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

剧情片其它2009

主演:Yoav Donat  伊泰·提伦  奥斯瑞·科恩  迈克尔·穆索诺夫  佐贺·史塔斯  Dudu Tassa  阿什拉夫·巴姆  Fares Hananya  雷曼德·阿萨雷米  Byan Anteer  Aisha  Fatima  Khaled Salam  Iad Abu Nama  Hussein Mahagna  大卫·沃尔切克  阿卜杜拉·埃尔·阿卡尔  盖·卡普尼克  

导演:塞缪尔·毛茨

播放地址

 剧照

黎巴嫩 剧照 NO.1黎巴嫩 剧照 NO.2黎巴嫩 剧照 NO.3黎巴嫩 剧照 NO.4黎巴嫩 剧照 NO.5黎巴嫩 剧照 NO.6黎巴嫩 剧照 NO.13黎巴嫩 剧照 NO.14黎巴嫩 剧照 NO.15黎巴嫩 剧照 NO.16黎巴嫩 剧照 NO.17黎巴嫩 剧照 NO.18黎巴嫩 剧照 NO.19黎巴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47

详细剧情

  影片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1982年6月黎巴嫩战争的第一天,四名年轻的以色列士兵独自驾驶一辆坦克,被要求配合一队地面士兵作战。该部队的第一个任务是进入黎巴嫩平民村庄,清除那些看上去明显是巴解放组织的恐怖分子。指挥官贾米里描述特派团的行动要领是要“迅速简单”,然而随着士兵进入村庄,看似简单的任务很快变得复杂,最终变成了一场屠杀噩梦。在特派团出动那一刻起,他们和其他部队失去联系,四名士兵就被带到了一个死亡陷阱当中。  《黎巴嫩》表现了混乱复杂的中东战争,这部电影不可避免要涉及到政治问题。但最重要的则是,导演希望通过电影描绘四个二十出头年轻人的惊醒,他们突然发现自己身处杀害平民的残酷现实中,杀人成为他们必需做的事情。他们都不是英雄,也没有人想成为英雄。他们的生存本能和人性价值观在激烈斗争,这是一出毛骨悚然的人间悲剧。

 长篇影评

 1 ) 大象

还记得2006年第56届戛纳金棕榈奖《大象》Elephant”片名的由来?导演(编剧)格斯·范·桑特Gus Van Sant说关于片名的想法来自1989年Alan Clarke的同名短篇暴力电影,“大象”这个词意指something metaphorically huge that we all see and we all choose to ignore(若房间内出现了一头大象,那么因为它如此巨大,虽然大家都看见了它,但所有人都选择自觉无视它)。

片尾坦克在阳光灿烂的一片耷拉脑袋的向日葵地里,噶然而止,也是这么个意思吧。

战争和人类的关系,就像疾病,永远的恨,永远的躲不开。我个人以为这是《无主之地》之后,最好的描写战争题材的电影。怵目惊心。
一双双眼睛直指人心,战士的,“恐怖分子”的,孩子的,母亲的,俘虏的……我不能描述,选择无语。

 2 ) 3+

Lebanon - Samuel Maoz [Israel/Germany/France/Lebanon] (3+)

就算係政治正不正確都好,戰爭都不是好玩的玩意。經過hurt locker一役,覺得套戲無valorize D以色列軍, mute or demonise啲回教分子已經執返身彩。以戲論戲,殺出重圍的橋段同射例如搵阿媽,幫戰俘疴尿,會唔會射到平民呢D位係幾熟口熟面,不過咄咄迫人,危在旦夕的氛圍拿捏得唔錯,叙事脈絡清晰。tank內戲好過tank外戲,特別射手聽住radio拯救一個因為自己無及時fire而死的同袍,從活著的罪疚看死亡的可怖,算係叫有心思。戰爭片難度系數係4.0,可能真係死得好慘,呢套金獅,算係咁!(我無扣到政治唔正確分!)

 3 ) 毫无防备地硬了一下!

今天先和同学去电影院看了一遍意大利语配音无字幕的版本,和往常一样仍旧是没怎么懂。尤其是有个地方全场都在笑的时候我和同学还一脸茫然。
于是回家把之前很早就下下来,只是一直没看的黎巴嫩拿出来看。有中文字幕就是爽啊。我才知道原来他们笑的是那人在讲述自己和老师的激情。把我也看硬了。lolz
总的来说,电影不是很长,开头和结尾的向日葵场景很美。不过我怀疑真的有这么个地方?在黎巴嫩?
刚开始我还没太搞懂,以为他们是在地下,因为给我感觉是敌人都看不到他们,不过结果证明我比较傻。
我觉得这几个菜鸟士兵也太菜鸟了点,既然下决心去打仗,还这么胆小懦弱,不要说我没经历过这场面就没资格这样说,事实就是如此,要是没开枪的胆,打什么仗啊,吃饱了撑的!不过另一方面来讲,几个演员都演得不错,颤抖得很真实,流泪也流得不错。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有个地方我觉得不怎么自然。就是当有人从外面看瞄准镜的时候,我在想他们知道有人在看着他们?如果知道尤其是那个失去丈夫女儿的女人,她难道还有时间去看镜头,展示一下自己的表情??
虽说这是个真实故事,但拍出来的效果让我觉得不够真实。没给我带来足够的震撼。心也没多跳几下,泪也没流,除了让我毫无防备地硬了一下。

 4 ) 两个场景、四平米内:如此战争片!

爆炸过后的余烬,血泊中一只开膛破肚、奄奄一息的驴子已不再挣扎,只有微微翕张的鼻孔和滚滚淌下的泪水提醒人们它此刻仍是一个活物——但正在无尽的折磨与痛楚中等待死亡。

这一通过坦克炮口的触目惊心的主观镜头,来自2009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获奖作品《黎巴嫩》。

因为对那场被遗忘的战争采取的极端拍摄手法,十一年前的这部佳作几乎已被世人遗忘。然而,2020年8月4日那一声惊天巨响,再一次提醒人们:同一片天空下,浩劫无时不在重演。

弹指一挥间,一切灰飞烟灭。升腾的蘑菇云降下恐怖的“玻璃雨”,恍如世界末日降临:150多人死亡,5000人受伤,30万人无家可归;失声痛哭的市长、重返故地的新娘、还有在满目疮痍的家中岿然独立、兀自弹琴的老太太......这一幕幕令观者动容的画面,将人生的脆弱与无常、生命的悲恸与顽强共同定格在亿万人的脑海。沐浴在和平中的人们,应对一切心存感激而不是习以为常。毕竟,麻木的神经会让人逐渐忘却:活着本身,是一件多么大的幸事。

《钢琴家》,2002

触动心底的故事,似乎都能从电影中找到一丝丝对应。可惨烈的现实,往往比电影更加令人心碎。贝鲁特港口大爆炸,威力堪比小型核战争,让本就深陷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艰难应对新冠疫情的黎巴嫩雪上加霜。众所周知:黎以冲突由来已久,炮火互击是家常便饭,就在爆炸发生的前一天,双方还发生了严重的边境冲突,因此很多黎巴嫩市民一开始还误以为是以色列向国家发射了导弹。但很快,以色列便澄清与爆炸无关。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从战争疑云落到了2700吨硝酸铵何以在仓库中存放了六年。

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爆炸再次将黎巴嫩持续多年的生存困境暴露于世人面前。其实,早有人将目光投向了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度:《黎巴嫩》的导演塞缪尔·毛茨本是以色列人,作为坦克的炮手,曾参加过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当时以色列的驻英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装暗杀,于是以色列出动海陆空军十几万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叙利亚军队发起猛攻,试图控制黎巴嫩南部并建立安全缓冲区。时隔27年,深受战争后遗症困扰的毛茨,终于直面多年的心魔,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搬上了大银幕。《黎巴嫩》这部电影,之所以在一众战争片中显得独一无二,首先因为它源自导演真实的人生经历。

塞缪尔·毛茨

与铺展旷日持久的时间线、着重刻画宏大战争场面和复杂众生群像的常规战争片不同,《黎巴嫩》的故事简单到发生在一天一夜之内(在这点上只有近年的《敦刻尔克》和《1917》与之相似):四名毫无作战经验的以色列“菜鸟”新兵驾驶着一辆坦克,跟随步兵小分队穿越黎巴嫩村庄一路前行,随时随地清除遇到的“巴解组织”恐怖分子。不料坦克兵途中和作战部队失联,陷入了叙利亚人的包围圈。

比情节更简单的是《黎巴嫩》的场景设置:除了海报上那一大片灿烂耀眼的向日葵,全片居然只有两个——狭小肮脏的坦克内部和透过炮口瞄准镜向外窥视的圆形窗口。将整部影片置于一个封闭隔绝的空间,只有炮手的主观视角向外延伸,这种简单而独特的镜头设计不由得让人惊叹:电影,居然还能这么拍!

影片前半段主要展现了虽有“铁甲”庇护,仍旧一波三折的作战旅程:当伪装成平民的恐怖分子驾驶小车闯入坦克兵视野的时候,地面指挥官下达了开火的命令,但“平常训练只打过靶”、从未杀过人的炮手舒林克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懵了。

一瞬间的犹豫与不忍,换来敌人的枪声四起,舒林克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战友倒下,重伤不治。

当前方再次出现一辆皮卡车的时候,气急败坏的指挥官催促舒林克“无需警告,直接干掉”,惊魂未定的舒林克手忙脚乱之下,竟发射了一枚炮弹。

可这回打中的,却是装鸡的卡车,可怜的老农被炸飞了手脚,苟延残喘地在地上嚎啕。舒林克的战友不由分说,立即上前补了两枪:在这一刻,再来区分敌人、战俘或平民已经毫无意义。

第三次执行任务的时候,瞄准镜里是被恐怖分子劫持的一家人。人质苦苦哀求、敌人疯狂叫嚣、长官催促开火,舒林克饱受煎熬的内心,又一次陷入了苦苦挣扎的天人交战。

他尽可能在最小的牺牲范围内开炮,恐怖分子被当场击毙,但幸存的妇人仍旧失去了丈夫和5岁的孩子。

巴掌大的圆形窗口,是士兵与外界沟通的唯一渠道,瞄准镜所及之处,是悉数放大的人间惨剧。导演毛茨从影片一开始,就强迫所有观众和他一起跳进坦克、置身其中,重回当年血肉横飞、惨绝人寰的杀戮战场。伴随着炮手上下游移的主观视角,每个观众都能切身体会到那种内外之间焦灼不安、撕心裂肺的彷徨与痛楚。

我们都成了瞄准镜背后的“杀人者”,与一个个受害者四目相对:他们的脸上没有情绪、眼中不见光泽,司空见惯的惊骇导致了不可思议的麻木,只有血肉横飞的断臂残骸从身边飞过,他们的眼里才会渗出些许恐惧与仇恨的光。

虽然坦克将四位主角同周遭的战火隔离开,但这一看似独立的幽闭空间也远非坚不可摧:清晰的面庞逐渐被黑色的油污包围,掌握生杀大权的双手也颤抖得不听使唤,他们本不是力挽狂澜、杀人如麻的盖世英雄,只是被迫卷入一场他们无法直面、无法想象的战争。

一段时间过后,坦克被叙利亚人的火箭炮击中,虽然内部损坏不大,却也无法再开动,坦克兵旋即与步兵队失联。自此,四个人的性命与几乎报废的坦克牢牢栓在了一起,而沉闷压抑的密闭空间也为人性的挣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类似《狂怒》等战争片,观众只看到战场上的坦克多么地威风凛凛、大杀四方,可鲜有表现坦克兵真实生活与精神状态的影片:虽然坦克的内壁刻有这样两行字:“坦克不过是烙铁,士兵之躯堪比钢”,但在本片中,不论是烙铁之内还是之外,生命都同样脆弱:沦为惊弓之鸟的四人,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孤立无援的他们,精神渐趋崩溃。

《黎巴嫩》的整体色调阴沉昏暗,画面粗粝晃动,脸部大特写与长焦镜头的频繁切换,让影片由头到尾弥漫着焦灼不安的死亡气息。由于受到“非内即外”的场景局限,当坦克在黑夜中陷入埋伏,我们只能听到机器发出的巨大轰鸣,根本看不清坦克之外战况正酣的景象,这一“以声传情”的拍摄手法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画外空间的想象。

类似一年前备受好评的《拆弹部队》,《黎巴嫩》极大弱化了战争的政治立场,不试图探讨交战双方的孰是孰非,而专注于刻画战争亲历者自身的矛盾和困境。《黎巴嫩》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重要的是:一个个茫然不知所措的普通人被推向战场,但求生存的意志如何一步步地蚕食他们的心理防线,最终在命悬一线之际,演变为肆无忌惮、无休无止的杀戮。

不疯魔不成活。走上战场,便加入一场性命攸关的豪赌。毛茨以极尽真实而又破天荒的艺术形式,重现了自己不堪回首、噩梦一般的记忆,每个观众都能近距离地体验他的恐惧、他的煎熬以及他的战争。

最独特的拍摄手法配合最纯粹的私人记忆:没有反讽、没有人道、没有同情、甚至没有思考,一切与个人生存无关的东西皆不存在——而这,才是战争的真正样貌:当一个人身处坦克之内或炮火连天的街头,一切对战争形而上学的理性思考都是奢侈的,对正在参战的当事人来说,他们能顾及到的选项只有两个:忙着活,或者忙着死。

因此,很难说《黎巴嫩》是一部好看的战争片,因为真正的战争,从来都不会“好看”。未经历过战场的我们,每每看有关战争的电影,诉诸的只是想象:《珍珠港》里缠绵悱恻的爱情;《黑鹰坠落》中紧张激烈的对峙;《父辈的旗帜》中痛定思痛的反思......可无论多么感同身受或冥思苦想,我们终归是战场上的局外人。

《黎巴嫩》不同,你可以喜欢或排斥它,但无法忽视它来自一个“局内人”对战争源自肺腑的深刻认知:如果个人的命也是命,一切战争皆没意义。

历经枪林弹雨的垂死挣扎,熄火的坦克终于重新开动,坦克兵们在左冲右突、盲打误撞中杀出一条血路。直到影片结尾,我们才迎来第二天破晓的阳光。坦克与鲜花,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组合在一起。而内外光线的强烈对比,让人顿悟生死的云泥之别。原来,蔚蓝天空下那一片迎风招展却垂首不语的向日葵,竟是如此的美丽。

 5 ) 一部坦克 四个人 一张战争 无数死人

题材很新颖,剧本和编剧都很残酷,但是四个人就这么安逸的坐在杀人机器中,得过起过想表现的什么?
战争只能让人走向死亡,而不是走向向日葵花地啊!!!
给2星的理由,完全是主角没有融入到战争里,主角只是在天空俯视地狱的天使,高高在上,事不关己。。。。

 6 ) 人心没有裹铁皮

《黎巴嫩》是2009年国际影坛的一颗遗珠,虽然摘得金狮大奖,然而在以色列电影学院奖评选中败给了《阿亚米》(Ajami),丧失了参与最佳外语片评选的资格代表。然而正如金棕榈《白丝带》(A White Ribbon)和金熊《伤心的奶水》(The Milk of Sorrow)也不对奥斯卡路数,即便《黎巴嫩》入围了,它定然是走不到最后。这是一部很极端的片子,导演是不知道哪冒出来的新人。它讲的又是战争与政治的热门主流话题,电影色调灰色昏暗,弥漫着冰冷的情感和恐惧的情绪,怎么看美国人的待遇都好不到哪去。

即便选择了同一场战争,相比形式多变、内容丰富的《和巴什尔跳华尔兹》(Waltz with Bashir),《黎巴嫩》不仅视角单一,经常只看到人物的一半面孔,辨别不清。人体被黑色的尘灰和油污所包围,故事更被压缩在一天一夜和一辆坦克里面。在影像和音效风格上,它接近于2008年的《波弗特》(Beaufort),画面真实粗粝充满不安。由于场景局限,有很多时候,当坦克在行进跟逃亡中,周围的机器轰鸣和噪音声响被用来拓展画外空间想像。

话虽如此,如果你想感受下电影技术的潮流前沿,或者说想见识下电影还可以这样拍,那么《黎巴嫩》无疑是个出色的范本,值得慢慢拆解,观摩学习。我觉得影片首先胜在出奇不意,开头一片向日葵海让你不明所以,接着就跟机枪手一起跳进坦克中,久久都出不来。等到最后你会发现这就是一个陷阱,导演强迫所有观众跟他一起掉进其中,重回当年战场的杀戮当中。其次机枪手的主观视角震撼刺激,当他无法开火和被迫开火时,那种焦灼不安简直就是观众参与其中,成为主人公的化身。不需要逼真的3D技术,游移放大的瞄准镜就会让人体验到生不如死的痛苦,继而是惊骇和麻木。你可以听从命令,但你怎么轻易说服自己。

坦克里有四个人,分别是态度冰冷的指挥官、话唠多嘴的装填员、忧虑紧张的驾驶员以及内心不安的机枪手。交代人物性格上,导演借助简单对话来完成提示。中间陷入争执冲突,由于镜头无法及时跟随,实现对打,有时候会分不清哪一句是出自谁口。还好这一切都不重要,当四个人的性命和坦克锁定在一起时,他们的差异不同和心理转变就像一个人身上的各种反应,有不以为然洋洋得意、有紧闭双眼无法应对、有吓得腿软尿裤子,而这个人又可以成为任一踏进战场的士兵化身。

作为一部良心电影,《黎巴嫩》没有讲述这辆坦克如何饶勇善战、士兵如何坚决果敢,这帮新手菜鸟当真没有太多实战经验,惊慌怯战更是常事。裹着铁皮护甲的坦克尚能轻易被火箭炮攻击,脆弱的人心更加无法招架。不用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塞缪尔·毛茨就是当初坦克里的机枪手。如果你听过一些肢体横飞、血浆四溅的战争描述,那《黎巴嫩》还远远算不上重口味,它的口味之重全在电影的形式本身上面。【南方都市报】

《黎巴嫩》 Lebanon

导演:塞缪尔·毛茨 (Samuel Maoz)
主演:尤阿夫·多纳特(Yoav Donat)

导演个人生命体验中最糟的时刻之一,影片是一场令人信服的重演再造。也许枝节内容上可能没有百分百精准,然而他无法忘记。 ——Dan Fainaru(《每日银幕》)

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一辆坦克、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场战争中,作为一部创造性的“室内剧电影”,它既有形式上的挑战,同时更能把幽闭恐怖症的真实体验传递给观众。 ——Derek Elley(《综艺》)

 7 ) 《黎巴嫩(לבנון)》:菜鸟上战场【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2/04/66.html

in 2009, 以色列, 影评, 金狮奖 on 2012-04-25

לבנון

本片获得2009年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电影讲述一辆坦克参加战斗的故事。在第五次中东战争开始前,以色列军队的一辆坦克进入战场。坦克中有四人,炮手、驾驶员、装弹手以及车长。战争开始前,资历最老的装弹手与车长发生了一番口角。战斗开始,因为炮手是新手非常胆小,所以没有打出炮弹,使得一个步兵受伤致死。战场指挥官很生气,训斥了坦克中的四人。随后,死去战士的尸体被放入坦克内。于是,乘员们在臭味中战斗,直到直升机将尸体运走。战斗一段时间后,坦克与步兵来到一个居民区。可是,坦克被突然出现的叙利亚人打中。坦克没有损坏,叙利亚人成为了战俘。通过与上级联系,战场指挥官才知道部队偏离了航向,上级命令他们原地等待。一段时间后,两个长枪党人奉上级命令他们出去,并恐吓了一番叙利亚人。深夜中,坦克在跟随长枪党人途中与步兵失散。长枪党人向车长说了几句话后,就先走了,这使得坦克内的四人很惊恐。这时,战场指挥官联系上他们,让坦克不惜一切的前进,否则他们会死。就这样,坦克不停地射击、前进,终于逃出城市来到野外,但是驾驶员却战死了。

本片是一部特别的电影,它特别在编导第一次将镜头对准坦克内部。以前看战争片,都是看战场上的坦克多么神武威猛,大肆杀敌,很少有表现坦克内的战士们真实生活与精神状态的影片。透过本片,真的可以“一窥究竟”了。从这一点上来看,本片非常优秀。从电影开始直到结束,根本没有大规模的枪战与炮击,只有一些残片式的画面告诉观众们:我们的主人公是在坦克中,而故事则是进行中的战争。否则的话,只会让大家以为他们四人在玩电子游戏。瞄准镜里的圆形画面、四个战士的面部特写、对讲机中此起彼伏的声音,以及坦克发动机轰隆隆的响声,电影就凭借这些,将一个真实的战争场面展示出来、将一个密闭空间压抑的氛围塑造的如同身临其境。总之,本片新颖独特,因为它走了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拍摄坦克内发生的故事。

至于电影其他方面,就很“好莱坞”了。对战争悲惨景象的描绘、新兵的怯懦、老兵的残忍,恐怖分子的飞扬跋扈,以及士兵对家的眷恋,等等这一切都是好莱坞战争片中频繁出现的俗套,即使放在一部以色列电影中也是如此。这些无法提升电影的整体素质水平。尽管如此,本片还是一部很主流的反战片,通过四个士兵的视角,表现出普通人卷入战争后的精神状态。此外,通过妇女与女孩的场景,也可以看到战争与和平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写到这里,让我想到人的生命有多么的脆弱,人生就是在拼搏!影片的四个主要人物,则是影片表现主题的重点,不会驾车的司机、不敢打炮的炮手、只想回家的装弹手与唯唯诺诺的车长,这就是不义之师在战斗中的真实状态。看到这四个人,就知道战争带给人们的是什么了。总之,影片主题是俗套的“反战”,只不过本片不是美国人拍摄的,而是以色列人。

电影拍摄方面很出色。前面写到电影发生的空间是密闭的,所以编导们就非常神奇的将这个密闭空间拍摄得有声有色。缓慢滴满的油池、成员们日渐疲惫的面容、舱壁上的各种弹痕,以及成员们紧张的情绪,这些都恰如其分的演绎出战士们恐慌、沉重的心理。这些正是编导出彩之处,通过巧妙地剪辑、适宜的节奏,将各个场景的画面搭配的完美无缺,不仅让观众们信服,即使片中人看过之后也会全情投入其中吧。通过这些,可以肯定本片编导虽然不是好莱坞知名导演,但他对于电影技术的掌握已经不逊色于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方面,是电影的优点。

演员方面让我很不满意,因为剧中演员相貌很像。尤其是四个坦克乘员中,车长与炮手的相貌太相像了,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根本没有分辨出来谁是谁。只有看完电影,又大致浏览一番后,才弄清楚谁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编导太难为我们观众了吧,弄了两个长得像亲兄弟的人拍摄同一部电影,有没有搞错?!或者是,犹太男人长得都太像了?哎!至于演员们的演技,他们每一个人都很出色,具体不多说了。

总结一下。综合以上可以看到本片虽然故事背景与好莱坞不同,但主题、拍摄方式以及表达的思想都是一致的。只有电影描述的范围——坦克之内,是影片独特之处。本片能够获得金狮奖,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刚才说过的描述对象,一是编导娴熟的拍摄技法。

截图:

Lebanon.2009.72[00_29_15][20120425-221111-7]Lebanon.2009.72[00_29_14][20120425-221027-5]Lebanon.2009.72[00_29_12][20120425-220950-4]Lebanon.2009.72[00_29_12][20120425-220934-3]Lebanon.2009.72[00_29_08][20120425-220903-1]Lebanon.2009.72[00_29_08][20120425-220850-0]

 短评

以题材取胜,其实挺假的

3分钟前
  • 幸福超市总经理
  • 还行

这片太狠了,总是近景和特写的看战争,拼命的放大,如此近距离的观察战争,视角很独特,又是狭小空间,肮脏且压抑。

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首尾两处的向日葵丛很赞

11分钟前
  • 十二少
  • 还行

异样的视角...可惜后半部分话实在多了..

15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四个人明显的是黎巴嫩打酱油的。

16分钟前
  • 曾小菜
  • 还行

形式远大于内容,在表现战争的手法上,堪称一绝。

18分钟前
  • 推荐

大半程时间都挺惊喜的,轰碎的大爷、燃烧的女人,可话一多就泄气……!

21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全片除了首尾两个镜头,不是坦克内景就是坦克瞄准器的视角,逼真的场景和细微的人物表情特写,都在拉近影片内容与现实观众的感官距离,挺有意思。不见大场面的枪林弹雨,却窥见了人性的巨大伤痕。

2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坦克内的镜头过多 压抑

27分钟前
  • 竹幕
  • 还行

坦克是银幕、是窥望镜、是垃圾场、是杀人武器、是国际法禁止的磷弹庇护所、更是口装满行尸走肉的大棺材。哦~~~人乃钢铸之躯,坦克不过废铁一块……

29分钟前
  • 科林
  • 还行

非常出色!全片视角除片头和片尾全部局限在一架坦克内,用一台杀人机器及封闭空间内的几个士兵来展现整场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狭小空间的剪辑非常棒,有几个延伸出坦克的主观视角镜头也让人过目难忘。

34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推荐

【黎巴嫩】在众多战争片中算不上经典,但却是最特别、最独一无二的一部,它是导演塞缪尔莫茨的个人回忆,里面充斥着战士的恐惧情绪和残酷的视觉特写。这是一部部需要故事的电影,它到处血迹斑斑的感官冲击。 ★★★☆

3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这种片子永远是题材高于本身,但是又不能因此而忽视内容。它给出了你能想象到的战争的样子,直白而清晰,也给出了视野之外的世界。瞄准器外的世界,很多时候更像是拼图。大家都困在这里,按下发射器,看到的只能是死亡与恐惧。直到可以走出这里,才能重新审视一切。

44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近几年战争片里最独特的一部,在这个电影流水线的年代,每次看到实验性手法我都会极度兴奋,这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坦克瞄准器简直就是最好的摄像机;全片处于封闭空间的压抑与最后一刻主观视点终于移出坦克这两点是这部战争电影独有的创造,燃烧的母亲与在战俘面前撒尿这两个长镜一动一静印象极深。

49分钟前
  • 月球漫舞者
  • 力荐

瞄准镜里的视角,独特,写实,很残酷,很鸡皮疙瘩;大量的脸部特写,如同对着一面人性的镜子,恐惧,扭曲,绝望次第浮现···深呼吸

53分钟前
  • 彩虹几度
  • 推荐

人是肉做的,不是铁做的。异样且独特的视角,在瞄准镜下拥有独特的视觉表现和剧作张力,在瞄准镜中放大的战争,政治隐喻和人性本能互相碰撞。

58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不愧是金狮子奖,反战电影中的精品

1小时前
  • 冉笛
  • 力荐

弱化版的《现代启示录》

1小时前
  • Tom Light
  • 还行

真是一辆纠结的坦克

1小时前
  • 魚山飯寬
  • 推荐

这或许不是技巧层面的事了,这是导演亲历过,所以他知道最最最最佳的镜头角度。近景和特写铺排,残酷的诗意。导演是有天赋的,灵魂里有诗性,所以那一片破败的向日葵和被甩在水里的烟头,还有脏脸衬托下水汪汪的眼睛,显得那么动人。从头至尾都在挑战我的观感,独特!

1小时前
  • 南悠一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