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的男人

剧情片美国2009

主演:迈克尔·斯图巴,理查德·坎德,弗雷德·迈拉麦德,Sari Lennick

导演:伊桑·科恩,乔尔·科恩

 剧照

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2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3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4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5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6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3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4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5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6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7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8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9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01:41

详细剧情

  拉里·戈普尼克(迈克尔·斯图巴 Michael Stuhlbarg 饰)是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城区某大学的物理教授,学校正决定是否颁发给他终身教授资格时,一位韩国学生向拉里抱怨考试评分不公,遭拒绝后则向拉里行贿。与此同时,拉里的妻子朱迪斯(莎瑞·莱尼克 Sari Lennick 饰)说她爱上了鳏夫塞·艾伯曼(弗雷德·迈拉麦德 Fred Melamed 饰),要求离婚。不仅如此,拉里的无业神经质哥哥亚瑟(理查德·坎德 Richard Kind 饰)越来越成为负担,儿子的犹太成人礼在即,女儿偷钱准备为鼻子做整容手术,而一封匿名信更是要将他的前程毁掉。焦头烂额的拉里求助于多位犹太牧师拉比,但信仰便能帮他走出困境吗?  本片获英国电影电视协会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及金球奖音乐剧和喜剧类最佳男主角提名(迈克尔·斯图巴)。

 长篇影评

 1 ) 理性之下露出了反秩序的马脚

科恩的形式系统,通常就是最通俗、最平庸的视听形式系统。只不过,他们喜欢在惯常的大众化叙事模式上钻个小洞,或剪个小口。这个小洞或小口,不起眼,可是个漏风的关键!整体的平淡无奇和这个不和谐的小口子形成对比——仿佛白纸上的小黑点。小口子太小,因此才引人注目,我们试图捂住它。但动作的慌乱和小孔的扩大——这种冲突,预示了日常生活的荒诞性,电影就生长在无法自圆其说的开放性边缘。

有人说这部电影让人联想到《美国丽人》,对。但科恩兄弟在美国丽人的头上钻了个小孔,如果你因此就批评他是一部反映美国中年危机的电影,那就是没看懂。
本片的基础是,非理性连串事件,与理性主义者被动地连串掩盖的矛盾。

男人,坚持在他的轨道上前进,出现了无数问题,但最关键的问题,是他相信自己的轨道。他从来不曾怀疑自己的轨道,而是努力将世界合理化。
他试图堵住那个忽然出现的小黑点。
比如他执着地使用确定性的方法,证明真理的不确定性。
比如理性地解释老婆想要个“解脱”,理性地解释一个F成绩的正确性,理性地为自己的一系列倒霉事儿寻求一个解释,他的委屈不是情感性的,而统统是理性的。
因此,他就像讨个说法。但反思会加深苦恼,他不愿接受瓦解了、失效了的宗教,也不愿承认非理性的脱线。

一个严肃的人,捍卫理性角度:每个小黑点儿都有其历史使命。一切小黑点儿都有它的命运。
但是,对不起,什么都没有。一切偶然的灾难和荒诞的巧合。OK,科恩用了弗洛伊德梦的阐释,男主人公在性方面的释放,以及犹太人的身份恐惧感。
是压抑的情感。是过度理性的非理性释放。
如果你是个严肃的人,那就危险了。面对严酷的偶然性,理性这种宗教是个黑洞,情感吸进去,攒成个炸弹。
一个人莫名其妙的死在你面前,或者同时撞车,别人死了你没死,这是没法解释的。
还想把它统统合理化吗?

回到开头,实际上,妻子和丈夫,妻子相信老头是鬼,而丈夫则相信老头是人。每个人都努力将自己的“故事”合理化,并认为把握了真可理。
真理是什么呢?
好像异教徒的牙齿,每个人都可以编写一个理由。

宇宙有个美丽的蓝图吗?
或者美丽蓝图只是愿景
世界的荒诞性在于理性之下露出的反秩序的马脚。

 2 ) 后来呢?第二个拉比的故事

通过中文字幕整理而成,为了使得阅读顺畅,略有增删。杂感附后。








——————————————

——你认识李·苏世曼吗?

——苏世曼医生?我想我……是的,我知道他。

——他有没有告诉你一个关于异教徒牙齿的故事?

——没有,嗯,什么异教徒?

——是这样的,有一天李在工作,你知道,他在医院负责牙齿矫正手术。当时他正在给病人做塑料牙模,用于牙桥矫正。模具成型后,李正在做制作牙套前的检查时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似乎有东西被刻在病人下门牙的内侧——那是一排希伯来字母——Hey vav shin yud ayin nun yud Ho-she-ay-ni,意思是“帮助我,拯救我”。是的——在一个异教徒的嘴巴里。于是他打电话把那个异教徒叫回来,假托说,需要再次测量牙齿,偷偷用镜子照了照——没错,那几个字母就在那里,Ho-she-ay-ni,“救救我”。真麻烦——苏世曼回到家里,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苏世曼医生开始研究其他病人的模具,可是不论是异教徒也好,犹太人也好,都没有刻字。他往自己的嘴里看:没有;他往老婆的嘴里看:也没有。苏世曼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或许他不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贤人,也不是玛莎可拉比,但他对《光明篇》和《神通法》还是略知一二的。他明白,每个希伯来字母都对应着一个数字,于是他找到了:8-4-5-4-4-7-3,七个数字——也许是电话号码?也许。

他拨了这个号码:“你好,你认识一个非犹太教人,克劳斯,拉塞尔·克劳斯吗?”

——“你是谁?”

——“你是哪里?”

——“ 布卢明顿的红猫头鹰杂货店。”

——“ 非常感谢。”

于是苏世曼去了那里。那里确实是一个红猫头鹰杂货店。苏世曼回了家,他还是想不通:他一定要找到答案,要不然就没法再睡着了。于是他来见拉比(也就是我,纳赫),
他走进来,就坐在你现在坐着的位子上。他问:

——“这一切是什么意思呢,拉比?这是上帝发出的信号吗?‘救救我’。我苏世曼,应该做些什么,才能帮助这个异教徒?但做些什么?牙齿上又没有说。或者,也许我应该帮助人们实现更合乎道德的生活?《神通法》里有答案吗?《光明篇》呢?或者,根本不存在什么问题?告诉我,拉比,这样一个信号到底是什么意思?”

——那么……你怎么跟他说的?

——这,有关系吗?

——这难道不是你想要跟我说的吗?

——好吧。我当时对他说,“牙齿,我们搞不懂;上帝的信号,我们也搞不懂;而帮助别人呢?不是坏事。”

——不,不,那几个字到底是谁弄的呢?是给苏世曼看的吗?或者给发现的人?或者,只是...给,给...

——我们不可能什么都知道

——你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个故事?后来呢?苏世曼后来怎么样了?

——还能有什么呢?没什么事,他照常工作呗。有一阵子,他检查每个人的牙齿,看是不是有新的信息,但再也没有发现。很快,他发现,自己不再检查了,生活就恢复正常了,这些问题不再令他苦恼。也许就像牙疼一样,有时候感到一阵疼,然后就消失了……

——我不想这一切消失!我想要一个答案!

——当然,我们都想要一个答案。但上帝不欠我们答案,拉里,上帝不欠我们任何东西,是我们欠上帝的。

——如果他不给我们答案,那为什么要让我们感受到这些问题?

——他没有告诉我为什么。

——那个异教徒后来怎么样了?

——异教徒?谁在乎呢?




——————————




这一段可以算是电影中另一个比较重大的“和主轴脱节”的地方,由一个犹太教导师说出的一个犹太牙医的故事。第一个“脱节”便是影片开头,风雪中的奇遇,那可以认为是关于认识世界的隐喻,对于同一个现象(同一个人),丈夫与妻子基于自己的了解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断和处理——那么问题就是:谁是对的?那个老人是活人还是鬼魂?导演让他重新步入了风雪之中,和主角拉里后来在课堂上教授不确定性原理时的“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一语遥相呼应。当世界和自己了解的知识(别忘了它们也来自于同一个世界)相冲突时,哪一个才是真的?

回到上文,这个虎头蛇尾的故事,是想说什么?如果后来那个异教徒“被拯救”了,那么可以看作一个宗教中常见的“神迹”;如果牙医发现了希伯来文是某种细菌腐蚀的结果,那么这是《走近科学》;……但是牙医不再追究这事了,异教徒不知所终了,故事好像也只能这么结束了——一个不能算结束的结束,无怪拉里一肚子不满地追问:后来呢?后来呢?

他得不到这个故事的“结局”,因为它本来就没有结局。正如他苦苦寻求的生活中各种问题的答案:“如果他不给我们答案,那为什么要让我们感受到这些问题?”

生活不是算术题,写满一块黑板算不出结果可以再写一块,直至得到一个正确的赏心悦目的等式;生活也不是小说,写完一段后可以打上一个句点,插入一个分页符;你可以对着无奈的生活提出一百个问题,但却得不到半个答案。算术题中,“无解”也是一种解答,而生活中的“无解”根本不能让人心安。

为什么她会背叛我?为什么他不肯离婚?为什么身边的人都不理解我?为什么要上学?为什么要去信仰?为什么每次排到我的时候巧克力味儿的雪糕都卖光了?

没有答案。

对于狗血飘零的人生,首先要勇敢地承认“我们不可能什么都知道”,然后以“Who Cares”的心情去滑翔。觉得自己生活中存在太多问题?想想是谁提出了那些问题。

 3 ) 一个严肃的人……科恩兄弟,你们就烂吧!

  本片自打开始就没有严肃过,一直以一个吊儿郎当的姿态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个海报真是绝配,一个严肃的人,搭配的场景是主人公larry站在自家房顶偷窥隔壁正在天体日光浴的少妇……

  那个异教徒的牙齿的故事真烂啊,听起来就像是马伯庸写的一样。

  直到最后,我们仔细回味资格最老的教士对主人公儿子的那段有可能最重要,又有可能让人一头雾水的台词,不禁哑然失笑。

  When the truth is found to be lies

  and all the hope within you dies

  then what?

  这他妈不就是Jefferson Airplane的歌词吗!就是那个在电影中不断出现的Somebody to love的歌词

  所以larry 你还一直在较劲为什么找不到答案,答案就在那耳机里。

   don't you want somebody to love

   don't you need somebody to love

   wouldn't you love somebody to love

   you better find somebody to love

 4 ) Live with it

the opening chapter is a big hint. the schrodinger cat is a big hint. the tooth back letter is a big hint. how sturbbon a man is to still hope to get an answer for the flim.

live the life, live through it. Even everyone knows for sure that the end is coming, few of us are wise enough to really understand and accept it.

coens are born flim makers. No gun shooting, no car chasing, no sexy blondy, they told a plain story with a whole new perspective.Just like Rabbi Scott has told larry, with a wondering eye, life will be different.

Receive with simplicity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to you. It really requires guts.

 5 ) 写两句

我有一个很亲密的朋友,很喜欢看电影,家里的碟也大概好几千,但是谈不上喜欢看科恩的电影,这就好比一个喜欢听音乐的人却不喜欢周杰伦一样,朋友没少被我教育,但我从来没有说服过她,她的理由只有一点:虽然我也觉得科恩的电影很好看,至少能看完不打嗑睡,但我真的不知道科恩的电影都在说什么。 一部电影要看完很简单,但看完一头雾水却不知道在说什么,这仿佛让一个英语盲听50 CENT的绕舌歌曲,节奏很好,声音很棒,却一句没听懂,这当然就不会去喜欢。但如果你用金山词霸把歌词都机译一遍,然后再听一次,那也许你就会真正发自内心的去喜欢它了。科恩的电影也大多数都是如此,它们外衣光鲜华丽,看起来都很美,以至于会让人忽略到只是喜剧片,可实际完全不是,科恩的电影从来都不是只用一遍就能搞定的,除去少数几部如《少妇杀手》《残酷难忍》之外的纯商业片之外,科恩其他的电影都有着严谨的个人风格,黑色幽默的外衣下都蕴藏着一颗坚硬,冰冷,残酷的内核,以及对生活哲学的沉思熟虑,《严肃的男人》就是科恩电影风格延续的精彩之作,不谈那什么让人头晕的雪定锷定理和测不准原理,我只用没文化的词句来理一理这部电影,也是我自己的一些个人看法,权当是给朋友的又一次教育课。 《严肃的男人》故事很简单,拉里一是位犹太籍的物理学教授,上帝忠实的教徒,平日里行善,做好人,却终日处在不确定的各种复杂的困难漩涡当中,电影在这大大小小的冲突中带来了许多的黑色幽默和闹剧,一直到结尾,也没有个完整的结局。电影第一次看完很容易让人想到郭达的小品,所叙述的故事都是我们身边所熟悉的场景,老婆不忠,朋友抢妻,儿女劳神,弟弟弱智,升职惶恐,这一切无非就是一场生活闹剧,只博一笑,尔后等到龙卷风一吹,儿子一立,歌声响起,字幕出现,完全就是一头雾水,什么想法都没有,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很多人认为电影开头发生在欧洲东部的短片与电影本身毫无关系,但恰恰相反,这个短片就是与电影极为重要的一个基础,伊桑就在访谈里说:“这个故事让电影产生了有趣的共振。”家中擅闯恶灵的故事至少说明了三个意义: 一:奇迹的背后并非就是幸福(指得到帮助却招来恶灵的农夫)。 二:做善事并非就有好结果(指汤都没喝上就被刺倒的恶灵)。 三:坦然接受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事情(指那位凶悍的老妇杀手)。 弄清楚这三条,那电影中的诸多闹剧和喜剧的背后,你也就能明白《严肃的男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一部电影,尤其最后一条则是对电影主题最简单的概括。 主人公拉里,在电影中是一位致力去寻找生活答案中年困惑男,他最多的台词就是:WHAT?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拉里永远都认不清眼前的事实,他逃避对待生活中所有的困难,无论在沙滩上,还是在传教士的办公室里,拉里透露出来困惑都不是如何去解决生活问题,而是只是一味的追究自己从不觉得有任何问题的生活,却就是处处与自己想象的背道而行。从电影中抽离出来,拉里的形象其实社会的一个缩影,面对困难的许多时候,我们都是一个如此愚笨固执的拉里。 在电影里,拉里寻找答案的过程也是相当充满妙趣的,起初在沙滩上,女人给她的回答是:你不必独力承担这一切,因为我们是犹太人,若有疑惑,就总能从先人典故中寻找答案。于是接着拉里去找有丰富典故知识的传教士,初级传教士说:这就是生活,你必须把这事当作上帝的意愿,当然你不必要去喜欢。这时拉里仿佛领悟到了一些,所以他会说:“老天就是老板,老板不一定是对的,但是他就是老板。”,可这并不是拉里想要的最好答案,他依然无法坦然面对这生活中的糟糕事情,于是拉里到了中级传教士那里,这位大师在说完一个完全不搭界的故事之后,意味深长的对拉里说:困难就像牙痛,过一阵子就会消失,不要问为什么苦难在自己身上,找答案是不对的,上帝不欠我们任何东西,而一直是我们亏欠上帝的。。很显然,这不是拉里想要的答案,所以他最后去找马沙克大主教,但却屡次被拒,继续深陷在困惑的答案当中。拉里最后的一丝解惑希望也被破灭了,但这个过程中,劝解拉里的话语却是现实中我们应该明白的至理明言,如果你过的生活与你想象的不一样,但那并不是意味着我们最后都要解翻释为什么会不一样,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无法解释的。困难就好像是电影中弟弟脖子后面的那颗毒瘤,一直存在,没有原因,但总会消失,当坏事发生在好人身上时,我们应该要学会怎么样去接受现实,并继续前行, 《严肃的男人》中儿子的角色起初是与父亲并重而行的,但渐行渐远之后,电影开始着重于父亲,中间又把儿子这条线淡化了,直到结局才重拾起来,不光是前后呼应,这还是一处最精彩的结局,电影开始的并线就隐喻着儿子的以后就是父亲的现时(儿子从小听耳机,父亲耳朵在检查),儿子顽劣之余还自学念经文,以便顺利通过洗礼,而电影的最高潮便出现在教堂那一幕,父亲苦等的洗礼终于来临,儿子顺利通过便做可以做一个严肃的人继续如自己一般生存在这世上(总有人质疑为何《严肃的男人》可以提名奥斯卡的最佳摄影,那只要重复再看过这段的人就不会再有疑虑了,其实电影特意使用了很多倾斜摇摆的摄影手法来隐喻生活的不确定性,Roger Deakins的摄影真是一流。),电影结局便是呼应电影的开头,儿子矗立于凶徒同学身后,迎面而来的是乌黑的龙卷风,这也象征着即将成长的他所要面对的不光是来自人的困难,还有上帝的不确定安排。 同样的黑色幽默的外衣,与《阅后即焚》的纯讽刺不同,《严肃的男人》有着更为冷静和残酷的内核,而且科恩的手法越来越细致和娴熟,精练风趣的人物对话,独特的叙述风格,还有意味深长的生活思索,科恩不再是只想在电影中表达生活残酷的冷面笑匠,而成了探讨生活真谛的哲学大师。无论你是不是看得懂这部电影,我相信凡是有知觉的人,都会从电影中接收得到电影中所传递出来的某种意义。你若还真要问我科恩的《严肃的男人》是什么意思,我只好告诉你,这只是一部关于“这都是什么意思”的电影,这就是电影的意思。。

 6 ) 认真做人——A serious man

香港国际电影节曲终人散,回想起来,我们重新发现了龙刚的魅力本色,不禁为他鼓掌;安哲罗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的新作《时光微尘》(The Dust of Time)严重失准,令人失望,而以单一部电影计,我的最大收获就是科恩兄弟(Coen Brothers)的A serious man。

电影一方面延续了科恩兄弟一贯地教人啼笑皆非的黑色幽默,婚外情和钱外怪的母题当然少不了,之前的Burn After Reading用了五大明星,今回却转过来没有巨星挂帅,更重要的是,科恩兄弟摆明车马回归他们的犹太传统,在影片中探索宗教问题。

影片起初教人以为科恩兄弟故弄玄虚,先引述中世纪犹太拉比Rashi的一番话——Receive with simplicity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to you. 然后,又以一个雪夜的离奇故事作为引子,似乎同一件从不同角度看,完全不同,丈夫只是请老人来访喝汤罢了,妻子一口咬定老人是邪灵,手刃老人。日常可能是比较简单的,但一个人从宗教的角度出发去审视生活,有时就会变得复杂了。似乎Rashi的话不无道理。

电影进入正题,却与引子中的旧世界倒过来,当日常的事变得复杂离奇,一个人从宗教的角度出发去审视生活,可以变得简单且一如Rashi所言吗?主角是犹太籍物理教授Larry,弟弟有科研才能,但他生病兼惹上官非,妻子要办离婚,令Larry苦不堪言,女儿要整容,对叔叔占用厕所不满,儿子要行成年礼(bar mitzvah),却不像一个成熟的少年人,Larry终生职位快到手了,却因学生的贿赂之财而顿生波折。

但从另一角度看,弟弟仍安然无事,搬出去就解决了女儿的投诉,妻子的情人横死,和Larry仍有复合可能,儿子的成年礼总算过了关,贿赂之财也许可以救Larry一时之财困。而最后,一切面向开放性,只余下各种可能,弟弟的官非不知如何解决,复合只是可能,女儿不知会不会听父亲的话,儿子面对龙卷风暴,Larry的健康可能有事。

是的,A serious man呈现了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一个大麻的世界,一个突然之间天昏地暗的世界,一个在龙卷风下秩序顿失的世界,从物理的角度出发,也是一切不确定——这只是问题的开端而已。科恩兄弟轻轻地探询犹太的宗教文化能不能够为一个充满机遇与可能性,带来一点稳定性,历史、前人与拉比的经验可不可以给与教导呢?

片中Larry咨询了三个拉比,彷佛面向人生的三个逃生出路。第一个年轻拉比教他用新角度看世界,第二个拉比告诉他,我们不能够知道上帝的启示,但帮助他人不失为好事,第三个老拉比根本不想见他,Larry要求谈一下,老拉比却推说正在思考。但当成年礼后,Larry的儿子会见这位老拉比,老拉比开金口勉励他be a good boy,其它呢,一如高挂在老拉比办公室墙上,由卡拉瓦乔(Caravaggio)所画的上帝命阿伯拉罕杀长子艾萨克图——这是一个荒谬的世界,人的思维、理性和道德都不能救渡人,be a good boy是做好自己的本份,至于更进一步了解上帝的意思则似未可知。万事不确定,上帝又好像在某处盯着我们,噩运更随时登门而来,令人老是感到惴惴不安。

Larry仍是迷茫,他想做一个serious man,认真做人,但他的生命中出现了许多serious problems,教他不断想知道应该怎样做,他在学问、事业、道德、家庭、社群等等方面都下了功夫,但他的生命还是一团糟。高安兄弟没有说教,他们用故事自身说话,他们并没有让Larry轻易找到答案,也不可能找到确切的答案。A serious man是一部由问题意识带动的电影,很深刻,也是今年目前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最引人深思的一部电影。

 7 ) 严肃的男人到底在说些什么——从老无所依说起

一、从《老无所依》说起
  
  在讨论《严肃的男人》之前,我先说说科恩兄弟的前几部作品。因为一个创作者尽管一生会创作许多题材,但探讨的主题却往往只有一个或几个。这也是候孝贤说的“一个导演一生只拍一部电影”的含义。
  科恩兄弟在国内广受关注应该是2008年《老无所依》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之后。得奖带来的名声使他们迅速勾起了大量中国观众的好奇。但同时《老无所依》也使得大量中国观众大呼莫名其妙。这是由于广泛的电影观众对于电影的需求仍集中在感官刺激的层面,电影对于多数人来说只是一门消遣娱乐项目,既不具有现实意义,也非某些高深晦涩的人文主张的载体。像《老无所依》这样的电影,应该说需要观众具备较高的知识和审美素养才能理解和感受。《老无所依》让许多人纳闷的地方,恰恰是科恩兄弟长久以来的一个创作主题——即探讨偶然性和命运的关系。
  假如你问别人,人的命运是由什么决定的,我相信多数人会回答性格决定命运。换句话说,我们普遍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命运是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能控制的。当然,我们肯定也不会否认,客观环境也影响着我们的命运。所以,当我们运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利用、改变甚至创造客观环境时,其实也就是在书写自己的命运的过程。大多数影视文艺作品对于人类的存在与命运的关注面也就在此。在我们读到的大多数故事里,都是讲述一群立场和动机不同的角色各自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实践自我意志。这些不同的意志往往还站在价值对立的两个面。由此,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搏斗就展开了。
  但是,遍阅科恩兄弟的作品你会发现,在他们的许多创作里有一条一而贯之的主题,就如我前面说的,他们从另外一个切入面去关注人类的存在与命运——即偶然性对人类存在和命运的影响。
  我们再回过头来理解《老无所依》的具体情节,尤其是里面最让普通观众纳闷和感觉无趣的地方。比如牛仔的下场,本来他和杀手是故事里的死对头,观众或多或少会期待着他们间的最后大决战。可牛仔竟然在杀手面前堪称完美地展现了自己智勇双全的一面后,莫名其妙地被另一伙和故事主线毫无关系的强盗劫杀了。杀手的退场也有点奇特,他遭遇了一场车祸,然后逃走了。而这场车祸是完全孤立的情节安排,它和主线剧情、和牛仔、和双方争夺的财物都全无关系。还有,那名追查杀手和牛仔的老警长就更郁闷了——他从头到尾,都没有真正接触到杀手或牛仔任一方。他的所有努力都是徒然。他的存在甚至没有影响到杀手和牛仔的命运。影片里所有人物的命运,仿佛被一股更大更神秘的力量掌控着,落入了无常和偶然性的主宰。

  二、再到《阅后即焚》
  
  在科恩兄弟过往的创作里始终存在三个关键词:命运的偶然性、罪案题材、黑色幽默。其中,对命运的偶然性的探索是他们一贯的主题。而黑色幽默则像他们叙述语言的基调,是他们几乎所有作品里都存在的。而罪案题材应该是他们非常偏爱的一个领域,但他们也拍过一些别的题材作品。而这部《阅后即焚》,像是一部把科恩兄弟的三个关键词高度结合的作品,我认为它也是理解科恩兄弟的创作风格的一把钥匙。
  在科恩兄弟早期的作品里,像《血迷宫》、《米勒的十字路口》、《冰血暴》、《了不起的勒博斯基》、《缺席的人》等等,都是罪案题材,但都有着一些乌龙事件或无厘头桥段,让观众感受到命运的荒诞和因果的非必然性。而《师奶杀手》更是完全把黑色幽默提炼出来拍成了一部近乎标准的喜剧。可是《老无所依》的故事却罕有地沉重,在这部片里几乎察觉不到幽默的存在。而我下面将说到的另一部片《严肃的男人》,却又不是罪案题材的故事。
  《阅后即焚》则围绕着一宗由布拉德·彼特和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合谋去勒索乔治·克鲁尼,结果彼特被克鲁尼错手杀死的案件,表现了当事人及一些相关人物因事件而毫无逻辑地被改变了的命运。这个故事几乎无法总结。偶发和突发事件层出不穷,让角色们措手不及掩耳。故事里没有哪个角色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或体现在为改变客观环境而作出的努力中的。一股充满偶然性和不可预知的神秘力量掌控了一切,一些很偶然及不相干的因素被粗率地剪切到了一起,使事态始终朝着不可预知并且缺乏意义的方向前进。
  在影片最后,那个政府高官追问负责彻查此案的部下,“从这件案子中我们得到了什么教训?”我相信这也是所有观众想问的,到底这些错综复杂又莫名其妙的事件背后,隐藏了什么经验教训或深刻意义?我们应该如何去归纳和总结?然而,他的那名可怜的部下,只能用呆若木鸡的表情回复他。于是他骂了一句“What the fuck!”——这其实是一个精辟的总结——“What the fuck”就是我们面对命运无常的绝对性时惟一能表达的态度。

  三、《严肃的男人》到底要说些什么
  
  这部片是去年上映的,是科恩兄弟暂时为止最新的一部作品。当初看完此片后,我想象得到肯定有许多人要问,到底这部片都他妈想说什么啊?
  科恩兄弟并不是没有拍过晦涩难懂的影片,事实上他们拍过一部《巴顿·芬克》,当时也让很多人,包括我,看得很痛苦。在那部片里,科恩兄弟模糊了角色的想象空间和现实空间,情节在现实和超现实间来回切换,而又不向观众提示每次的切换点。可是《严肃的男人》带给观众的不解却完全不同。如果讨论故事的具体情节,《严肃的男人》可谓很现实很直白。它一没有复杂的情节,二没有故弄玄虚的表述。但是,恐怕很难有人能把握准这个故事的意义。而这也是大多数观众的疑问所在——这个故事有什么意义?我这里说的意义,并不是指那层广受创作者厌恶的“通过讲述故事传达意识形态”的含义。我所说的意义,是指故事的主题。到底创作者想通过这部影片表现什么。假如什么都不想表现,完全彻底地无意识和无意图,那我想无论谁也无法进行创作。哪怕你的创作就是为了否定创作意义的存在,那这也仍然是一种意义嘛。而《严肃的男人》的主题,其实就是科恩兄弟的那个老命题——关于人类在命运的偶然性之下的处境。当然了,恐怕你会说,这个很类似宿命论,是老生长谈嘛,表达这个的影片不是有很多吗。但是,几乎没有什么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怀和表达是接近科恩兄弟那么纯粹的。我们任何人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感觉到命运的无常和偶然性。但作为一宗叙事创作,如果你单纯去刻画这点,必然会使故事支离破碎,缺乏主心骨。而科恩兄弟这样做了。他们几乎一直做这个,但只有这次做得最彻底。在他们以前的故事里,事态发展的因果关系常常被切断,看似要线性发展的事态忽然被不相干的因素弄得错综复杂,背离预期。仿佛是要嘲弄观众一般,故事里的角色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做的努力,以及情节的整体铺垫和趋势,几乎已清清楚楚地在观众脑海里展现出一幅整体的图景了,就像一个画家已在画布上起好了草稿、定好了色调,旁观者以为马上就要看到活灵活现的细节描绘了——可是忽然间,画家拿出一支喷枪把画面涂了个面目全非,使所有人愕在当场。但毕竟,科恩兄弟以前这样干的时候,没有这次那么直接和纯粹。比如《逃狱三王》里的人物尽管受尽了莫名的因素摆布,但毕竟故事整体上有着传奇的色彩,而讲述方面也处处流露黑色幽默的基调。但《严肃的男人》除此以外别无其它。
  《严肃的男人》的故事很平淡,就是一个普通人的一段普通生活。尽管里面也表现了一些关于中年危机、父子代沟、犹太社区文化和美国与亚洲移民的价值冲突等等的元素——但情节本身仍然是零散的。你很难说这些元素的拼凑包含了创作者的某个具体的意图。换句话说,并没有所谓的情节意义存在。同时,这里也没有科恩兄弟招牌式的罪案描写和黑色幽默。
  或许也是由于故事过于平淡,故此科恩兄弟在影片开始前安排了一段极富隐喻色彩的寓言故事——一对夫妻,在一个严寒的雪夜,丈夫从外面归来,称路上碰到了一个亲戚,并且把他带了回家。妻子听后震惊地表示这个亲戚早已死了,跟来的必然是魔鬼。然后这位亲戚进来了。妻子质疑他,但他矢口否认自己已死,声称是这位妻子记错了。最后妻子一刀扎进了亲戚的心窝,亲戚踉跄着跑了出去。故事到此结束。
  科恩兄弟安排这个短故事应该是为了揭示影片的主题。这个故事充满了doubt。它既没有解释这亲戚是人是鬼,也没有讲述他的下场如何,所以这个故事有四重可能性:这人是鬼,被妻子扎死了,死在外面;这人是鬼,但没被扎死,逃掉了;这人是人,他被妻子扎死了,死在外面;这人是人,但没被妻子扎死,跑回家了。对于那对被吓坏的老夫妻来说,事情尽管发生了,但什么都没留下。他们没办法知道事情的真相。对于四种可能性的推断,他们既无法证实任何一种,也无法证伪任何一种。换句话说,客体世界有着许多可能性,但一切都是未知——既不可预测也无法验证。
  接下来身为教授的男主角在故事里所负责的课程又是一次对主题的隐喻。他讲述的是量子力学里的“薛定谔的猫”的假设。量子力学是一门复杂而深奥的学问,我并不了解。但量子力学和传统力学有一点广为人知的分歧,就是始自牛顿的传统力学对于物理的变化总是有着可以演算和求证的确定答案。譬如说你在一万米高空扔下一个一公斤的铁球,一分钟后这个铁球处于海拔多少的高度,这是通过公式能算出来的,并且无论测试多少次结果都不会错。传统力学里的一切物理变化,包括动能、势能、温度、质量、速度等等一切的物理现象,都有着确定的公式和答案。可是,当自然科学发展到微观领域后,科学家惊讶地发现,宏观世界里从没被证伪的物理公式,在微观世界里竟然行不通了。在粒子的世界,即使你完全掌握了一颗粒子的所有相关数据,你仍测算不出它的运动规则。而量子力学就是为了解决这种不可预测的规律而被提出的。量子力学用几率来代替传统力学里的必然因果。比方说,针对同样一段测试,量子力学给出的是结果为A出现的次数、结果为B出现的次数、结果为C出现的次数……但它永远不能像传统力学解释宏观世界时那样给出确定的答案。所以物理学家薛定谔曾作出了一个著名的假设(阐引自百度百科):
  因为在没有测量之前,一个粒子的状态模糊不清,处于各种可能性的混合叠加。比如一个放射性原子,它何时衰变是完全概率性的。只要没有观察,它便处于衰变/不衰变的叠加状态中,只有确实地测量了,它才会随机的选择一种状态而出现。那么让我们把这个原子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箱子中让它保持这种叠加状态。现在薛定谔想象了一种结构巧妙的精密装置,每当原子衰变而放出一个中子,它就激发一连串连锁反应,最终结果是打破箱子里的一个毒气瓶,而同时在箱子里的还有一只可怜的猫。事情很明显:如果原子衰变了,那么毒气瓶就被打破,猫就被毒死。要是原子没有衰变,那么猫就好好地活着。量子理论认为,如果没有揭开盖子进行观察,我们永远也不知道此猫是死是活,箱中之猫处于“死活叠加态”——既死了又活着,要等到打开箱子看猫一眼才决定(不是发现,而是决定)其生死。
  深入地探讨这个“薛定谔的猫”的假设是科学家的兴趣所在,而影片里借用这一科学假设来表达的内涵则是:命运是无常和不可预测的,没有公式去演算,也没办法准确测试。因果律并不存在,或仅存在于人类的认知领域以外。这些既是量子力学的概念,也是科恩兄弟借以对存在本质的一种叙述方式。
  或许恰恰因为生命的无意义本质,所以我们都对意义有着病态的追求,甚至不惜自欺欺人。无论是国外传统的宗教方式,或是国内的政治意识形态方式,或者是个人的理想主义方式,无一例外都在尝试赋予生命一种有意义阐述。电影,或是其它形式的文艺作品,当然无法就人生意义作出解答。但它们可以对人类的处境表达关怀。就像你身处一个绝对无光的黑暗领域,它并不试图向你描述有关光的一切,而只是轻轻给你披上一件温暖的绒毛外衣。影片最后以一句古老的智慧作为结语:以质朴之心坦然接受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receive with simplicity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to you)。这是我听过的最能温暖我心的谚句了。

 8 ) 《严肃的男人》:做一只淡定的猫

生活,应该是严肃的,还是扯淡的?这是个问题——对大学物理教授拉里·戈普尼克来说,这更是个严肃的问题。在科恩兄弟的导筒下,戈普尼克是个生活很严肃的男人:他严肃的对待工作,严肃的对待家人,严肃的对待邻里,严肃的对待自己的犹太信仰;换句话说,戈普尼克是个严肃的老师、严肃的丈夫、严肃的父亲、严肃的邻居、以及严肃——以前或许有点游离,但后来显然死心塌地——的犹太教徒。

科恩兄弟在片头加了八分钟的古装寓言小故事,一个雪夜不请自来的老者,妻子果断的给他胸口插了一刀,老者踉跄而去,但他究竟是魔鬼还是正常人,夫妻俩争论不休也没有结果。这与戈普尼克在讲台上不遗余力的描述的“薛定谔的猫”理论形成了巧妙的呼应。在量子力学中,“薛定谔的猫”形象的隐喻了微观粒子的随机状态,当然在这样高深的学术范畴中,那只猫是死是活与普通百姓无干,但若把这种随机性引申到日常生活和伦理道德的领域里,混沌之神难免使得一切都扯淡起来——观众们当然想知道,那个雪夜老者究竟是不是魔鬼?
康德说,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居然是可以被我们所认识的。而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不二法门便是因果逻辑,哲学家们会把这玩意总结成“logos”之类的东西,但是,事物之间的变化真的有因果联系么?量子力学已经彻底颠覆了这种朴素的认识观,上帝开始掷骰子了,这个世界不是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运行的,而是充满了匪夷所思的不确定性。

戈普尼克的分裂就在于他可以用满黑板的数学运算来证明事物的不确定性(梦中的这一场景让人忍俊不禁),而他在生活中却无法接受秩序的紊乱:为什么自己这么优秀,老婆竟会爱上隔壁的老鳏夫?为什么自己要给老婆和鳏夫腾地方,搬出家里住到汽车旅馆?为什么鳏夫好好的又出车祸死了?为什么鳏夫死了自己还要给他(自己妻子的未婚夫?)操办葬礼?为什么有人写匿名信诬陷自己?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几乎任何宗教都包含着朴素的善恶有报道理,所以戈普尼克多少有些置疑上帝(这一神义论的经典诘难藉由他哥哥亚瑟之口说出)。他要去找拉比(犹太牧师)告解,但是,高深莫测的拉比们要么不见他,要么就是讲一个连他们自己也解释不了的故事——就像我们费尽心思理解片头的寓言小故事一样,戈普尼克听了以后便更加抓狂。
很哲学的主题,却被科恩兄弟阐述得妙趣横生,笑点迭出、酣畅淋漓,如果要形容这种喜剧技法的话,必须得套用那套炒股软件的名字——大智慧。
可怜的戈普尼克,他不知道,在生活中,他也是那只薛定谔的猫,一切都不遵循逻辑。

一切都不确定,来自韩国的朴同学究竟想不想贿赂他,账单究竟是不是朴爸爸付的,戈普尼克统统不知道,但是,思忖再三之后他还是改动了朴同学的不及格成绩。
于是,乌云压城,龙卷风将至,医生打来电话告诉他:要跟他严肃的谈一谈他的X光体检结果。
影片结束了。未来究竟怎样,还是像那只薛定谔的猫。
猫是死是活,其实只有猫知道。
不过在我看来,所谓“严肃的男人”,也许指的不是戈普尼克自己,而是他的儿子丹尼。当他在吸完大麻的状态下也出色的完成自己的犹太成人礼后,他见到了那位父亲一直想见而无缘的犹太老拉比马沙克。马沙克把丹尼上课被缴的随身听还给了他,此时丹尼冀望着马沙克能说出一番深奥的人生道理来,但老拉比只是淡淡的复述了几句歌词——正是丹尼上课偷听的Jefferson Airplane乐队的那首《Somebody To Love》。
这个道理,正像科恩兄弟在片头引用的那句犹太名言:“以质朴之心坦然的接受一切”。
我们都是薛定谔的猫,区别仅仅在于,你能否做一只淡定的。
 
(刊载于《东方早报》2010年3月3日)

以上是给报纸写的稿,很短,感觉很多问题没写清楚,所以我再补个长的尾巴。首先声明:以下的影片解读纯属我个人的感受和分析,我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对科恩兄弟的创作原意做出明晰的判断(其实这本身就是个伪问题),还是那句话,电影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的不是导演,而是每个观者自己。
在进入正文之前,先抄一首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普希金
 
看完电影《严肃的男人》或这篇影评的朋友,相信一定会对这首诗更有感触。
为了使论述显得有层次感,乱分几点吧:
 
1.叙事
主要从结构上讲讲吧,《严肃的男人》的叙事结构不复杂,但是用得相当精妙。

A.插叙
插叙其实很难用,搞得不好会搅乱整个叙事结构,但科恩哥俩给我们做出了良好的示范。片中的插叙主要有三大类:片头小序幕;片中第二个犹太拉比讲的故事;以及主人公戈普尼克多次出现的梦境。
先讲片头那个,故事的具体涵义第4点再论,从结构上讲,这个片头序曲起到了提点全片的作用,这让我想起了塔科夫斯基的《镜子》和《安德烈·鲁布廖夫》,前者用了一个催眠师治疗口吃患者的小序幕;后者则用了一个俄国中世纪农民发明热气球上天旅行的小序幕,言简意赅,微言大义。与老塔比较,科恩哥俩用的序幕在时空背景上更加跳跃——老塔的两个序幕都是与影片主题内容时空相同的,但科恩哥俩直接从1960年代穿越到中世纪,地点也从美国窜到了欧洲,但由于犹太背景的同一,使得序幕与正文的连接也不那么突兀了(有趣的是,老塔的所有电影几乎都有序幕式的结构:如《索拉里斯》中一开始的地球场景,《牺牲》中一开始亚历山大长达八分钟的絮絮叨叨)。
第二个拉比讲的故事在结构上的作用与片头序幕相同,不再赘述。
戈普尼克的梦境则直白的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大多是他的噩梦,表达了他对于现状的不满和欲望的释放——这就是弗洛伊德理论的简单照搬。梦境这东西,用不好会让全片支离破碎,但科恩哥俩在结构安排上很好,戈普尼克一俟遭受打击,便会通过做梦来释放,然后继续过他的“严肃”生活,现实张,梦境驰,一张一弛,节奏便被稳定了下来。
此外,还得谈谈字幕,在除序幕外的影片主体,科恩哥俩加了三次字幕,指明了戈普尼克面见三个拉比寻求告解的过程,也可以由此将影片划分为三个段落,不过从整体叙事上来看,去掉这些字幕于字幕毫无影响,应当说,字幕就相当于着重号,其强调功能大于结构划分功能。
       
 B.单人多线
《严肃的人》全片以戈普尼克为核心,所有的人物及故事线索均围绕戈普尼克展开,戈普尼克成为叙事结构的基点,由他的生活时间为线索,将一个个故事铺展开,自然符合大多数观众的观影习惯。所以,全片插叙虽多,但不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戈普尼克居功至伟。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人都是为戈普尼克配戏的,但有个人却有相对的独立性:戈普尼克的小儿子丹尼。别人的心路历程都是片段式的,出现在剧中都是为了给戈普尼克制造戏剧矛盾,唯有丹尼本人也有一条相对完整的生命路径展现,也有自己的成长和心路历程的转圜,而片中围绕着丹尼,也安排有一些辅助人物专门给他配戏,所以丹尼也可以看作是一条复线。当然,相对于老爸来说,丹尼还是居于次要地位。
再拉开来说,还有一条隐微难见的次次要线索,就是戈普尼克的哥哥亚瑟,此人主要以戈普尼克的家庭负担的戏剧形象于片中出现,但是他个人的经历也可以被简单勾勒出来,相对于他人,亚瑟略具独立性。非要说是三条线索,也能说通,但有些牵强。
有意思的是,三个人都是一家人,而且是——男人,个中深意将在第3点中忽悠。
 
2.喜剧
我看《严肃的男人》笑翻了,笑点N多,而且出其不意,但都印象深刻。什么叫幽默?卓别林是,科恩哥俩也是。而且科恩们很黑色,嘲讽中带着诡异,独步影坛,无人可及。
片中的幽默许多都是通过细节展现的,整体叙事波澜不惊,但稍一放松科恩哥俩便有惊喜奉送:戈普尼克正被律师搅得焦头烂额,便进来了个肥胖老迈的家伙,还拿着厚厚一叠卷宗,这位肯德基爷爷造型的老头突然站起来目瞪戈普尼克,老戈骇然,正当观众伴着老戈不明就里时,老头轰然倒地,心脏病发,死了——这个场景据说是科恩哥俩当年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构思的;还有丹尼借来(借钱买?)的随身听被老师收缴,出借的小胖子总想找机会揍丹尼一顿,但每当丹尼路过小胖子家,总是撒腿就跑,小胖子气喘吁吁却总也赶不上;另有戈普尼克开车时见到意图让他改成绩的韩裔朴同学,戈普尼克难得的伸中指发泄,马上就追了前车的尾;还有老婆与隔壁的鳏夫塞·埃伯曼正在筹划结婚,埃伯曼却因车祸突然离世(与戈普尼克追尾平行剪辑),罹难后的埃伯曼在老戈家办起了头七(Shiva),警察上门查问,老戈话到嘴边又咽下了——难道说:“我正在给我妻子的未婚夫办头七?”;最后老拉比马沙克背起了摇滚歌词,更让人忍俊不禁;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几乎所有的桥段都包含着喜剧性,这是《严肃的男人》最大的美学特点。
细节也包括台词,例如丹尼的校车上有个同学,一口一个Fucker,She is fucker,He is Fucker,Both都是Fucker,喜感十足;还有戈普尼克的邻居父子俩,当老戈与他争论篱笆的界限时,这位猎人父亲拽了吧唧的一句Measure(去量!),与他的纳粹造型十分匹配——丫越野车顶上的死鹿也很拉风。
细节还包括造型,戈普尼克的女儿萨拉就很突出,不合体的黑框眼镜,有些歪斜的身姿,把个不招人待见的傻妞衬托了出来;还有邻居爷俩一水的短发纳粹造型,以及萨姆斯基夫人总是迷离的大麻眼,以及戈普尼克同事的老书呆子行头,无一不贴合人物的身份。
话说回来,《严肃的男人》全片都是笑中带泪的,很辛酸,戈普尼克是个好好先生,本应跟雷蒙德一样人人都爱的,但是几乎混到了妻离子散的境地,岂不令人唏嘘?
这就要说到第3点了。

  
3.男权
《严肃的男人》是个不很严肃的翻译,片名也可以就译成《严肃的人》,不过Man一词在英语中本身就既可以指男人也可以泛泛的指人类、人。科恩哥俩也许无意识的就利用到了该语词在英语中本身就有的男权含义,事实上,通观全片,《严肃的男人》的确是关于男人的故事。
戈普尼克的妻子朱迪斯除了与老鳏夫勾搭成奸,没有别的作用,这就是个坏媳妇的形象。女儿萨拉更是无甚戏分,突出戈普尼克的家庭重担而已。萨姆斯基夫人则是个勾引人的尤物——戈普尼克的情欲指向,再加上几个可有可无的老年女秘书形象,《严肃的男人》里就没个像样的女人。
戈普尼克不消提,前面说过,丹尼的故事其实也不可忽视。当老爸陷入一个个不可名状的 莫名困境时,丹尼却绝境逢生,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Bar Mitzvah(犹太成人礼),而且随身听失而复得,丹尼最大的困境消除,俨然成了候补纯爷们——所谓一个Serious的Young Man。
亚瑟很酷,这是个雨人式的家伙,当临界弱智的他已届中年还得靠戈普尼克照料时,委实可怜。不过看着他的笔记本,戈普尼克却惊愕于他可能具有的数学天才。事实上,片中当戈普尼克被逐出家门,栖身于汽车旅馆时,老哥俩夜不能寐,亚瑟一番痛哭后,戈普尼克在废弃的游泳池里抱着他,高大佝偻的亚瑟哭得像个孩子——是不是科恩哥俩的真实经历改编?
大反派塞·埃伯曼也是爷们,他死后阴魂不散,成了戈普尼克的心魔(他生前的表现也很酷,抱着戈普尼克,要赶他出自己家门时还人五人六的握住老戈的手,一副政治委员谈心的架势)。在梦境中,埃伯曼抓着戈普尼克的领口往黑板上撞,高呼:我操了你的老婆!——这话几乎是所有异性恋男人的命门。看来,朱迪斯在埃伯曼和戈普尼克间,无非是个男性争夺的标的物而已。对男人来说,敌人也是男人。埃伯曼处处以“A Serious Man”自居,这个目标简直成了悬在戈普尼克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围绕着片名,我们可以看到:戈普尼克想成为A Serious Man,埃伯曼已经是A Serious Man,丹尼似乎即将是A Serious Man,亚瑟则不理解为什么他的Hashem(犹太上帝)不让他成为A Serious Man——所以,这是个爷们戏,解决的就是男人如何“严肃”,如何成为纯爷们的问题。
科恩哥俩几乎只拍男人戏,拿奥斯卡的《老无所依》也一样。熟悉什么题材就拍什么,这无可厚非。
正因为此,我们也可以把本片看作反映戈普尼克的中年危机,以及丹尼成长的烦恼的故事——纯爷们的。基于此,本片也可以被解读为是中产家庭危机的描摹,戈普尼克的家庭是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而他所居住的区也是典型的中产社区(整个社区不见有色人种出现,是否传说中的Restricted Community?)。
 
4.反目的论-决定论的世界观
《严肃的男人》为什么是独立电影?就是因为剧情有些许晦涩,这种晦涩感几乎全部来自片中对反目的论-决定论的世界观的展现及其向犹太教信仰的延伸。

A.薛定谔的猫①
这是个重要的隐喻,戈普尼克在大学讲坛上教授这个,可他只在数学-物理学的领域里能接受它。这东西涉及量子力学,我用数学看不明白也讲不清楚,科普的理解,就是事情随机了,上帝掷骰子了,用在片中的含义跟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和ERP佯谬应该是一回事——当然这都是现代物理学的概念,科恩哥俩也不是专业人士,影片的使用也是对生活世界的比喻。
牛顿的经典物理体系是周严的,决定论意义上的,宇宙按部就班,用数学公式可以推算出一切。也就是说,在牛顿的数理体系里,偶然性没有存身之地——你不知道是因为数据没有采集到,实验条件不够,或者你的数学不够好。但是薛定谔那只可怜的猫却告诉我们,你搜集到了数据,实验条件成熟,数学公式也够用,但是,亲爱的,猫总是陷于一种死/活的混合状态,喵了个咪的,猫死不死取决于你有没有观测——Fuck!这是个随机事件!
量子力学把经典物理学建立起来的严丝合缝的宇宙体系轰得七零八落,物理学家们掌握了规律,可终极规律却是:没有规律(随机规律从逻辑上来讲等同于没有规律)。我这种文科生还好点,横竖不懂,不少物理大牛可受不了这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版后,几位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物理学家相继自杀,就是因为他们骨子里受不了这个——数学失败了,宇宙和人生的意义也就被彻底架空了。
=随机性在《严肃的男人》里随处可见,一切都处于似是而非的混沌状态。从戈普尼克的角度来看,他无法理解自己身边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从观众的角度来说,便是和戈普尼克一样搞不清真实状况——是不是朴同学向戈普尼克行贿?谁写了匿名信诬陷戈普尼克?亚瑟是白痴还是天才?他是不是犯下了赌博和鸡奸罪?谁又在唱片俱乐部消费了巨额账单?最后为什么会龙卷风来袭?戈普尼克的X光结果到底是什么?一切都是问号——而这样一来,片头的序幕故事就不难理解了:老者是人是魔,其实不可揣测,一切都处于随机混沌中。
不过话说回来,随机性也有其可爱之处,在我看来,剧情片与纪录片的区分标准,就在于随机性的大小;而文艺作品中的所谓永恒主题,其魅力之源也在于,它是随机的——紫霞对至尊宝的那份随机爱情,不就百转千回亘古流芳么?
生活中的戈普尼克就像那只薛定谔的猫,莫衷一是,似是而非。那只猫若局限在量子力学领域,与百姓无干,可一旦引申到日常生活里,戈普尼克的麻烦就大了。戈普尼克拒斥偶然性,他习惯于按部就班的中产生活,相信善恶有报与司法正义(片名中“严肃”一词的含义也可以从这方面理解,如果把Serious翻译成“认真”,实际上意味着戈普尼克循规蹈矩,不能接受混沌与随机)。再者,戈普尼克是一个虔诚的犹太教徒,于是乎,下面的情形就出现了——

B.犹太教背景下的神义论辩难②
也许是由于自己的犹太出身,科恩哥俩一直在片中拿犹太教说事。当戈普尼克遭遇困境时,他开始向拉比们寻求答案。这便出现了犹太教背景下的神义论辩难——所谓神义论,乃是莱布尼茨造Theodicy一词肇始,神义论问题来源于为上帝与恶的关系做辩护:上帝若是全知、全能、全善的,为什么还有恶?
恶落实在戈普尼克那里,便是他所遭遇的困境——自己笃信Hashem,还一门心思的向Hashem的代言人求助,可Hashem为什么让自己过得如此的狼狈不堪?戈普尼克没有直言,这一辩难由他的哥哥亚瑟在废弃游泳池里的哭泣直接发出。亚瑟痛哭流涕的质问苍天(Hashem),为什么对自己如此不公——这便是普通人的神义论问题。对一个一神教的信徒来说,世间的恶从何而来?恶的存在不是与上帝的神格相悖么?
把神义论从基督教背景中拉出,古希腊的伊壁鸠鲁就已经发出了神义论的辩难,不过柏拉图自有源自古希腊宇宙论的解决方案(说句题外话,怀特海那句“整个西方哲学史都是在给柏拉图下注脚”真没说错,现代西方哲学的所有问题古希腊那帮富贵闲人们全都忽悠过了):从柏拉图的“德木格”造世神开始,普洛提诺的“流溢说”集大成,恶本身并没有独立的位格,而被解释为善的缺乏及为宇宙的整全所不可或缺。基督教勃兴后,圣奥古斯丁承继希腊先贤,又提出了人的自由意志是恶的来源的神义论说法(暨所谓“审美的神义论”,虽然在逻辑上并不能贯彻到底,但亦成为后世保守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之一)。

然而邓斯·司各特用偶在的非审美神义论提供了另一种解决方案,按照这一说法,偶在性取代了目的论-决定论的神学基石,一切都是偶然的,就连上帝造世也是偶然的,上帝可以造也可以不造,可以造成这样也可以造成那样(这倒与“薛定谔的猫”理念相通了),由是,上帝与其造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偶然的——所以,上帝是隐匿的,上帝的意旨凡人不可揣测(后世的汉娜·阿伦特进一步总结为“恶是自由的代价”,其与邓斯思想的承继一目了然,汉娜也称邓斯为“世界上第一位自由主义思想家”)。
这样一来,第二个拉比所讲述的犹太牙医在Goy(非犹太人)患者牙齿里发现希伯莱文字的事件便不难理解了,套用天主教神学家司各特的观点:Hashem的意旨凡人是无法揣测的,Hashem万能,Hashem的造物完全出自Hashem的绝对意志。所以,没有答案,作为Hashem的信徒,你只能满心欢喜的尊奉他。由此说来,亚瑟的控诉也被化解了,Hashem给你什么不给你什么,皆由全知、全能、全善的Hashem神断,蝼蚁凡人岂有自知?
通俗的说,作为信徒,你这个渺小、卑微的人格在Hashem永恒而充满无限荣光的神格下只是偶在、随机的,神恩不可感,神威不可测。于是,科恩兄弟在片头引用犹太教著名拉比Rashi的话:“Receive With Simplicity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To You”便不难理解了——Hashem要怎么样,你就怎么样,休想质问Hashem。对Hashem的造物来说,Hashem隐匿了。由此来说,第二位拉比的态度其实是完全符合非审美的神义论理念的——不解释才是真正的敬神,才是尊奉Hashem,戈普尼克一个劲的想听解释,其实是把他的数学脾气引入了宗教信仰中。

当然,这些神义论思想都是基督教背景下的,上帝与造物间的联系是偶在、隐匿的,于是基督教神学的重心从三位一体的上帝向第二位的耶稣基督转移,世称“十字架神学”。也正因为此,耶稣在十字架事件中的临终呼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马可福音》15:34)也就可以理解了。在审美的神义论的思辨体系中,上帝冷漠的高高在上;而在非审美的神义论思辨体系中,神的全能使造物成为偶在,神也通过十字架事件血淋淋的再次惊醒世人:人保有自由的秘密在于承纳和担负其造物的偶在性——也就是说,信徒也不过是上帝荣耀下一只偶在的“薛定谔的猫”,而承纳和担负这一偶在性就在于你得“做一只淡定的”。
十字架神学亦成功的应对了来自“抗议的无神论”的危机,事实上,亚瑟的游泳池哭诉也可以看作是一次“抗议的无神论”的表述,其实“抗议的无神论”和审美的神义论(暨“哲学有神论”)遵循的正是同一理路:试图把造物当作一面镜子,从中反窥上帝的身影——这当然遭到了非审美的神义论的迎头痛击。

放在犹太教背景中,戈普尼克的遭遇还可以被类比为现世的约伯,为避免麻烦,旧约里的记载我就不予置评。有论者将《旧约》中记载的约伯性格变化的过程归纳为“厌”、“疑”、“怨”、“斥”和“抗辩”五个阶段③,但戈普尼克最多到了“怨”和“斥”的阶段,从未发出过约伯式的抗辩。片中的抗辩乃是由亚瑟发出,直接看亚瑟抗辩的内容,与约伯一样都有置疑上帝不公之意,不过亚瑟并未经历从曾经拥有到莫名失去的过程,再加之他醉心于宇宙随机率的计算中,其心态和境遇自然与约伯不可相提并论。而且检视片中的抗辩应当将戈普尼克和亚瑟的境遇联系起来看才有意义(亦暨戈普尼克的抗辩藉亚瑟之口说了出来),所以此一抗辩更多的类似于经典的神义论抗辩表达,而非简单的约伯式抗辩(当然从哲学基础上看,约伯式抗辩也可以看作是神义论抗辩的一种具体表达方式)。
基督教解决非审美的神义论所带来的神学困境的方法是向十字架神学倾斜,那犹太教神学是怎么解决约伯问题的?这很有趣。要从宗教背景仔细的解读《严肃的男人》,必须涉及犹太教与基督教的比较研究,这超出我的知识水平。不过十字架事件显然是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分水岭,不承认福音书的犹太教徒如何能接受一位与自己仅仅有着偶在、隐匿联系的Hashem?不承认启示录的犹太教徒是否具有又如何接受Eschatology(末世论)的思想?
科恩哥俩在片尾给了戈普尼克与约伯截然不同的结局,耶和华后来又赐福给约伯N多的大型家畜和儿女(《约伯记》42),但戈普尼克刚刚改动了朴同学的成绩,就接到了体检医生的电话,他的X光片福祸未卜(Hashem惩罚了他?),然后窗外黑云压城,龙卷风降至。丹尼和同学们看着远方正在升腾的风暴,一种Eschatology的感觉油然而生,莫非这是科恩哥俩对于最终审判的隐喻?这可是违背犹太教义的吧?

总之,整部《严肃的男人》的戏剧矛盾以“薛定谔的猫”为核心喻体,继而发展为针对犹太教的信仰危机。按照片中的剧情走向下去,似乎尊奉福音书是唯一的出路,不过这却是对犹太信仰的背叛——所以,我很想知道美国的主流犹太社群对于此片的态度。

5.科恩流
从《血迷宫》到《严肃的男人》,科恩哥俩的风格已经炉火纯青。如果是,《金钱帝国》和《老妇杀手》这样的作品还有些向商业妥协的话,那《严肃的男人》这样的作品,则完全是属于科恩哥俩个人的。
科恩哥俩在此片中也没有启用大牌明星,演员大都是电视剧演员出身,其中扮演第一位代理拉比的西蒙·赫尔伯格最令中国观众印象深刻,因为这哥们在《生活大爆炸》的表演中令人过目不忘——值得注意的是,赫尔伯格在TBBT中扮演的亦是一位犹太工程师(他总是强调自己在MIT拿了学位)。
影片的影像风格很平实,家长里短的场景伴以家长里短的光影设计和镜头切换,粗看与家庭题材电视剧无异,但是科恩哥俩剪辑上非常巧妙,幽默且多喻——例如戈普尼克追尾那段戏,与埃伯曼驾车平行剪辑,老戈撞车前切了一个埃伯曼转弯的镜头,然后“砰”的一声虽然来自老戈追尾的声画对位,但显然亦埋下了埃伯曼出车祸的伏笔。而别的镜头用的都十分平实,没有炫技,最多用下主观镜头。梦境、吸大麻后的眩晕也都是常用的影像语言。

科恩哥俩的个人风格在《严肃的男人》中已经炉火纯青,借用围棋的说法,可以把《严肃的男人》看作是“科恩流”的代表作。
必须指出的是,《严肃的男人》的主题其实是科恩哥俩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的,特别是弟弟伊桑·科恩,他在普林斯顿曾拿过一个哲学学位,他的毕业论文题目则是Two Views of Wittgenstein's Later Philosophy(《关于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两种观点》)。老维何许人?20世纪首屈一指的大哲,值得注意的是,老维在一生中最后的时光都在思考关于确定性的问题,他最后的思考亦结集成《论确实性》一书出版④,这种对确定性的怀疑当然成为维氏后期哲学思想的重要线索,伊桑·科恩念大学时就纠结在其间,这回总算跟哥哥一起藉电影为工具来了个思考的总爆发——犹太教的背景则完全来自哥俩的出身。
再补充一句,维特根斯坦也是个犹太人,却笃信天主教(虽然他的信仰方式迥异于普通教徒)。
照这样看来,事情愈发清楚了——戈普尼克迟早得改宗。
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是一个严肃的人。
 
①本段主要参考:曹天元《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②本段主要参考:林国基《神义论语境中的社会契约论传统》,上海三联&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
③参阅:周平《约伯性格对罪与罚理念转换的意义》,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④此书亦有中译本:维特根斯坦《论确实性》,张金言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

 短评

科恩兄弟这次把心里话明说了

6分钟前
  • 必胜
  • 力荐

神奇的逻辑~

7分钟前
  • 小蓝
  • 力荐

的确是部严肃的影片。父亲和儿子就像平行里的两个时间阶段的男人及所遇到的问题,引用片中第2个教士的话“不要去管结果”“结果谁在乎呢”,影片的结尾同样如此:父亲接到医院的检查结果,儿子面对袭来的龙卷风,观众在想弄明白结果的时候戛然而止。《生活大爆炸》的犹太哥们居然也参演了。

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我们不可能什么都知道,我们不可能什么都得到。”生活总是带着各种不确定——或许有不少人喜爱这样的题材,但抱歉,刻意复杂化又如此隐晦的表达,这并不是我的茶。★★☆

12分钟前
  • Q。
  • 还行

还能第二遍。人人不过都是那只薛定谔的猫。

13分钟前
  • 旺仔小馒头
  • 推荐

只有一个香艳的镜头而已。。。

17分钟前
  • 甘露
  • 还行

科恩兄弟也老了……

18分钟前
  • Noel
  • 还行

简直就是 @薛定谔 的菜。

21分钟前
  • 舒克格勃
  • 还行

科恩用一部电影的篇幅告诉我们一个浅白的道理:when you are serious,you lose。

24分钟前
  • 劳永逸
  • 还行

诚实的说,没看懂啊

27分钟前
  • 信手涂鸦
  • 还行

B的加强版,他们哥俩基本化腐朽为神奇了

28分钟前
  • 话事人
  • 推荐

样样都无所谓,样样都致命;一切都很重要,一切都不重要;一个将死不死的男人。谁关心。

33分钟前
  • Small.D
  • 力荐

重看,开始喜欢了,虽然还是闷,但是整体编排和局部设计都太有趣——更准确的说是蔫坏——了。

3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给1☆的人 怎么想的?

40分钟前
  • 星崎 妙
  • 力荐

一如既往的人生黑色喜剧,想要看懂这片,起码应该先了解一下薛定谔的猫理论,这样就能明白大半了

4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巴頓芬克?

50分钟前
  • 移动应用
  • 推荐

科恩兄弟这部现代版的《约伯记》有着十分私人的感觉,它的存在主义体现在一个现代个体对于形而上力量的追问。上帝的行迹无法揣摩,而拉比的阐释则一个比一个神秘。严肃和数学一样理性的生活方式再也不可能,但科恩的邪恶讽刺在于,他们让上帝的愤怒最终真的降临在世界和主人公身上。电影里有着一个微妙的美国主题,在60年代的美国,罪孽意味着金钱上的债务关系,而债总是要还的,这一点主人公儿子这一条平行剧情线讲得清清楚楚。最终世界末日降临在翻卷着星条旗的小镇上——美国人大概真是欠钱太多了吧。

53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黑 真黑

54分钟前
  • 小程同学
  • 力荐

Receive with simplicity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to you.

5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水平有限欣赏不了

60分钟前
  • What2ver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