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车谋杀案

剧情片其它2017

主演:肯尼思·布拉纳,汤姆·巴特曼,米歇尔·菲佛,黛西·雷德利,威廉·达福,乔什·加德,约翰尼·德普,小莱斯利·奥多姆,佩内洛普·克鲁兹,朱迪·丹奇,德里克·雅各比,帕帕·厄希度,迈克尔·劳斯,艾略特·利维,约瑟夫·朗,安迪·阿波罗,哈德利·弗雷泽,齐亚德·阿巴扎,米尔托斯·耶罗勒曼,凯瑟琳·怀德,杰拉德·霍兰,曼努埃尔·加西亚-鲁尔福,理查德·克里弗特,谢尔盖·波卢宁,亚当·加西亚,露西·宝通,马尔万·肯扎里,哈利·莱斯特·史密斯,奥利维娅·科尔曼,Chris Porter,杰克·里德福德,菲尔·邓斯特,米兰

导演:肯尼思·布拉纳

 剧照

东方快车谋杀案 剧照 NO.1东方快车谋杀案 剧照 NO.2东方快车谋杀案 剧照 NO.3东方快车谋杀案 剧照 NO.4东方快车谋杀案 剧照 NO.5东方快车谋杀案 剧照 NO.6东方快车谋杀案 剧照 NO.13东方快车谋杀案 剧照 NO.14东方快车谋杀案 剧照 NO.15东方快车谋杀案 剧照 NO.16东方快车谋杀案 剧照 NO.17东方快车谋杀案 剧照 NO.18东方快车谋杀案 剧照 NO.19东方快车谋杀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01:41

详细剧情

  影片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原著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讲述大侦探波洛(肯尼思·布拉纳 Kenneth Branagh 饰)在东方快车上巧破一桩谋杀奇案的故事。波洛乘上东方快车,夜间三次被吵醒,第二天清晨便发现同车的美国富商雷切特(约翰尼·德普 Johnny Depp 饰)被人谋杀,死者被戳了12刀。波洛根据他所观察到的各种可疑迹象以及同车人士的讯问,并结合美国实行的12人陪审团制度等情况进行逻辑推理,成功地揭开了一起“集体复仇”奇案。

 长篇影评

 1 ) 东方快车谋杀案一点拙见

本来是自己的兴趣,最终因为结课论文还是写了一些小东西。都是拙见,大家指教。
——案情简介

暮色笼罩中,伊斯坦布尔有着不同身份和背景乘客纷纷登上从这里开出的东方快车,著名大侦探波洛在朋友布克先生的安排下也坐上了这趟列车。
    早晨在餐车里,大商人雷切特找到波洛,说有人给写匿名信,威胁要杀死他。希望波洛侦探充当他的私人保镖,波洛深知雷切特以前的劣迹,断然地拒绝了他的要求,夜晚,车上的旅客们都已睡下,整个车厢里一片寂静。突然从雷切特的包厢里传出了惊叫声,侍者贝多斯给雷切特送药时,发现他已经死在了床上,列车上人都被惊动了。波洛也从睡梦中惊醒。

    第二天波洛展开了周密调查。盘问了在同一车厢里的所有乘客,但从他们身上都发现了种种疑点,联系多年前发生的一起儿童绑架案,波洛终于明白了案情的由来。
雷切特多年前曾绑架了一名儿童黛茜并且将其杀害,多年后受害者十二个家属联合起来向雷切特讨还血债,让凶手得到了罪有应得的下场。社会已经宣判过雷切特死刑,现在判决终于被执行了。阻塞列车行进的雪堆终于清除,南斯拉夫警察即将到来,正义的波洛为大家解了围。

——对犯罪动机的理论(理解、论述)
理解:东方快车谋杀案的犯罪动机就是典型的报复性犯罪。整个犯罪都是有原因有目的的。当一是内在的条件,即需要。欲望。二是外在条件、即诱因、刺激。本来出于一种犯罪动机可以导致几个或不同的犯罪目的。但是本次谋杀案中,凶手都是出于同一个犯罪动机,确定了同一个犯罪的目的。

论述:车上除了波洛、他的朋友和医生外,这节列车上的12个人都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看起来没有联系的12人每个人都和五年前那起绑架案的家庭有关系。有联系才会有共同犯罪的发生。
但是推理还是有过程的,波洛通过每个人的证词,找到一条可以把他们连起来的线。车厢里的12个人初看是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阶层,但是却能将他们通过证词联系起来。

波洛的推理就是建立在自己的现场调查和逻辑推理找出其中的漏洞和自相矛盾之处。比如本案里波洛一直在找证据推翻嫌犯的不在场证明。
本案不仅仅是推理案件,更是一个复仇的恐怖故事。本案所有的嫌疑犯都是凶手,手法巧妙。而波洛的推理过程更是精彩。首先都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明确问题,然后提出假设、检验假设。一步步剥丝抽茧的找到问题的核心,找到那关键的连接点,最后得出结论。

——对本案的分析
每个人都有不在场的证明,但是波洛都找到了不少的疑点,比如:1安德烈伯爵夫人的护照的名字上有一块油渍,波洛一询问伯爵就非常的激动。2哈巴德太太说她的包里有一颗凶手留下的纽扣。3奥尔松说自己英语不好,但是她的词语用的很恰当。4玛丽说自己没去过美国,但是却说没有义务回答你的问题,我随时可以和我的律师打电话。(标准的美国式回答)5阿巴斯诺特上校说不认识阿姆斯特朗上校,但却清楚的知道上校的资历极佳,还得过维多利亚十字勋章。最后经过波洛的反复询问和推敲证词,终于发现了车上12人的身份。

12个凶手的人物关系:
1 雷切特的秘书麦奎因,是死去军官家的朋友,他父亲经办了那次绑架案,对军官夫人很敬慕。

2.雷切特的英国男仆贝多斯被绑架女孩的男仆,跳楼自杀的女仆的恋人。
3大惊小怪的哈巴德太太,死去军官的岳母,军官夫人和伯爵夫人的母亲。

4阿巴思诺特上校,军官的战友。
5家庭教师玛丽·德贝厄姆,死去军官夫人的女秘书。

6德拉戈米罗夫公爵夫人,死去军官夫人的教母。
7公爵夫人的女仆希尔德加德,军官一家的厨娘。

8德烈尼伯爵,死去军官的连襟,主要配合他妻子。
9安德烈尼伯爵夫人,死去军官夫人的亲生妹妹。

10意大利司机福斯卡雷利,死去军官家的司机。
11瑞典护士葛蕾塔·奥尔松,死去孩子的保姆,自己心里充满自责。

12乘务员皮埃尔,自杀女仆的父亲。
当人物关系一理清楚,所有的因果都一目了然。一切的开始都是五年前的那起绑架案。被害人雷切特就是五年前绑架军官女儿的卡塞蒂。五年前的绑架案不仅仅军官的小女儿死去,上校的妻子的索尼娅当时又怀孕了,当她听到女儿的死讯时,发生休克并早产,母子医治无效当场死亡。阿姆斯壮上校悲伤过度,也开枪自杀。黛茜的保姆苏珊被警方认为是共犯,从窗口坠楼身亡,之后她被证实是清白的。一共五条人命!所以才会有五年后的12人的齐聚,才会有这样的报复性犯罪。总而言之,五年前的那场绑架案,就是最开始的原因,复仇、惩罚凶手就是犯罪目的。
有趣的是美国的陪审团是由12个人组成的,本案中的12个人自发的组成了惩罚钻了法律空子逃跑的雷切特。不过反映出的更多是一种可悲,当司法无法伸冤而让罪犯逃走,被害人家属迫于无奈的反抗。
片中最后将要揭穿真相时,波洛的无奈悲伤正是反映出他的纠结,到底是法律正义还是道德正义?理智和情感的选择也是非常的精彩。最后波洛选择放过这12人也算是毫不意外,毕竟被害人是罪犯,而且波洛并不是警察,而是私家侦探。
东方快车谋杀案不仅仅是一个推理谋杀的案件,它表现出来的道德正义和法律正义如何选择的纠结,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2 ) 贴合原著,十分出色

这些日子助眠的睡前片子是74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本以为30来年前的电影了,应该有些陈旧了,没想到超乎意料的好看,是我看过的几版中最接近原著的版本,它最突出的优点是拍出了原作的“英国味道”。即幽默与自嘲。总觉得阿婆借着书中人逗弄着我们极端自负的名侦探大名鼎鼎的来自于比利时的波罗先生。而我们的侦探也时不时地戏谑一下我们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们。而苏切特版太沉重严肃得都不像波洛了,新版呢,闪转腾挪的波洛是靠身手而不是他最自豪的灰色脑细胞在破案。
     看影评,此版本的编导十分用心,从片头背景的丝绸面,开头交待当年绑架案的案情的利落方式,到波洛喜欢美食的小趣味,火车站熙熙攘攘的送别人流,像苍蝇一样黏着乘客不放兜售特产的当地小摊贩,穿着和服的东瀛妇人,豪华包厢的装置等都是处处用心。登场的众人都不吝笔墨,英格丽褒曼不怪得了奥斯卡,几个镜头就表现出她是个被心事所压的虔诚信徒,日版中变成以松岛菜菜子出演的家庭女教师为核心,整场案件全是她精心谋划,最近的版本重头戏是在米雪儿费佛演的风流夫人,此版本没个嫌疑人都有自己的发挥。
波洛的演员本人年岁不大,每次出镜都要花费几小时化妆,据说他因此推了之后此角色的邀约,他演的不错,比较贴合原著形象。

中文版的配音很出色,勾起我重看配音版的《尼罗河惨案》《阳光下的罪恶》了。

 3 ) 一个被字幕破坏气氛的梗

<图片1><图片2>

在B站看的 画质很良心
除了福尔摩斯外看的第一部推理电影
总觉得 结果显而易见 从所有人的背景就能看出来
可是竟然留下那么多罪证
嗯 不过瘾阿
推理过程 没太注意

 4 ) 亚麻手绢上的眼泪

  关于这个电影的配音我觉得值得提的就是主角波罗——张名煜,他曾经在一盘磁带中录制过丘吉尔那个非常有名的演讲:热血,眼泪和辛劳。他的声音偏雄壮一类,有点类似乔奇那种话剧风格,但比乔奇华丽,比杨文元,胡庆汉这种又更善于表演。但配波罗稍微苍老了一点,自然不如尼罗河惨案里的毕克。
  
  这部电影可谓演员阵容豪华。
  
  扮演波罗的反而是我最不熟悉的。
  
  按照imdb的顺序依次八卦一下:
  
  Lauren Bacall,她演过一个科学家为之颠倒的女人,记得那个电影里有这么一句台词:你为什么还不去上厕所,你的腿这么美,那样我就可以看到了。
  她属于那种非常妖娆的女人,不算很美,但非常有风致,不过她最有名的还是她的丈夫是《卡萨布拉卡》里的里克——亨弗莱-鲍嘉。
  
  Martin Balsam,这个人只知道他演过《第凡内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 》 (1961) ...O. J. Berman和《惊魂记/精神病患者/触目惊心 Psycho 》 (1960) ...Milton Arbogast,这个波罗的好朋友对我们最熟悉的还是他扮演了《一个警察局长的自白书》。
  
  Ingrid Bergman:这个我想是最不需要介绍的,本片令她获得了奥斯卡最佳配角奖,我感觉还是那个演员屈就角色的关系,她的虚弱和当年小孩的惨剧互为因果,可以说对那个夜晚最深的痕迹就烙在了她的身上,她做到了完全为电影服务。
  
  Jacqueline Bisset是特吕弗电影<以昼为夜>的女主角,也是这部电影最美丽的女人,匈牙利有这样的美女不愧为匈牙利啊。哪怕只是在电影里。
  
  Sean Connery,其实肖康纳利在本片中就是比较中规中矩的表演,他的问题在于是硬汉,但总嫌单薄,年纪大了后没有体力了不得不柔情起来,反而丰富了人物的层次感。
  
  Jean-Pierre Cassel,案件的关键无疑是那个列车员,说起来小伙子蛮帅的,我总觉得在哪里见过他,一番搜索之下终于出现了一个我看过的电影: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不过应该还在其它什么地方的……
  
  John Gielgud:那个看《爱的俘虏》的医生。他和本片那个老夫人Wendy Hiller同时出演过《象人》,他出演医院院长,伯爵夫人是护士长。他们就是那句话:英国味道。他还在《暴帝卡里贾拉》里演过一个大臣。
  
  Anthony Perkins:有的人一辈子都会和一部电影联系在一起,譬如他就是这样。1960年主演《psycho》中的Norman Bates,自此这个,这个过分依赖母亲,清秀,会拔出尖刀刺向某人的形象几乎重复到他因艾滋病去世的最后岁月里。1992年9月12日死于艾滋病,当时妻子及儿子均在身边。9年后的9月11日,他的妻子坐在其中一架撞向世贸大楼的飞机上。以上是网上搜来的资料。
  
  
  Vanessa Redgrave这个人物最近和她的女儿出演了一部在中国公映的电影,伯爵夫人The White Countess。本片她扮演的是女秘书,有一个007追求者(肖康那利),而在生活中,她和另外一个007提摩尔顿同居达20年,姐弟恋的前辈啊。
  ....
  Richard Widmark最后还是提一下这个罪犯。他的脸在很多西部片里出现过,哪怕是演警察也往往演那种什么都干的家伙。
  
  
  
  这部电影的一个重要好处最后提供了一个假的凶犯,作为侦探的波罗亲自写给警察的报告以最后弥补所有的痕迹,颇有西部时代的法外执法的味道,天网恢恢也许就是靠这样才疏而不漏的。
  
  电影的跌宕首先在于犯罪时间,其次在于参与人数的异常众多。这个电影从某种意义上颠覆了阿加莎克里斯蒂自己:谁都可能是凶手,但凶手只能有一个,而这次,人人都是凶手。
  
  
  当然,另外一条还是没有被打破,那就是死者人人都觉得该死:)
  
  最后说一下东方快车:
  东方快车最早运营于1883年。到1906年,位于瑞士和意大利之间的辛普朗山岭铁路隧道开通后,‘东方快车’开始固定运行在巴黎—米兰—威尼斯一线,后来又加上卧铺,延伸到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希腊直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可以说是横跨欧洲大陆,如果日夜兼程,完成旅行共需三天。 东方快车’的车厢完全遵从19世纪豪华客车创始人乔治·墨蒂默的要求,设计成为‘轮上宫殿’,并配之以最优质的服务。即将进站的‘东方快车—不列颠号豪华专列’就是20世纪20年代由熟练手工艺人打造的精品中的精品。”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WISI/218587.htm
  
  这其实也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偷窥:那些能登上最豪华车厢的人们又如何呢?她们的亚麻手绢上也有一样伤心的眼泪,也许,更多。
  

 5 ) 东方快车谋杀案

关于《东方快车谋杀案》,我有若干零碎的记忆。包括电影一开始时快速的通过报纸复现当年的案件,12个人一人一刀的谋杀案,还有关于两个人对话中提了一句的陪审团。

似乎陪审团给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在这以前,我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种审判制度存在。现在重看这电影时,我已经很清楚什么是陪审制度了。

重看的时候才发现这电影中有这么多的明星。最有名的当然是肖恩康纳利和英格丽鲍曼。英格丽鲍曼尤其让人吃惊。我一直没有看出来哪个人物是她演的,一直到后来看拍摄花絮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她演的是一个貌不出众的小配角,而且是她主动要求出演这个角色的,本来剧组给她安排的是更重要的角色,因为她已经是大明星了。

英格丽鲍曼饰演的这个人物是原Armstrong家的家庭教师,在行动中,她自称是去非洲的志愿者,非常虔诚的信仰上帝。她多次谈论上帝,和自己关于神迹的梦。后来波洛指出,她虔诚的宗教信仰是来自小孩被杀后的自责。

其实,这个家庭教师确实是12人中最复杂的一个人物。英格丽鲍曼主动要求出演这样的人物显然是想表现自己的演技。精神非常可嘉。可是她被人记住的,依然是她在《卡萨布兰卡》《美人计》等等中那些美得摄人心魄的形象。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她还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演了一个相貌平平的配角。

过去看《东方快车谋杀案》总是惊叹于这个故事中那众多的人物,精巧的连环十二杀,这次重看,才发现这个故事中的漏洞依然很多,而且是几乎致命的低级错误。

在我谈论这些错误之前,先谈谈另一个有趣的东西吧。

在波洛的调查中,有一个人说自己10:00左右在看书。他上铺的那个人问他在看什么书,说,“Is't about sex?”,看书的人说,“It's not about six, it's about ten”波洛大笑,说我喜欢你那个回答。

挺有趣的笑话,我突然想,当年的国配中是怎么解决这个文字游戏的呢?

我的这套碟应该是当年MK做的吧,带有两条国配。我不好国配那口,也分不清什么国配版本,不过还是能够听出一条的声音要熟悉一些,另一条大概以前没有听过。

常见一点的那条是完全的直译,没有做任何解释。当年的观众大概会不明白这个XX、六点、十点之间有什么关系。

另一条模拟了一个中文文字游戏出来。上铺的人问,“是不是有点?”下铺的人是,“不是六点,快十点了。”波洛大笑说,“他不是问你时间,他是问你是不是有点XX。”

然而无论如何,我是反对国配的。就以《东方快车谋杀案》来说,原音中,波洛的英语口音非常别扭,但是语速很快,这符合他的身份,来自比利时的智力超群的国际级大侦探。而国配没有表现出他那浓重的口音。当然,我也能够想象,如果给波洛配上四川话或者东北话的方言口音,那么大概就会笑场了。不过无论如何,国配在这里抹掉了原作的一部分意图。我承认当年的优秀配音者都是了不起的人才,我只是觉得他们的才能被浪费了。

关于这电影的漏洞,波洛后来戳穿每个人的谎话,刺探出每个人的真实身份,最后在餐车上当着12个凶手的面,揭露案情,确实精彩绝伦。可是,他所有的推理,全都基于他发现被杀者是当年绑票撕票案的主谋。而这一发现是他在现场找到了一点烧过的纸片,他在那个纸片上辨认出了当年遇害小女孩的名字。

可问题是这个关键线索是怎么来的呢?是12个人中的一个,那个秘书,在案发时把一封恐吓信烧掉留下的残迹。问题是,他们有12个人,策划精密,他们占据了几乎整个车厢,他们甚至连凶器匕首都藏了起来,为什么不能把一张小纸条藏起来,而非要在现场烧掉,并且还没有烧彻底?如果没有这个纸片,那么波洛根本就不能把这个案件和当年的绑架案联系起来。

说句题外话,波洛的记忆力很好,只是看到一个名字的一部分,就想起了5年前一个和他无关的案件的细节。如果今天重拍这部电影,这里大概会插入无线网络和搜索引擎的广告。

类似的漏洞在这个故事中还有几个。例如,为了彼此洗清嫌疑,所以整个案件中的每个行动都是由几个人来联合完成的。给被杀者吃安眠药就是先由他的管家把酒水端进他的房间,然后再由秘书进来把药加入酒中。可问题是,他们怎么知道这个人会先不喝酒,甚至没有把酒杯端在手上,就把秘书叫进来呢。如果不是这样,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投药。

说起这种若干人各自完成一些行动,单独来看都是正常行为,联在一起就形成杀人案的故事,我似乎前些日子还看过一个,记不起来是电影、小说、动画还是别的什么了,大概就是一帮火腿友联合杀人以后,死者的女友居然无意中查出了真相。

我懒得去查这个故事的出处了,不过想起来这个故事应该是受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启发而写出来的吧。

回到《东方快车杀人案》的本初来,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要12个人联合杀人?

从动机来看,因为12个人都想要报仇。

从设计来看,12个人可以互相掩护。

除此以外,我想,他们也在借多人犯罪来清洗或者掩盖自己的罪。

实际上,整部电影都没有讲,有任何确凿证据表明那个被杀者就是当年绑架案的主谋。我也不认为他们能够举出这样的证据来。那么他们是否真的能够确认那就是当年的凶手,他们有没有可能杀错了一个人?甚至就算那个人就是当年的罪犯,他就一定要承受死刑吗?

他们还谈到了12人的陪审团,可陪审团不应该由受害者的亲属来组成,陪审团应该是一群公平的人,而不是一群只想杀死凶手报仇的怒汉。

可是无论如何,他们的仇恨无处发泄,他们的痛苦不能减轻。所以他们必须杀一个人来报仇。

而12个人的连同犯罪可以让他们把“如果错杀”的责任推卸在别人身上,每个单独的人似乎都是真的无罪了。

所以这个行动,只有暴力,只有伤害,只有发泄,没有责任。

这就是所谓的多数暴力。在今日的中文网络上,依然常见。

《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最后,波洛给出了一个假的结论,放过了这12个人。这12个人在车厢中开香槟庆祝他们的胜利。这一场景在今日看来也和网络暴力如此的相像。

我想,如果是我在波洛的那个位置,不,我绝对不会默许这12个人的谋杀。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

 6 ) 一场精彩绝伦的群戏表演

本文发表在本人的同名公众号、百家号和头条号“半截小丑”,欢迎关注、交流。

剧透提示:本文中包含对《东方快车谋杀案》的1974年版和2017年版的内容剧透。建议此文读者先看过1974年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一片。

本部片子主要出现的人物多达17个,具体如下(译名可能有差异):

死者:雷切特

犯罪嫌疑人(关系较近的列在一起):麦奎恩(雷切特的秘书);贝多斯(雷切特的男仆 );阿布斯诺上校 & 德本汉小姐(两人为爱人);赫伯德夫人;安德烈伯爵 & 安德烈伯爵夫人;德拉戈米罗夫公主 & 施米特小姐(德拉戈米罗夫公主的女仆);福斯卡雷里先生;奥尔森小姐;皮埃尔列车员;哈德曼警察

调查人员:波洛侦探;比安奇董事;康斯坦丁医生

由于出现人物众多,对人物的刻画以及对多人场面的调度是电影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对于这两点,1974年版和2017年版有着不同的处理。与2017年版相比,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的1974年版《东方快车谋杀案》在人物刻画和场面调度上有着更出色的表现,本文也主要围绕后者进行分析。

人物刻画

麦奎恩(雷切特的秘书)

麦奎恩在整个审讯过程中,一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精神紧张。例如,当董事比安奇向车厢里的人说明雷切特被杀的情况后,他质疑比安奇没有立即通知他的时候,说话十分结巴。又例如,在与波洛说到“母亲”这一话题时,他的情绪突然变得歇斯底里。

在1974年的版本中,麦奎恩的扮演者是安东尼·博金斯。此演员还扮演过希区柯克的《惊魂记》里面的精神分裂者患者一角。巧合的是,在《惊魂记》一片中,他同样也是存在恋母情怀的凶手,与《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角色一致。可能正是这一原因,在第一次看《东方快车谋杀案》时,我一直存有他是凶手的感觉。

安东尼·博金斯很好地演绎了《东方快车谋杀案》中胆战心惊、充满不安的秘书这一角色,将秘书心中压抑的对雷切特的不满和厌恶体现得淋漓尽致。

贝多斯(雷切特的男仆 )

英伦范儿十足的管家。优雅得体,举手投足礼貌有风度;且镇定自若,在波洛指出他与阿姆斯特朗一家的关系时,他也没有丝毫的慌张。

阿布斯诺上校 & 德本汉小姐

阿布斯诺上校一角由 007 扮演者肖恩·康纳利扮演。该角色正义勇敢,并经常为自己的所爱德本汉小姐挺身而出。例如,在波洛对德本汉小姐严格审讯的时候,上校不顾大家阻拦,与波洛理论。又例如,在波洛展开案情推理,并讨论到德本汉小姐时,他为德本汉小姐辩护,并下意识把手放在德本汉小姐的肩膀上,给她以安全感。

赫伯德夫人

赫伯德夫人在本片中的戏份十足。她住在死者雷切特的隔壁,为谋杀案的主要策划者,并在破案过程中,试图给破案者以错误的引导,具体有以下几幕:

  1. 向比安奇董事表示昨晚凶手就出现在他房间,并以自己的婚史为例,坚信自己的判断
  2. 审讯时,提供了一颗列车员衣服上掉落的纽扣,来错误引导波洛的判断
  3. 在波洛审讯福斯卡雷里先生时,带着自己发现的凶器出现

当波洛点出她的真实身份,她的眼神失去了之间的坚定、果断,变成了往下和往旁边的闪躲。

安德烈伯爵 & 安德烈伯爵夫人

在波洛的审讯过程中,两人显示出明显慌张却又故作镇定的样子。

德拉戈米罗夫公主 & 施米特小姐(德拉戈米罗夫公主的女仆)

德拉戈米罗夫公主是波洛唯一亲自去房间审讯的人。正是这一高贵的身份,她一直都表现出不屑和专横,但在案情推理时,被波洛几个“evasion”揭露真相时,她变得慌张,用抖动的手抽着烟,假装镇定。(不得不说,这部分的台词写的真好)

作为公主的贴身女仆,施米特小姐也有相当的戏份。在审讯的过程中,她有两个细节值得关注。一是在公主的房间内,她试图回避女仆名字的问题;二是在她自己的房间内,她被波洛套出她可能不是女主的贴身女仆时,她的笑容瞬间消失。这两个细节为后面谜底的揭开做好了铺垫。

福斯卡雷里先生

福斯卡雷里先生的审讯过程中显得相当有趣,他认为雷切特先生是卷入了黑帮事件,并生动地描述了自己的看法,显得自己像个过客一样。老实讲,要不是看到最后的结局,我一度觉得他只是一个多余的角色,为影片添加喜剧色彩而已。

奥尔森小姐

英格丽·褒曼饰演的这一角色让她顺利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在电影中,英格丽·褒曼将神经紧张、迟钝愚懦的奥尔森小姐表现地惟妙惟肖。奥尔森小姐张口闭口上帝,十分虔诚;时刻处于紧张和不安中;只会一丁点的英语,因此连话都说不利落。在奥尔森小姐的审讯中,导演用了五分钟的近镜长镜头来刻画奥尔森小姐的形象,而褒曼也用她精湛的演技给出了近乎完美的表现。

皮埃尔列车员、哈德曼警察

同样也是案件参与者,但戏份不多。

波洛

相比2017年版中波洛的一味爽酷的无聊,1974年版的波洛在扮相、举止、神态、口音等各个层面特色都十分丰富鲜明,可以说将这一角色给演活了。列举几个片段:

  1. 在调查贝多斯(雷切特的男仆 )时,贝多斯讲了昨晚他上铺的那个人问他在看什么书,说“Is't about sex?”,他回“It' s not about six, it' s about 10:30”,波洛大笑
  2. 在审讯赫伯德夫人时,他的“Yes or no”审讯方式与赫伯德夫人想要仔细解释形成冲突
  3. 在与德本汉小姐对质时,他情绪激动。

相比,2017年版的波洛在审讯中一直是这样的表情:

比安奇董事,康斯坦丁医生

这两个角色添加了影片的喜剧效果,极度想要参与在破案过程中,每次审讯完都是“他就是凶手”。

场面调度

影片有两个主要多人场面,本文将通过对比的方式来体现1974年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在场面调度上的优异表现。

场景一:比安奇董事向乘客说明情况(1974年版:41分钟开始;2017年版:41分钟开始)

在1974年版中,乘客都挤在一个狭小而吵闹的空间里,而2017年版则是大家轮流安静地论述自己的看法。相比1974年版版,2017年版缺乏了列车停运且杀人事件而带来的混乱感。

再细致化地分析1994年版《东方快车谋杀案》这一场面发生的片段:

  1. 奥尔森小姐:打断比安奇董事的说话,并对杀人事件表示痛心和害怕
  2. 麦奎恩(雷切特的秘书):结巴地质问比安奇董事没有立即通知他雷切特被杀的消息
  3. 赫伯德夫人:打断对话,并坚信昨晚凶手出现在他房间(中间,皮埃尔列车员出现,邀请比安奇去与波洛对话,打断了赫伯德夫人的描述)
  4. 德拉戈米罗夫公主:打断对话,对赫伯德夫人的推断表达质疑和不满
  5. 其他人如阿布斯诺上校等一直在观望

频繁的打断对话而场景中展示的多个对话更好地体现了混乱感。

场景二:波洛推理案件(1974年版:95分钟开始;2017年版:87分钟开始)

与场景一一样,2017年版缺少了狭窄空间带来的冲突,更像是波洛1vs13的独角戏。不过2017年版中,有意思的一点是致敬了名画《最后的晚餐》。

在1974年版中,波洛更像是一个串联的作用。通过巧妙的对白和运镜,所有人的犯罪动机如同流水般,自然地被一一展开,而且狭窄的空间感让观众如临其境,深切地体会到了犯罪嫌疑人在狭小空间里增加的紧张感和压迫感。

通过对1974年版的解析以及其与2017年版的对比,可以看出人物刻画和场面调度对于群戏的重要性。只有把这两部分做好了,才能制作出优秀的电影。

如果你看到这里,欢迎点赞、评论。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本人的公众号“半截小丑”。

 短评

女神鲍曼居然能用演技遮掩艳色到这个地步,以至于我第一眼没认出那个神神叨叨的小老太太就是她。奥斯卡名至实归。没人想给克里斯蒂女王一座小金人咩?除了莎士比亚和福尔摩斯,她的小说改的片子获奖率算最高的吧?

5分钟前
  • gabi
  • 力荐

要不是看了话剧,就不会想到看这片。要不是看了这片,就不会想到如此牛逼。要不是如此牛逼,此片就不会传世。

9分钟前
  • janjanski
  • 力荐

当年夸张而一板一眼的表演~很有爱。

10分钟前
  • Arch-Murder
  • 推荐

轻松说出八国语言的列车员牛逼!刚开始有一点点恐怖,看波洛的破案过程我也发现了疑点,不过因为文化差异还是有许多不能理解到的地方。看到后面竟为结局松了一口气,从波洛说“请各位记住我的第一个简单版本”时我就有预感会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非常精彩。

12分钟前
  • Neroat
  • 推荐

已逝的西德尼·吕美特最负盛名的作品

17分钟前
  • 科林
  • 力荐

在波洛的调查中,有一个人说自己10:00左右在看书。他上铺的那个人问他在看什么书,说「is' t about sex?」,看书的人说,「It' s not about six, it' s about ten」波洛大笑,说我喜欢你那个回答。

19分钟前
  • 逆鳞
  • 推荐

对原作的删改还是挺合适,但这节奏感和表演都感觉怪怪的;吕美特在顺叙与倒叙中用不同的机位、景别和用光去表现同一事件在不同人称叙述下作用的这个小花招还是比较令人受用。

23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故事结局早已了解,一众名作加身的实力派,在这个彰显正义的故事里甘当配角。劳伦·白考尔冷艳高傲,肖恩·康纳利硬汉气场,最厉害的还数英格丽·褒曼,女神光环完全褪去,一脸老态与懦弱,完全看不出过去的绝世容貌。

26分钟前
  • Odair
  • 力荐

雪花潜入夜,报仇细无声

30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原来阿加莎写这本书是为了隐射林白绑架案。最后12人如同12个陪审员仪式一般的刺向杀手时真是看得我泪崩,因爱而恨因爱而杀。前半段节奏略长,但其实对应了小说。虽然知道了结局,但还是看得很揪心。老年的英格丽把女神气质掩盖得好深,第一次看时没认出那张口闭口上帝的老太是她,奥斯卡女配实至名归

35分钟前
  • 推荐

不要被房间俯视图搞晕

38分钟前
  • Andor-Genesis
  • 力荐

虽然是经典改编吧,但是节奏也太缓慢了点,波洛太癫狂了点,剪刀能再利索点么。

42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除了波洛跟我想象的有点不同,还是跟原著吻合度高的(书看太早了,细节全都记不得了。。。)。好宗教仪式的谋杀啊。褒曼变中老年妇女了都那么优雅并且演技好惊人!

4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阿尔伯特-芬尼版波洛虽不如彼得·乌斯蒂诺夫版,但是其询问时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样令人影响深刻。片中“阿姆斯特朗案”明显影射“林白绑架案”。2012-08-14,四星改五星

48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力荐

我都不好意思说我不是凶手...

4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稍稍欠缺一些深刻 但是不得不说男主的推理逻辑太强悍了 没文化根本发现不了这些破绽

53分钟前
  • Qing
  • 推荐

其实结局是很无奈的,为何要拍成狂欢的喝香槟放愉快的音乐呢?!。。。

55分钟前
  • 狸空
  • 推荐

时隔多年才意识到原来阵容是这样强大。

59分钟前
  • 小艺
  • 力荐

看到最后大家在讨论法律和道德 我想 人生在世 我们不是要做到不犯法 我们真正应该要做到的是 问心无愧。

1小时前
  • 黄悦_
  • 力荐

吕美特这版的剧本比新版扎实太多了,而且拍出了群戏感觉。英格丽·褒曼虽然戏份寥寥,但精湛演技当得起又一座奥斯卡。问题是大侦探波洛这个核心人物被塑造得太像小丑了,越看越手动滑稽...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