敌;只要有一息尚存,我就要杀你个片甲不留。

2017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接连出现了《每分钟120击》和《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两部优秀的同性片。

和《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一样,《每分钟120击》除了有扎实的剧本、精彩的表演之外,摄影、剪辑、配乐也结合得恰到好处。几段蹦迪非常惊艳,光影的运用妙到毫巅,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让人真正感受到这群年轻人充满的活力、激情。

尤其人们染红塞纳河、躺在地上抗议示威、在保险公司泼洒骨灰的片段无比震撼,其冲击力无法用言语和文字形容。

更为重要的是,《每分钟120击》的题材很正能量,它承载的意义超过了电影本身。

如果这部电影能让人们更加关注和正确认知LGBT群体和艾滋病患者,那么这部电影的价值就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评分所能概括的,它意味着有一群人会重新得到原本就属于他们的权益、会拥有更好的生活。

把《每分钟120击》和《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相比较谁更好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它们都称得上是伟大的电影。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像是一个童话, 这里没有守旧的思想、歧视的目光,这里同性恋和异性恋是一样的。你可以大胆追求心爱的人,可以率性绽放自己的青春。

《每分钟120击》像是一场战争,LGBT群体、艾滋病患者处处受到误会、歧视、伤害、侮辱,一群年轻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使用他们的嘴舌、大脑、思想、信念、内心、精神杀出一个黎明。

正如蒂博所说:艾滋是一场战争,一场人们视若无睹的战争。

既然是战争,就必然有伤亡。

故事的最后,肖恩的血肉之躯终究没能扛过病魔的荼毒。他还没看到战争的胜利,就早早结束了平凡但不平庸的生命。

用《悟空传》的一句话来形容肖恩的一生非常贴切:这世界我来过,我爱过,我战斗过,我不后悔!

---------------------------------------------------------------

艾滋是一场战争,一场人们视若无睹的战争。

我们的战友不断死去,我们不想死去。

所有的战争中都有共谋者,艾滋也有它的同盟。

有人将它视为天赐良机,因为这十年来,由于公众的漠视艾滋夺走了同性恋瘾君子、性工作者、囚犯的生命;

有人用它点燃仇恨和歧视之火,让它越烧越旺。

从1989年来,我们的为对抗他们一直作战至今,不间断的在所有阵线上作战。

在一起,我们团结在这里;

在一起,我们和疾病搏斗,减少个人悲剧,减少它引发的社会问题;

在一起,我们建立一个社区,用积极好斗的精神适应这种疾病。

巴黎ACT UP将继续跟艾滋作战,你可以站起来加入我们!加入我们!

 短评

电影放完,大家打了响指

8分钟前
  • bressanone
  • 力荐

还是熟悉的「墙壁之间」或「东方男孩」的味道……比类似题材「平常心」拍得好,但跟「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稍弱。重点其实是社会运动和群像,这片处理的得还是有点散。但剪辑是真好,全靠剪辑提气。感觉影帝应该没跑。

9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一部自信的电影,拍得沉稳自信,演得诚实自信,自信地面对疾病,自信地面对身体,自信地面对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自信地去激辩,去抗争,去生存,用陈丹青的话说,里面每个人都长了一张“没有被欺负过的脸”,很惭愧啊,别人的电影在自信地关注自信的问题时,我们的电影还在猥琐地关注猥琐的话题。

14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又一部即将在戛纳载入史册的LGBT电影

19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力荐

还是那个寓言:猎犬追捕一只兔子失败,猎人责怪猎犬追不上兔子,猎犬说我只是为了饱餐一顿,而它却是为了生命在奔跑。

20分钟前
  • 安德烈大叔
  • 推荐

舞池里的浮尘遇冷凝结暴风雪,浴缸中的血水外流染红塞纳河。19岁的欲望烈火干柴可以点燃暴风雪,26岁的骨灰扬清激浊翻涌塞纳河。绚烂的彩条中,舞动的啦啦操好似欢庆我19岁的骄傲;躺倒的队伍里,怀抱的十字架如同哀悼他26岁的早夭。会前宣布肖恩的死讯,大家打起响指假装若无其事,只因战役尚未终止。

22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非常有尊严和力量的一部电影。对于没看懂最后在家里吊唁场景的朋友,直到2017年6月20日,在法国因为艾滋病去世的人都没有权利得到殡仪服务...

26分钟前
  • 马西吼吼吼
  • 力荐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赶在这个时候看了这部电影,感受到无尽的青春和生命力,虽然是关于艾滋病和人权,但片子的基调没有一丝沉重,反而能让人感受到这群年轻人的活力,在死亡面前,越发凸显出那份残酷。影片的第一幕非常完美,从一群人到一个人的生与死,一部非常同志的同志电影,可以入年度十佳了。

3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开年第一部。当多数求新的同志电影都在力图把“同性”回归到“爱情”时,BPM回归到了更本质也更同一的“生命”。格局上虽由大变小,实际却完成了从集体到集体组成、从抗争到抗争意义的递进。飞舞的尘埃诠释着散落个体的灵动魅力,血红的塞纳河一如群体运动逝而不息的壮丽。多次以瞬间提升整体,观感非常法式多兰。

31分钟前
  • Ocap
  • 推荐

今年最重要的同志电影,完完全全拍给同志看的、让同志感同身受的生命乐章。激荡的群体运动和个体的爱、病、死交缠在一起,以每分钟120击的强度澎湃敲打心脏,灵活多变的剪辑让人分不清究竟是在抗议还是在开趴体。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我也是HIV阳性。真正该得金棕榈!

3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看完全场没有掌声,只有响指。抗艾之路像一条血之河流,染红了巴黎的天空。每一个每一个死去的人,连灰烬都在对无视之人呐喊。同志题材电影的标杆。

39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这条路太难太艰辛,何时我们才能像说发烧感冒一样谈论它。想到我的hiv好友,在得知他生病后我们依然亲密如常,同食一碗饭,而他至今都不知道我知道他患病,这可能就是我们能做到的最简单的事

41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三星半,前半部分更好,社会运动拍得特别热血,剪辑,摄影与配乐全面配合。不提主题,它也是一部很好的社会运动题材。后面逐渐从面进入点,个体情感描述之后,反而落俗了。

4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A Celebration of love, sex and life 把疾病处理得如此沉重、愤怒和紧迫但又毫不悲伤,反而像游行像抗争像夜店像爱情像性一样充满了生命力,这群人就像被历史遗忘的尘埃,如此精彩且有意义的活过,个体死亡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悲剧,更多的是继续抗争/生活下去的动力。

4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一些转场真是花哨而巧妙,让人叫好!被高中女生叫fag的时候拉过Nathan的一吻,吻得尽兴而骄傲

49分钟前
  • 伪装的甘党
  • 推荐

我看到的是民主最纯真的一面

52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新鲜的内容,独特之形式,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无愧。按我的看片感受,它比获金棕榈大奖的《方块》(又译《广场》)和或评委会奖的《无爱可诉》都要更胜一筹,因为表情精彩,达意清晰。只是明显两段体的结构影响了主角与主题的深入和丰厚。法国人的风格、品味着实特异!

56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如果普通人的心跳是60下,LGBT需要每分钟120击。

58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与其无声消匿,不如直面迎击,无畏面对是最后的骄傲,携手抗争,你并不孤独;前半程肆意飞扬,后半段沉郁悲哀,病痛的吞噬被寸寸放大,揪心的叹息飘扬在红色塞纳河上,处理死亡的细节剜心,结尾甚感人;特别喜欢几场夜店戏,飞舞在尘埃里的光芒,纠缠在阴影里的爱与死,受损的生命亦在倾力渴求自由。

6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前半段堪称惊艳,然而跟导演前作《东方男孩》相比,影片的节奏掌控力在后半段尤为让人失望。影片在第二次夜店特写尘埃时觉得要结束了,在集体躺尸抗议而且响起一首疑似片尾曲的英文歌的时候也觉得要结束了,在塞纳河水变血水又觉得要结束了。尽管最后的死亡段落冷静克制,仍然觉得累赘。

1小时前
  • 弗朗索瓦张。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