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2008)

剧情片日本2008

主演:吉永小百合  浅野忠信  檀丽  志田未来  佐藤未来  坂东三津五郎  笹野高史  绪方义博  近藤公园  中村梅之助  田中真弓  倍赏千惠子  户田惠子  富泽美智惠  吹越满  笑福亭鹤瓶  乡里大辅  西原久美子  大泷秀治  铃木瑞穗  赤冢真人  片冈富枝  北山雅康  天田益男  植村喜八郎  左时枝  

导演:山田洋次

播放地址

 剧照

母亲(2008) 剧照 NO.1母亲(2008) 剧照 NO.2母亲(2008) 剧照 NO.3母亲(2008) 剧照 NO.4母亲(2008) 剧照 NO.5母亲(2008) 剧照 NO.6母亲(2008) 剧照 NO.13母亲(2008) 剧照 NO.14母亲(2008) 剧照 NO.15母亲(2008) 剧照 NO.16母亲(2008) 剧照 NO.17母亲(2008) 剧照 NO.18母亲(2008) 剧照 NO.19母亲(2008)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5 00:03

详细剧情

  1940年,日本一方面深陷中国战场,另一方面与英美等国关系日益紧张。居住在东京的野上一家本来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只是在这战争年代,幸福是多么奢侈和脆弱的一件事。身为进步作家的一家之长野上滋(坂东三津五郎 饰)因左倾思想被当局以妨害治安维持法的罪名逮捕,不久即受迫害致死。妻子佳代(吉永小百合 饰)强忍悲痛,坚强地抚养一双女儿初子(志田未来 饰)与照美(佐藤未来 饰)。他用自己一生的幸福和无私的母爱,护佑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本片根据黑泽明生前的御用场记野上照代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给父亲的安魂曲》改编。

 长篇影评

 1 ) 从《母亲》看山田洋次先生电影的一些题外话

      看山田洋次的电影要从《远方的呼唤》说起,高仓健先生将一位性格内敛有担当的男人形象演绎的淋漓尽致。后来的《故乡》、《东京家族》、《弟弟》、《小小的家》等等。
      一路走来看了山田导演的大部分作品。他的作品里有很多生活中让人感觉很戏剧的元素,看了忍不住就笑出来,感觉生活就是会有那样子的事情会发生,感觉像是角色在生活中的笨拙的真诚的一面。看似愚笨却又拥有人性中善良、质朴的一面,给人雪中送炭的金子般的古道热肠。
      每部作品中人物的生活背景都是为了给人物增色,同时却又从人物的言行举动中反衬生活的残酷、无奈、让人心碎的无声的抗议。不管生活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作为个体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做出选择来面对它,避无可避,只因生活中每个人身边有很多人需要我们去照顾他们。
      对子女的照顾,也是作为母亲的我感觉生活对于我的照顾。生活在时间的流逝中缓缓前行,过程中伴随着国家社会中发生的一些大的事件。于个人而言相对遥远,也不知什么时候就近在眼前了,兴许有些我们在乎的人就与我们离别。
      对正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而言都是巨大的打击。在母亲而言,孤儿寡母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的日子,此中艰辛不是简单的生存问题,更有社会带给他们的舆论压力。从“家里有个男人真好”能看出些端倪。
      历史事件的发生,不是作为个体的人能左右抗拒的。这里尤其指作为社会中普通一员的存在,欢声笑语不足说,忧愁困苦咂滋味。欢乐的时候时间过的飞快,反之会让时间变得缓慢,仿佛没有尽头似得。童年的我有体会在漫长的夏日炎炎午后,在外面晃荡无所事事的感觉。那是少不更事,在母亲则是另一番境况,无依无靠的肩膀上没有挡风遮雨的大伞。
      人物母亲在电影中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大背景是所处的社会环境随着母亲的经历不断沿着已经发生的历史不停的演进。每一次大的历史事件都通过各种人物关系最终将神经末梢传递到母亲的手中,母亲面对变化做出各种选择,经历各种人生的变化。
      叔叔这一角色在山田先生的电影是个经常出现的很有意思的角色。人物性格经常是不修边幅,说话童言无忌,本质不坏,却像皇帝新衣中那个说实话的小朋友一样让周围的人尴尬的很,所以总是不大招人喜欢。在母亲而言,他是一个不坏的活的非常真实的人,一个不用虚伪装饰自己的外表的人。母亲说在他面前可以说些平时不能对别人说的心里话,因为他不会虚伪的安慰母亲。也不会市侩的讽刺母亲,最后混吃混喝的叔叔终于走了,临走时候将自己金戒指送给母亲,作为叨扰多日的回报,小侄女最后哭着说原谅叔公以前言语上对她的不老实。此中人大都晚景不好,不好是对一般人而言,在他大概就像一只老的知道快要死去的老猫,会离家出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默默的死去。这让我想起列夫托尔斯泰晚年的时候,80多岁的老人离开温暖的屋子,拄着拐杖走在寒冷的外面,默默的死去。这样子的结局未尝不是他们自己高兴的离开方式,也许是他们最后一次面对不耻于所在社会的虚伪而作的一次反抗。
      电影中的人物不管如何变化,人性中那些本质的性格特征总是不会变化的。社会的大背景随着时代变化也在演进,这是观影者的我们能够从中看到的那个时代的面貌,从而才更好的体会人物性格为何面对事件发生时会有那样子的变化。
      

 2 ) 母さんへ

想要试着写点观后感,却不知从何下笔。
想到了昨天看的“油麻菜籽”,两位母亲,两个家庭,台湾和日本,多少有些命运的相似。

两个女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撑起了两个家庭。
虽然都是抱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心态,但明显东瀛的那位要从感情上来说幸福的多,即便在丈夫入狱后,只能通过有限的探监和通信来与丈夫交流。这样的事情,多少在文革时期也发生过吧。丈夫因为政治原因而被监禁,妻子不仅没有抛弃他,还默默地努力着撑起一个家。

母亲的那种力量,我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
伟大显得太重,却又不够。
大概是真实吧,好像从头到尾只是在聆听一个隔壁邻居的故事。

 3 ) 安魂曲

是一部非常安详的电影,我每天看二十分钟,倍觉安心。
看完后想起一篇著名的小说《上帝创造母亲时》,摘录几句:
“她必须能够经受任何的荡涤,但不是塑料制品;有一百八十个活动零件,可以任意更换;靠不加奶和糖的浓咖啡及残羹剩饭运行;具有站立起来就不会弯曲的膝部关节;拥有一种能够迅速医治创伤和疾病的亲吻,从骨折到失恋都能治愈;此外,她必须有六双手……”
“她还必须具有三双眼睛。她需要一双能透过紧闭的房门洞察一切的眼睛,然后她才可以胸有成竹地问:‘孩子们,你们在里面干什么?’另一双眼睛将长在她的后脑勺上,用来专门看她不该看到而又必须了解的事。当然,在前额下面她也有一双眼睛,当孩子们有了过失或麻烦时,这双眼睛能够看着他,不必开口,就能够明确地表达出‘我理解你并且爱你’的意思。”
“眼前的这件母亲模型,已经能够在患病时自我痊愈……能够用一磅汉堡包满足一家六口人的胃口……能把一个九岁的男孩弄到莲蓬头下淋浴……”
“你根本想象不出她有多么能干,也根本想象不出她有多大的忍耐力。她会思考,还会说理,商量,妥协……”
“而她的眼泪,能表示欢乐、悲哀、失望、怜爱、痛苦、孤独、自豪……”

 4 ) 珍视个人幸福的母亲

豆友缅怀树来豆邮谈起《母亲》(Kabei - Our Mother/母べえ)。这部山田洋次导演的新片在是今年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电影,最近亦拿了到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

吉永小百合饰演的母亲在临终时跟小女儿说:“我不希望什么来世,我只希望他(丈夫)活着,今生和我在一起。”缅怀树问我怎样理解这一番话。我把回覆也在此分享一下。

对于导演的原意,我向来是不求甚解,只用最直觉的心态去想。我以为一个人临死就无须再说委婉的话了,更可况是在自己的女儿面前。

所以这句话确确切切的是母亲的心声,显示出她非常了解和珍视自己的个人幸福,她虽然一直坚强地活着,但不能和自己心爱的丈夫一起生活,是人生最大的悲痛,是无可补偿的牺牲。所谓来生再见,只是对守寡终老的人聊作安慰。任何人任何政府因为任何理由而要令家庭骨肉分离,都是非常残忍的。母亲的这番话,正好说明关禁她的丈夫致死的政府罪无可恕,对母亲带来的伤痛无可挽回。

所以我以为山田洋次是不搞粉饰,不搞日本人最擅长的委曲忍耐,借母亲的口明刀明枪的反战、反军国主义。

至于女儿听到母亲多年来其实一直都想着和父亲生活却不能如愿,悲从中来也是很自然的。

实情是不是这个意思呢?我其实也不肯定。

* * *

早前看xxhhcc在豆瓣的评论,提及《母亲》与《ALWAYS 三丁目の夕日》同样是昭和时代剧,两者的演员阵容都是顶级的,但前者的票房却远不及后者。

《母亲》是摆明车马反战,非常难得。两部票房大卖的《三丁目》有没有触及战争呢?

有的,只是比较薄弱。在第一集,三浦友和饰演老医生,他的妻子和女儿都在战争中被炸死了,但他还是买了女儿最爱吃的炸鸡串烧回家,幻想妻女等待着他回来。一场梦醒,家里只余下他一人。

在续集,堤真一饰演的铃木,他带着惶恐的心情参加退役军人聚会,担心自己不能面对挚友在阵中身亡的消息。结果是战友真的死去了,铃木藉着酒醉自己幻想出一场快乐重聚。

两场戏都拍得好感人,不过除了感人的哀愁外,对战争就没有更深入的反思了。

* * *

反战反军国主义实在太沉重,要千万钜装的《三丁目》去触碰这个带有忌讳的敏感题目,自然是强人所难。山田洋次过去的电影其实大部分亦是非常商业,懂得迎合观众合味,但与《三丁目》的卖座方程式比较,仍然可以看得出有关键的分别。

《三丁目》虽然有触及战争,亦是以小人物作为故事基础,但怀旧的气氛背后,似乎也缅怀着六七十年代大企业冒起,国家高速增长的黄金岁月。

山田洋次的“男人之苦”和“钓鱼狂日记”是曾经是长拍长有的票房保证,近年改拍艺术性较高的幕末武士系列,这些电影虽然没有反战的描述,但对日本社事事讲求集体一致而牺牲了个人意志,施以了冷嘲热讽,这一点其实跟《母亲》是一脉相承的。在他的电影中,追求个人幸福的自由总是比集体的规范与和谐重要得多。

 5 ) 建立在女性之上。

The house does not rest upon the ground, but upon a woman.——Mexican Proverb
家庭不是建立在土地之上的,而是建立在女性之上。——墨西哥谚语。

我被这部片子煽哭,哭到泪流满面,难以自制。突然想起以前在看CM的时候出现的名言警句。虽然不足以概况全片,然而放在此地也非常能体现我的心境。
全片是以二战中普通日本人的生活为背景,也是我第一次看由日本人拍摄的二战期间的电影。从她们孤苦无依的生活来看,战争的政治利益全部都建立在普通民众的痛苦之上,由手无寸铁甚至不具备战斗能力的老百姓承担。我很好奇欧洲国家或者美洲国家有没有像二战时期的日本或者文革时期的中国一样经受过全民统一的洗脑?那个时候,她们每天参加邻组交流会,开会之前唱歌,对天皇头像三跪九叩,管卢沟桥事变叫“圣战”,发扬抵制奢华运动,灯火管制,使我得以一见当时普通日本百姓所承受之苦。虽然之前也非常清楚,当局利用军国主义思想奴化残害他们,战争,从来就是由底层人民的无数尸骨堆积起来的;但是看到最后还是觉得,许多的牺牲实在是太无谓了。他们,是被国家抛弃的,其生命如蔽履一样被践踏,所有的悲痛只能由亲人承受。
日本在当时由于不是本土作战,人民所受冲击当然还是远远无法和中国相比。片子容易引起中国人的共鸣,在于片子中的丈夫是一位共产主义者,反对当局对中国宣战而被判为思想政治犯,在牢里受尽折磨而死。在当时统一被洗脑的日本,妻子却坚信丈夫的思想无罪,其勇气非常人能够想象。拒绝亲生父亲的提议去离婚而毅然断绝父女关系;发现借书的教授也认为丈夫是思想犯而毅然离去;可以说四方碰壁苦苦煎熬,但表示:从来不后悔嫁给他。并从不放弃原则,与被军国主义思想浸染的人们划清界限。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爱情吧。
我看到那个深度近视且一只耳朵失去听力的山崎拿到召书去服战,妻子握着他的手嘤嘤哭泣,心里明白他这样一个身体条件不达标的人去打仗,估计有去无回,深感无助。我在看到他托战友带信回来的时候,以及母亲最后说不愿意在那个世界与亲人碰面,终于泪如雨下。什么是死的觉悟。无辜生命的逝去其本身就该让生者警醒,为什么还还要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导演从始至终在拷问这一条,并让母亲成为一个自始至终都没有“死的觉悟”的人,是他对于这一问题的鞭笞和思考吧。
这样一个平平淡淡的故事,没有高潮,但却不会让你觉得太慢或冗长。在结尾的时候,伴着丈夫的旁白,你可以看到一个坚毅的女性形象正慢慢的高大起来,如同支撑起一个民族一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她使我觉得,日本这样一个国家,也许正是由千千万万个像片中母亲那样的女人的存在,咽下所有伤痛,不屈服于任何苦难,才会如此生生不息强健如斯吧。

 6 ) 《母亲》:伤到深处自淡然

(写于2009年5月7日)
   可以说《母亲》是一部诚挚而平和的电影,只要看了开头,便会被不知不觉地牵引到主角的生活氛围中,不过,这种牵引毫不强势,只是淡淡的。在如溪水般柔和静潺的叙事中,在轻颦莞尔或感慨间,已然陪这家人走过了战时的困顿艰辛,陪她们送走了因反战而入狱的父亲、被迫参军的挚友山先生、死于原爆症的美丽姑姑以及那个渐渐远去的混乱而晦涩的年代。
   此番曾因《寅次郎的故事》系列、《幸福的黄手帕》等片而成为中国老观众最为熟悉的日本导演的山田洋次,再次施展了他善于以普通家庭的生活细节映射时代特征的光影特点,只是这次的整体呈现更为克制内敛。另外,许是山田擅长家长里短的平民喜剧之故,这部内质悲怆痛楚的影片,并无沉痛至颤栗之感,反而被他以不加过多修饰的白描手法和亲切之态,素淡而安静地道来,仿佛以伤到深处却淡然的心境来看待往昔峥嵘。
   除却最后出字幕时的父亲旁白有煽情催泪之嫌外,影片其它部分细致绵密,收放自如,令观众的泪都流地自然真切。事实上,片末这处终极追问多少有点没必要,因为之前已经由母亲的临终遗言将一切必需的情感释放了出来——当女儿说母亲终于可以和死去的亲人在天上团聚时,母亲虚弱地说出了那个永远的伤痕:“不想在那里见面,只想在今生和他一起好好活着。”而末尾的那些抒情和追问不仅影响了影片已形成的委婉气场,还显得累赘罗嗦,破坏了应有的留白和余味。不过,或许山田这么做是为了给很多没有阅历又懒得感同的年轻人一个最为直接的加强版提示。
   影片以野上家小女儿照美(原型为长期在黑泽明手下担任过场记的野上照代)的回忆视角展开叙事,主要叙事时间在1940-1941年间,彼时照美9岁,之后的叙事转至战后,最后的转换跨度最大,结束于为家庭子女奉献了一生的年迈母亲的病床前,这时照美已中年。影片开始不久,主张反战的学者父亲夜间被警察绑走,自此母亲佳代(吉永小百合饰演)便开始了迈出家门、里外繁忙的人生。尽管艰苦,佳代却一直深爱并信任着狱中的丈夫,甚至为捍卫丈夫的尊严不惜对斥责丈夫的德文教授愤然,并且和胁迫她离婚的老父亲断绝关系。
   虽然面临着一些世态炎凉,但在阴云密布、孤立无援时,丈夫的妹妹久子从广岛搬来,丈夫的学生山崎彻(浅野忠信饰演)登门造访,此君虽看上去笨笨却有一颗珍贵的善良助人之心,佳代的那个不拘小节的叔父仙吉也从奈良上京小住……这些亲情和友情成了风雨中羸弱母亲的精神支柱和给养港湾。
   人类在困顿时保有的温暖,似乎是上天还没彻底放弃人类的明证。家庭的温情以及邻里间的互助,似乎是乱世飘摇中人们还能挣扎着存活的缘由,这也是该片的动人处之一。母亲临时小学老师的工作就是街坊大叔给介绍的,而老医生在为贫困的母亲就诊时是免诊费的。由大泷秀治饰演的野村医生出场时间虽短,却浑身是戏,其中耳背的医生和左耳有疾的山崎在自行车上的费力问答,显得颇为逗趣。
   影片的明线是彼时母亲的生活经历,其隐形意图实际上十分明显,即“反战”。因爱国而反战的父亲却被冠以“叛国”和思想问题的罪名关在寒伧的拘留所中,身体每况愈下的他终于没能熬过去,那个飘着雪花的冬日,初子和照美姐妹收到了父亲的死亡通知电报,野上家的世界仿佛结了冰。叔公仙吉在街头对支持战争的“激进妇女”的调侃,则更直接地表明了态度。老医生忙不过来的原因是年轻人都被拉去参军了,而当连身体有缺陷的山崎也被军队征召时,影片的立场不言而喻。选择吉永小百合饰演母亲一角似乎再合适不过,她不仅外型气质颇具日本传统女性的特点,而且她还是著名的反战人士。
   此次年过六旬的吉永表演跨度很大,从30多岁到病恹老妪,虽然是她擅长的女性类型,但母亲这个形象在内质上更为坚韧,温婉贤淑、外柔内刚,在境遇凄惨、亲人相继离世的时候,她仅凭自己瘦弱的身体和坚毅的意志带着女儿们健康而勇敢地活下去。片尾,看到她的女儿们枝繁叶茂、子女茁壮,见此情景不禁令人感叹母性力量的伟大,是何等的生生不息、柔韧且强大。
   吉永将母亲遭遇重大打击时的心理应激拿捏得很含蓄,符合影片氛围,又契合人物性格,如在得知父亲的死讯后,母亲翻找到抽屉里的身份证明文书,去接他回家,小街上白雪皑皑,一行人静穆前行,当尸身终被抬回家时,母亲说道:“亲爱的,到家了。”这场戏被处理得平实而深远,似乎比片末那个的加强版旁白要动人得多。
   片中野上家门前狭窄的小街颇有复古气息,家中的陈设和人物的出镜,都令人想起了小津安二郎,不过,最令人想到小津的是对片名的处理方式,《母亲》的片名赫然印在一方麻质布料上,这块布质地朴素、色彩清淡、编织平实、偶有疏密,一如那代经历风雨沧桑的母亲的人生。
http://nicolew.blog.hexun.com/32480367_d.html

 7 ) 震撼的结尾

早上5点半,你就醒了
你打开煤气,烧水煮饭
然后,叫醒一对女儿去上学
你替大家准备好午餐便当
你是个小学代课老师,收入微薄
你又瘦又憔悴
可还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唱歌非大声不可
你一天得辛勤工作几个小时?
大家都同情你的不公待遇
可为保住饭碗,谁也不敢吭声
一旦丢了工作,你就没有出路了
为了我和孩子们
你咬紧牙关,拼死拼活地干
你疲惫的身躯还不到80斤重
就如破碎的瓷片一般
是谁,把你摧残成这副模样?
是谁,让我们受此煎熬?
你不再美丽,不再年轻
可我突然发现
我必须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你
你身上的不屈和坚强
令你闪闪发光
当我脆弱无助的时候
这个念头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并提醒我,我是个活生生的人

 8 ) 母亲の爱

下午看到思源cinema版的唐冬冬博客里提到山田洋次的《弟弟》,看了很有感触,关于日本家庭伦理影片,看的不太多,但也略知道几部。去年和今年初,最关注的莫过是枝裕和。去年的《步履不停》,最近的《幻之光》,都是我喜欢的电影格调。

因没有看过小津的作品,不好将几部拿来比较,但对于日本家庭和伦常关系,总还是有话可讲。《母亲》看过已有几日,当下是曾想过说几句,后因杂事耽搁,不能成笔。从《弟弟》到《步履不停》到是枝裕和的《母亲》,日本家庭的典型特征是静和忍。之前看《幻之光》,近似默片,对白清减,情绪内敛,镜头简洁,是塔可夫斯基式的美学风格。转而这部《母亲》,在剧情上丰满很多,很多细节撑起了这部片子。我总觉得以前看多的许多电影煽情煽的太狠,像肥肉吃的太多腻到自己了,所以在日本家庭剧上总是特别偏爱。

一是上个原因,再则是因为文化共通所致。日本文化源自我们,因而家庭成员的关系、日常生活的形式、情感表达的方式、伦理纲常的羁绊都非常接近。大主题是反战,但最打动我的,还是母爱的伟大。《弟弟》里不成器的弟弟,经常惹乱子,一辈子演个戏还只有一张海报,贪杯又常忘乎所以,姐姐女儿结婚的大事上,他不请自到,把好好的婚礼搅的乌烟瘴气。按常理这样一个亲戚,姐姐应该是唯恐不及了(《弟弟》里演弟弟的骏河学在《母亲》里成了母亲的哥哥,两部戏的女主角都是吉永小百合),但亲情的羁绊让她最后还是去终老所去看望弥留的弟弟。一般人拍来,一定是在此处煽情,配乐和故事剧情一波三折,但山田洋次不会如此,越来越喜欢这种反传统、反高潮的手法。其实,无论家里亲戚有再多不是,根植于血脉中的羁绊是无法割舍的。家庭成员间,是无法用恩怨情仇来简单解释的,其实弟弟无论是怎样一个人,无论成功,失败,经历了现实的跌跌撞撞之后,依然能够化解、原谅、包容、理解的都是那份亲情。

日本人,甚至现代社会的我们,人和人之间都存着一层隔膜。我们学不了欧美式的亲密,几千年的文化里已经熔铸了家庭成员之间的高下、话语权的分割、等级的分野等等。普通人之间尚不能交心,而本因亲密无间的家庭成员间因为价值观的差别、时代造就的区分、环境的不同和天然的伦常观念,同样形成了一层隔膜。我不太习惯浓烈的情绪表达方式,而日本独特的文化特质,更清淡、更疏离,用看似不经意的小细节突破那层隔膜。

《母亲》里的吉永小百合,隐忍、坚韧、执着、温柔、坚强,典型的大和民族母亲形象。她和我们中国人的母亲形象特别重合,接近,因而容易使我产生共鸣。另外,是枝裕和的电影语言很冲淡,日本文化里的仪式感有特别让人产生宗教性的共鸣。双重的力量,形成了一种伟大的美和受难者的形象,为善的延续塑造了善与美的雕塑。每一次琐碎日常生活的展示,都是一次对母亲这个形象的加码。阿照出言不逊时的慌张,看到丈夫落魄样子时的不忍,对山崎君的感激与依恋(是对一个男人撑起家庭的那种依恋),对父亲试图拆散自己的坚持,每一次的积蓄都是为了最后情绪的爆发。而这种爆发,恰恰不是用一种歇斯底里的方式展现,而是以一句“没把你们照顾好,抱歉”,轻轻送出,但那种震撼,无与伦比。

母亲在战时,坚强的撑起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这种人性人情之美,与战争的残酷、无情、动荡和破坏,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善与恶的对垒,用母亲柔软的肩膀和绵延不绝的母性力量战胜贫穷、残缺和苦难。宛如工笔画一般,100多分钟的时间,巨细靡遗的表现一个母亲在战争中支持起一个家庭时的左支右绌,每一个细节都是爱的赞歌。静默是最伟大的力量,而《母亲》里的吉永小百合恰恰用静默的爱呐喊出对战争之恶的宣言。

《上帝创造母亲》里讲:她必须能够经受任何的荡涤,但不是塑料制品;有一百八十个活动零件,可以任意更换;靠不加奶和糖的浓咖啡及残羹剩饭运行;具有站立起来就不会弯曲的膝部关节;拥有一种能够迅速医治创伤和疾病的亲吻,从骨折到失恋都能治愈;此外,她必须有六双手……

片子最后,临死前,当女儿说她可以闭眼了,可以和死去的亲人在天上团聚时,她则说出了全片最震撼人心的话:不想在来世见面,只想在今生和他一起好好活着。这时刻,是爱的升华,是爱的礼赞。同此,我想到《弟弟》里弥留之际,弟弟还念着给姐姐的女儿起名字这件事儿;想起《入殓师》里在殡仪馆工作的爷爷,最后一眼看躺在棺材里微笑着的奶奶,轻轻一句:多谢。

这一刻,泪流满面。

娶妻当如佳代,做人当如山崎,你们呢?

 短评

1. 战争是山田洋次永远的主题,却以这种旁敲侧击的温柔方式出现,让人们去反思,如果你也置身于那个环境,该何去何从,如何行事为人。2.没有这样的母亲,很多人无法走过战争。

6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日本的军国主义不止给我们带来了痛苦他们自己同样不要恨日本人错的是日本军国主义

10分钟前
  • 疾走
  • 力荐

你妹你妹你妹。。。这种题材杀我。。细节什么的杀我。。。

11分钟前
  • 阿朽
  • 力荐

六十三岁的吉永小百合,演技是没的说,就是年龄多了快一半太勉强了。坐在自行车后座的老大夫好像龟仙人。

15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吉永小百合演技没有任何话说,但让一位六十多岁的人去演一个三四十岁的母亲,不论保养得多么好,还是让人有种错位的不适感。电影平淡中蕴含力量,并无刻意煽情但却让人始终酝酿着情绪,在结尾处终究泪水决堤。看这样的电影让人真的能够静下心来感觉家庭的温暖。 ★★★★

20分钟前
  • Q。
  • 推荐

行文朴实有爱

24分钟前
  • 小刘
  • 力荐

淡淡的忧伤,淡出鸟来。

29分钟前
  • StarKnight
  • 还行

塔苦桑比金~~~

32分钟前
  • 福 禄 夀
  • 力荐

从父亲死亡的噩耗开始哭到最后,整张脸被我弄得狼狈不堪。最感动的情节是小山对于佳代的爱,直白的却又是隐忍的,那场在玄关的告别尤其让人痛彻心扉,握手与相拥。爱上不该爱的人,死亡终将把我们永远分开。

33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山田洋次作品,改编自黑泽明生前的御用场记野上照代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给父亲的安魂曲》。今天恰逢8.15日本投降抗战纪念日,很多人只颂扬它歌颂母爱(确实也是),但我看它更是日本本土反战影人对二战的无声抗议。母亲临终,宁要俗世的相守不要天堂的欢聚,点睛之笔。

35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力荐

细节、场调都是看的出来的老。63岁的吉永小百合演40岁的人妻,37岁的檀丽演刚上大学的素女,完全是个妖精阵容啊。另外对坚韧能干顾家的良家妇女表示敬意。

39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专题资料备份。

40分钟前
  • iokanaan
  • 力荐

山田洋次和宫崎骏一样令我敬佩,因为正视历史。战争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好处,看到这一家人深受战争之苦还是很令人悲哀的。因为反对战争被关押致死的父亲,因回广岛侍奉母亲死于原子弹的姑姑,战争末期被征兵死在太平洋的小山,无辜的平民为军国主义付出代价,多么不值。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为母亲泪目。

41分钟前
  • 津五渡
  • 力荐

无视不合理的事情 才可以活下去

46分钟前
  • Yolanda
  • 推荐

妈妈,我爱你

51分钟前
  • 浮生若夢
  • 力荐

永远守护的灵魂

5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妈妈回程时一直在哭,我很诧异她为何能流那么多眼泪”

57分钟前
  • 桃子
  • 力荐

3341 日本本土平民家庭经历的二战

1小时前
  • 我还是我
  • 还行

喜剧式的小津安二郎。 同声传译很赞呢。

1小时前
  • mOco
  • 还行

“她必须能够经受任何的荡涤,但不是塑料制品;有一百八十个活动零件,可以任意更换;靠不加奶和糖的浓咖啡及残羹剩饭运行;具有站立起来就不会弯曲的膝部关节;拥有一种能够迅速医治创伤和疾病的亲吻,从骨折到失恋都能治愈;此外,她必须有六双手……”

1小时前
  • 一湄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